雄安校區新學期迎新變化:人工智慧進校園 北京專家把脈課堂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今年3月,北京市援助雄安新區辦學項目正式啟動。北京市六一幼兒院、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分別與雄安新區雄縣幼兒園、雄縣第二小學、容城小學、安新二中辦學,北京學校的雄安校區(院區)正式掛牌。半年過去了,雄安校區注入了什麼新鮮血液?新學期又迎來哪些新的變化呢?記者近日進行了探訪。

又到開學季,北京學校的雄安校區迎來新變化

【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

校園文化建設從校門開始

這個月底,原雄縣第二小學的校門將換新顏:一排椅子整齊排列在校門圍牆外,供接送孩子的家長休息;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日晷、時鐘和二進位鐘錶懸掛門上;校門內退10米,「讓」出一個緩衝帶,不僅方便家長接送,防止擁堵和危險,也開始了與社區的對話…….所有這些新增的設計元素都與中關村三小本部毫無二致。

「校門是一個學校的第一張名片,包含了學校的文化、理念等,我們希望中關村三小入駐後,不僅僅只是為原來的學校換了個名字而已。」張文峰成為中關村三小派往雄安校區的首批管理幹部,作為執行校長主持雄安校區工作。

張文峰介紹,這種對文化建設的重視融入在了新校區建設的方方面面。雄安校區本來特意為張文峰安排了一個小會議室作為辦公室,張文峰卻為它找到了一個更好的用武之地:外側空間撤下笨重沙發,換上休閒的長桌椅,架上書架;裡側的小屋子改造成咖啡吧——會議室搖身一變成了供老師放鬆充電、業務交流的休閒場所。「老師們上課累了,就可以過去看看書、喝喝茶。在這种放松的地方做個小型工作坊,開個小會,老師們的心也會更柔軟。」

在張文峰的設想裡,未來學校在教學樓每一層的拐角處或空教室裡,都添置一個類似小書吧,讓老師們的教育生活不再僅僅是上課。

用體育課撬動所有課程

除了張文峰之外,中關村三小還向雄安校區派駐了12位任課老師,其中有兩位是體育老師。「體育課將是孩子們課表中改變最大的課程。」,張文峰介紹說,之前,雄安校區只有一個正式的體育老師,體育課上,孩子只能跑一跑、跳一跳;不是老師不想教,而是體育器材太匱乏,別說五花八門的球類了,學校連接力棒也沒有。

新的學期裡,本部不僅通過體育老師帶去了全新的課程設計,同時也為學校配齊了基本的器材用具,籃球、足球、跳繩……以後,孩子們的體育課上將有的玩兒、有的動了。體育還和美術老師一起,把學校的操場及運動場地做了劃分,並取了名字。

「我們覺得,體育是非常重要的學科,應該放在學科建設的首位,要看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就去看看它的體育課。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體育課程來撬動所有課程的改變。」

除了體育課,上學期新添加的兩個人工智慧實驗室也將為孩子們帶來全新的科學課體驗。在這個實驗室裡,機器人、無人機、3D列印設備等多類高科技、人工智慧產品,可以讓孩子們盡情體驗科技的魅力。同時,音樂、美術教室等專業教室的設施、器材也將得以進一步的完善。

同課異構提升教研力量

「沒想到課還可以這樣上,真的很有意思!」今年3月15日,雄安校區的骨幹教師來到中關村三小本校調研,他們走進最真實的課堂,從語文、數學、英語,到音樂、體育和美術;感受完這一節節「家常課」之後,雄安的老師們不由地發出這樣的讚嘆。

「我們不想讓雄安的老師只是羨慕、仰望本校,因為羨慕完仍然要回到原點,所以必須邁出第一步。我們的第一步選擇了『同課異構』, 去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由此帶來的研討和今後課堂變革的方向也更明確。」張文峰解釋了「同課異構」。

於是,在3月19日、29日,連續兩周,中關村三小本校的老師和雄安校區的各個學科老師們,帶來14節深度的「同課異構」課堂。「老師們在備課、上課、觀課中,切實地體會不同的教學方式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這樣直接、客觀的方式,不僅能兩個校區的老師更好地了解彼此,還帶來大家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技巧的相互碰撞,掀起範圍更廣的頭腦風暴。」

類似教研上的交流已經越來越成為雄安校區與本部之間的一種常態。剛剛過去的暑假裡,中關村三小四個校區50餘位管理層與骨幹教師首次齊聚雄安,進行了為期3天的主題研討,將本部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與雄安進行無縫對接。

雄安校區掛牌儀式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攝:羅曉光

【朝陽實驗小學雄安校區】

校長專家把脈課堂 老師的幹勁兒更足了

容城小學在成為朝陽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之後,也迎來了新變化。據學校辦公室主任孫濱介紹,北京學校每周都會派專家到雄安校區,給當地的老師培訓、輔導;隔周一次集團例行培訓,也會把雄安校區的老師接到北京參加,共同教研、集體學習。

3月9日,朝陽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組織20餘人的專家組走進雄安校區把脈課堂、集體視導。作為數學學科專家的陳立華,走進了五年級的數學課堂,為老師聽課診斷,並親自上臺給老師示範指導。

有來也有往:除了本部專家前往雄安校區,越來越多的雄安老師開始來到本部取經,「雄安老師在本部的跟崗培訓已經有三批了,每次跟崗一星期,深入了解本部的課堂和教學。」

「感覺老師們的精神狀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幹勁兒更足了。」

資源共享 孩子們的世界更大了

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孫濱介紹說,學校從本部一至六年級中選取部分學生與雄安校區的同年級孩子結成對子,小夥伴們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進行學業上的交流、生活上的分享。

對於學生來說,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視野的開闊。一方面,學校開始越來越多地邀請雄安校區的孩子參與到本部的活動當中:參觀羅馬尼亞文化中心、到阿根廷駐華大使館進行文化交流……在朝陽實驗小學「一帶一路」的品牌活動裡,開始多起了雄安校區孩子的身影。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資源開始進入雄安校區:國家京劇院、中國愛樂樂團……這些專家名師也成為了新校區的指導老師,雄安校區的學生也能和北京的學生一樣享有優質的教育課程。

推進電子化教學 教學方式更先進了

早在十幾年前,朝陽實驗小學就進行了數位化教學的實驗與探索。目前,在本部的幸福校區,學生在課堂上可人手一個PAD,課後還可以使用數位化助手輔助鞏固課堂學習。比如朗讀助手,如果老師布置了回家朗讀課文的作業,學生就可以通過朗讀助手進行錄音、上傳。

據透露,類似的電子化教學模式也要複製到雄安校區。目前,本部已經完成了對雄安校區數位化系統軟體的使用培訓,在電子助手的輔助下,孩子們的學習方式也迎來了重大變革。

【28名北京教師赴雄安支教】

北京市教委日前召開行前動員會,28名本市幹部教師在新學期奔赴雄安新區,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工作。

28名支教人員分別來自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朝陽區實驗小學、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海澱區六一幼兒院。支教團採取「組團式」援助方式,由管理團隊和教學團隊組成,管理團隊出任四校雄安新校區的校長、副校長、中層幹部,教學團隊出任教學負責人併兼任教學工作。本市還將在雄安新校區建設「名師工作室」,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據透露,目前市教委會同市財政局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學校援助雄安辦學專項經費支出標準》,為北京市四所學校提供經費支出依據。此外,「雄安新區教育規劃北京專家顧問團」也已組建完成,28名團員將參與並協助雄安新區制定教育三年提升計劃和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牛偉坤

編輯:TF2018

相關焦點

  • 「AI+夢想空間人工智慧實驗室」落戶雄安
    研討會現場。程賀軍攝研討會上,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的多位教育界專家學者和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長及教師代表共計300餘人,就人工智慧在中小學階段的應用與實踐、人工智慧時代的未來學校變革、人工智慧教育在深圳中小學的實踐與探索、AI創造更美好的學習體驗、AI理念下數學問學課堂的實踐構建、人工智慧在中小學教育的運用等話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和深入探討。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與新區共成長」 京津冀優質學校援建雄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2月14日,環球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團隊先後走訪了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
  • 第三屆人工智慧與教育發展(雄安)線上論壇圓滿落幕
    論壇主題為「共創,尋找人工智慧與教育發展的多種可能」。教育界專家和人工智慧教育領域人士齊聚雲論壇,圍繞人工智慧教育趨勢、人工智慧素養評價、人工智慧課程實踐等熱點問題展開,推動學校展開人工智慧教育實踐,賦予學校發展的智慧與力量。此次線上論壇從6月8日至12日,共5天。線上全新的研討方式讓觀看者領略到了人工智慧的力量與前景。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雄安新區教育換新貌:實地探訪中關村三小...
    12月14日,中國日報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參觀了該校的宣傳欄和特色教室,採訪了來自北京的幫扶教師。中國日報網 陳丹妮 攝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前身為雄縣第二小學,始建於1988年,2018年3月1日正式掛牌成為「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與此同時,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作為第一批入駐雄安的學校正式啟動對雄安校區的援助辦學實踐。兩年來,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的教育生態發生了許多積極的變化。
  • 「與新區共成長」 京津冀優質學校援建雄安初顯成效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2月14日,環球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團隊先後走訪了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
  • 元寶區開展「人工智慧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活動
    9月9日,由區科協、區教育局主辦的「人工智慧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新安小學舉行。我區通過開展人工智慧科普進校園、進課堂等一系列活動,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引領學生認識人工智慧,激發創新能力,做到人與科技共同進步,快樂成長。
  • ...攜手共進」牽手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 為雄安新區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人民網付兆颯攝人民網石家莊12月15日電 (付兆颯)「現在我最喜歡上的就是編程課了,以前的微機課就是老師讓我們在電腦上畫畫,遠不如現在的編程有意思」「以前我不喜歡上體育課,因為老是跑步,現在體育老師會帶領我們做各種體育運動」「你看那邊是我們的小菜園,等到豐收的時候我們會一起去採摘,然後一起享受蔬菜的美味」……在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校園裡,一群可愛的孩子在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 京津冀協同賦能 雄安教育預見「未來」
    這一年,教育工作者們帶著他們的教育夢想、教育情懷和教育責任參與到雄安學校的援助與建設中,給新區基礎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將京津冀的名校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根植入雄安的學校,做好「千年大計」中教育的關鍵起步。  12月14日,「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先後來到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探訪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
  • 59萬人進校園!今天北京中小學開學季啟動
    北京二十二中學學生陸續進校圖劉宏聲攝 千龍網發新一年級、新初一和新高一今天起進行三天新生教育,這三天各校不講新課,儘快幫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此外,由高年級學生為一年級新生佩戴校徽和「入學紀念牌」是該校的迎新傳統。今年,由於其他年級尚未開學,再加上疫情防控的需要,將由老師們為孩子們頒發紀念牌。
  • ...到「全面發展」——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援助雄安校區成果初顯
    光明網記者 徐皓 攝  近年來,京津冀多所優質學校與雄安新區的學校建立幫扶合作關係,紛紛派出了管理幹部和骨幹教師,將京津冀名校的先進管理方法和教育理念深植雄安的學校,實現雄安教育跨越式發展。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就是北京市教育援助雄安項目中首批援助辦學的四所學校之一。
  • 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結構封頂
    5月15日,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主體結構封頂。 本報記者 鄧偉攝 5月15日,伴隨著教學樓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到位,中建八局承建的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該項目預計今年底完成施工,明年初交付使用。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教育資源合力 打造未來之城雄安優質...
    京津冀優質教育基礎教育資源進雄安據了解,日前京津冀優質學校中,與新區學校已成立合作校區的共15所,還有28所學校分別與新區31所學校籤訂了合作協議,其餘學校13所均表示對新區學校有深度合作意向,北京市共27所學校與三縣學校對接幫扶,已成立合作校區的有7所,包括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北京六一幼兒院、北京第八十中學等。
  • 玉溪體校新校區開門迎新
    金秋九月,玉溪體校正式遷入科教創新城新校區辦學。9月5日,玉溪體校開始了新學年的入學迎新工作,僅報到首日,就有260餘名新生走進嶄新的校園,開啟新的學習和生活。 為了做好搬遷後的首次迎新工作,玉溪體校全校上下聯動、統一部署,提前召開會議,制定工作方案。在此期間,學校領導反覆商討各個環節,落實落細各項工作,以確保迎新當天順利、有序開展。
  • 京津冀精準對接 做好河北雄安「千年大計」的教育起步
    來源:人民雄安網8月18日,前身為雄縣幼兒園的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的教職工正在做新學期開學前的準備工作。目前,北京四所學校共計派出28名管理幹部和學科教師開展組團式幫扶和整體託管,全面提升雄安新區四所學校辦學質量。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雄教育協同發展!人工智慧教學培育「未來...
    中新網雄安12月16日電(黃鈺涵) 「孩子們是雄安未來的建設者,他們需要有(人工智慧)這些知識,才能更好地建設家鄉。」近日,在談到教育話題時,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副校長鄭紅彥如是表示。  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區已有56所優質學校與河北雄安新區的59所各級各類學校建立了幫扶合作關係。其中有哪些特色亮點?
  • 人工智慧助力高校迎新 同濟大學迎2020級本科學子報到入學
    據悉,同濟大學今年迎新仍啟用「人臉識別系統」,新生「刷臉」即可快速驗明身份,完成報到。校園的電子大屏幕上,報到的人數在不斷更新。儘管因校園疫情防控需要,新生家長不能進校,但在人工智慧神器和志願者的助力下,一位位新學子順利地完成了入學報到,邁出了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雄教育協同發展!人工智慧教學培育「未來...
    中新網雄安12月16日電(黃鈺涵) 「孩子們是雄安未來的建設者,他們需要有(人工智慧)這些知識,才能更好地建設家鄉。」近日,在談到教育話題時,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副校長鄭紅彥如是表示。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區已有56所優質學校與河北雄安新區的59所各級各類學校建立了幫扶合作關係。其中有哪些特色亮點?「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近日走進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下稱北京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對此進行了探尋。北京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
  • 民大附中人大附小雄安校區揭牌
    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附中校長田琳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學校將派駐管理團隊到雄安校區,包括校長、執行校長和副校長,開始全面進入容城中學。根據雄安校區需求,主要從教師隊伍培養建設、教育觀念更新方面著手,用3年時間將雄安校區所有教師都派到北京輪訓一次,每人輪訓不少於15天。民大附中每個月都將派教師團隊到雄安校區,和老師們一起研討如何給容城的孩子們備課、上課。
  • 人工智慧進丹東校園
    49月9日,由元寶區科協、區教育局主辦的「人工智慧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新安小學舉行①。元寶區通過開展人工智慧科普進校園、進課堂等一系列活動,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引領學生認識人工智慧,激發創新能力,做到人與科技共同進步,快樂成長。記者 張堯來源 丹東新聞網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與新區共成長」 京津冀優質學校援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2月14日,環球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團隊先後走訪了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的前身是始建於1988年的雄縣第二小學,於2018年3月正式掛牌,成為第一批入駐雄安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