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今不少年輕人來給自己的父輩、祖輩修補照片,他們希望能給他們一個珍貴而特別的禮物。因為修補後的照片十分自然,加上給照片上色後,一張發皺的老照片可以恢復到比原來更好的樣子。」照相館老闆袁師傅介紹。
修補老照片。
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張或幾張壓箱底的照片,或是老夫妻年輕時代的合影,抑或是年輕時代泛黃的畢業照,還有一些年代久遠的從軍照、全家福等,都能勾起對青春年代最美好的回憶。但時間久了,這些照片大多已經模糊不堪或是泛黃,讓很多人心疼不已。近日,荷花池公園附近一家照相館在微博上發帖稱推出修補照片服務,無論是什麼年代的發黃髮皺的照片,只要輪廓清晰,都可以修復。
最老照片拍於1912年
老人為已故母親修補照片
「如今不少年輕人來給自己的父輩、祖輩修補照片,他們希望能給他們一個珍貴而特別的禮物。因為修補後的照片十分自然,加上給照片上色後,一張發皺的老照片可以恢復到比原來更好的樣子。」照相館老闆袁師傅介紹。
上周,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找到照相館,希望為自己已故的母親恢復一張年輕時的照片。照片中,一位年輕的女子穿著旗袍,楚楚動人。老人介紹,這是自己的母親在1912年拍攝的。原版老照片有的地方早已經模糊不堪。
除了這張最老的照片外,還有一位老人在1960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的畢業照,照片中的人物精神抖擻,但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了。他們重新相聚,將這樣的老照片恢復並複製發給班上的同學。
還有一位女士為了懷念自己已故的丈夫,特意在照相館做了一個影集。她的丈夫是抗美援朝的老戰士,還曾得到朱德的嘉獎,軍功章的照片多得數不清。這位老人去世後,他的妻子特意將他一生中的輝煌照片全部恢復,並請照相館做出了影集。
每周修補照片十多張
修一張照片要花半天時間
照相館老闆袁媛介紹,他們每周至少要修補照片十多張。一張高難度的照片往往要花費半天以上時間。
修復老照片不僅要有極大的耐心,還要有很強的觀察力。袁媛介紹,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面貌特徵,年齡不同,其眼神和皺紋也不一樣。此外,不少老照片都是黑白的,在上色的時候要幾番考慮下,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恢復出最逼真的效果。
「你看我現在正在修復的這張照片,僅能清晰地看到一隻手,但是仔細觀察其面部表情和眼神,可以判定她的姿勢是坐著的。」在修復老照片的過程中,要認真觀察每一個細節,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也正因為手藝好,不少人趕來請她修復。在他們心中,修復照片更重要的是修復青春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