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訂閱號:Hermez荷美仕語言服務與諮詢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快來找畢翻譯這個英語業務多面小能手吧!)
一直以來都很想總結一下與魔幻世界相關的英語知識,一是因為自己很喜歡魔幻(Fantasy,中國文學對應玄幻)和武俠(Wuxia)故事,想把東西方的文化進行對比,二是因為受到眾多好萊塢大片和英語遊戲的影響,熟悉了那些奇妙的詞彙,看電影或者玩遊戲的時候就特別有代入感,多巴胺(dopamine)會加速分泌(secrete),讓人停不下來(unstoppable)。
在讀本科的時候,其實不怎麼學習,憑著小聰明來應對考試,GPA(Grade Point Average)自然是不怎麼理想。但是本科時期的魔獸爭霸水平自我感覺差強人意,雖APM(Actions Per Minute,每分鐘操作數)比較低,被稱之為慢手流,但是依舊靠著一些意識和戰術學習,竟然還能打得不錯。在臨睡前宿舍的KOF98(King of Fighters 98',拳皇98)大戰中,卻又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鍵盤快手黨,即雙手指揮大腦——反正亂按一通地使用不知火舞(しらぬい・まい)和陳可汗(チャン・コーハン,現在叫張巨漢?真形象),總可以PK掉對手的前兩個人物。
拳皇98,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在眾多的魔幻大作中,魔獸爭霸(Warcraft,直譯為戰爭技藝)是暴雪公司Blizzard於1994年開始推出的系列遊戲(包含網遊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暴雪公司想必大家一定如雷貫耳,它旗下有很多風靡中國、家喻戶曉的遊戲,比如星際爭霸Starcraft、暗黑破壞神(Diablo,這裡有個GRE詞彙Diabolic,如魔鬼般的,源自拉丁語的diabolus=devil,惡魔。然後這裡有個有趣的詞彙:空竹,diabolo。為什麼和devil聯繫在了一起呢?牛津詞典解釋到,在拉丁語裡,這個遊戲原本叫做devil on two sticks,兩根棍上的魔鬼,真的很傳神),以及近年來宅男幾乎人人下載的手機遊戲爐石傳說(Hearthstone。我曾經在2006-2007年間玩過一款名為佔星大師Astral Masters的遊戲,應該是卡牌類的經典,不知道兩者有沒有關聯)。
魔獸爭霸四種族,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爐石傳說,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暴雪公司logo,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佔星大師初始界面,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佔星大師對局,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魔獸爭霸系列中,混亂之治Reign of Chaos是第三部首篇,於2002年推出,隨後的冰封王座Frozen Throne於2003年推出了。這兩部巨製一上市就獲得了非凡的成功,改寫了即時戰略遊戲的歷史,成功地引入了英雄Hero這一角色概念,配合第二部推出的戰網battle.net,當時這個遊戲幾乎是所有網吧裡的標配,曾有一度,不會打魔獸的男生就無法融入周圍集體(真是可怕的peer pressure)。冰封王座不斷推出新的補丁,儘量平衡了各個種族之間的戰鬥力。魔獸爭霸一共有4個種族,即人族Humans、獸族Orcs、暗夜精靈Night Elves和不死族Undead。人族有四個英雄:大法師Archmagmage,山丘之王Mountain King,聖騎士Paladin和血魔法師Blood Mage。大法師可以召喚水元素,但是大法師血量真的很少。我最喜歡用的是山丘之王,矮人族的領袖,風暴之錘Storm Bolt可以讓各路英雄被一錘砸暈然後秒殺,最後的6級大招天神下凡Avatar(阿凡達???)更是魔免附帶增加大量HP。血魔法師的6級大招是召喚火鳳凰Phoenix,很有意思的是,因為鳳凰涅槃Nirvana,浴火重生,所以被打死後會變成鳳凰蛋,只要在一定時間內護住這顆蛋,就可以孵化hatch而重獲生命。
混亂之治CD封面,圖片來自Bing搜索
冰封王座初始界面,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山丘之王,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魔獸爭霸III遊戲過程界面,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說到鳳凰Phoenix一詞,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裡的鳳凰是一種吉祥的瑞鳥,是富貴美滿的象徵,並不強調西方神話裡的重生概念。玩過最終幻想Fanal Fantasy系列的朋友應該了解,裡面有一種鳥叫做不死鳥フェニックス,這便是借用了Phoenix的概念,所以西方的「鳳凰」譯作不死鳥(The Secular Bird)似乎是更準確的,但是既有相似的虛擬物種,模糊對等的翻譯也未嘗不可。
血魔法師的火鳳凰,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中國五彩神鳥鳳凰,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說到奇異的神鳥,人族還有一種用於戰鬥的鳥叫做獅鷲Griffin,是西方神話故事裡的獅身鷹首獸。在遊戲中是由矮人族的戰士騎著,所以這個戰鬥組合叫做獅鷲騎士Gryphon Riders,主要技能是風暴戰錘Storm Hammers。看來矮人族真是天生好戰,人小志大Tiny man, huge ego. 人族的經典戰術是萬金油+堆塔一波流,被國之驕傲SKY同學運用得出神入化,大勝韓國精英歐巴Moon。當年每逢WCG和WEG等比賽,我們真真是早就搬好了凳子坐等,害怕錯過哪怕1秒的精彩——因為勝負就在那一秒,打不過就只有假裝友好地打出GG(Good Game)忿忿離場。
獅鷲騎士,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介紹完人族,我們來看一看和人族最接近的不會變形的獸族。獸族英雄分別是:劍聖Blade Master、先知Far Seer、牛頭人酋長Tauren Chieftain(一般愛稱老牛)和暗影獵手Shadow Hunter(可能是薩滿巫醫一族的)。首發英雄一般是劍聖Blade Master,據說是根據日本劍道大師的形象繪製的。出場臺詞我一直沒有搞清楚,到底是不是:I obey the six vengance! 是因為日式英語的口音加上不分單複數嗎所以那麼難聽辨嗎,Who can help me?Vengance作為抽象名詞,是不可數的啊,所以實在不明。劍聖有一招殺人於無形之中的疾風步Wind Walk,還有大招劍刃風暴Bladestorm,捲起一陣刀片風暴,把敵人分分鐘做成刺身(さしみ。是不是因為日本人曾經的野蠻所以才被設計成獸族的一員?像熊貓酒仙Pandaren Brewmaster那樣戰鬥力很高又很佛系的中立英雄Neutural Heroes就是我們中國人啦,他的經典臺詞:I bring pandemonium~這裡的pandemonium是個GRE詞彙 ,意思是大騷動;群情沸騰,單詞結構分解成pan+demon+ium,pan就是泛的意思,看到demon了嗎?有它的地方就有動蕩,ium是名詞補足用後綴。熊貓酒仙這裡用了panda這個押頭韻的諧音詞說出來,也是醉醺醺的仙兒氣感)。
獸族英雄F4,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劍刃風暴實況,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憨憨的熊貓酒仙,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獸人族最大的特點就是各個皮糙肉厚,特別抗打,還有嗜血Bloodlust技能,增加40%的攻擊力和25%的移動速度(attack rate by 40% and movement speed by 25%),讓人很頭(恐)疼(懼)。用獸族最厲害的選手有4K戰隊的4K^Grubby等,當年也是如雷貫耳的名字。對於獸人一族的詳細英文資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暴雪官網的任務設定,在結尾我會給出魔獸爭霸的網頁連結。
薩滿Shaman法師可自動施放的嗜血技能,圖片來自暴雪官網
挨著獸族,保持著原始神秘性的,那就是暗夜精靈族了。精靈族都是環保主義者,苦工小精靈採集木材,只是在樹上纏繞取木,樹木一點都沒被破壞,相比其他種族伐木,真是黑科技般的高級,應該讓瑞典環保女孩Greta Thunberg親自代言。在《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中,想必大家都領略到了精靈族的高顏值。中土大陸中最迷人最飄逸的種族便是它了。在魔獸爭霸中,精靈族的英雄設定分別是:酷帥屌炸天的盲人——惡魔獵手Demon Hunter(他有個更響亮的名字:伊利丹Illidan)、叢林守護者Keeper of the Grove、月之女祭司Priestess of the Moon以及守望者Warden(其實應該翻譯成典獄長或者看守者吧?《麥田裡的守望者》英語是The Catcher in the Rye)。惡魔獵手是大家喜歡用的,屬于敏捷型英雄,血量也很抗打。第一技能是法力燃燒Mana Burn,6級大招是變身Metamorphosis,徹底變成惡魔,體型變大,血量變多,攻擊力也變強了,速度也快了,真是一個令人瘋狂的角色,誰用誰知道。其他英雄的技能並不太炫,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而且暗夜精靈族雖然高顏值,熱血派,但是士兵肉身血量相對其他種族真的很少,遊戲進行前期一直都被壓制,碰到其他種族的騷擾很難迅速發展,所以要很快升級到中後期,用更加豐富的兵種組合去開拓疆土。
高顏值的暗夜精靈族,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精靈弓箭手,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惡魔獵手,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最後要介紹的是大家都想嘗試的不死族Undead。畢翻譯印象最深的是不死族侍僧Acolyte(諧音「愛過來(幫忙)的」,GRE詞彙)的一句臺詞,Where shall my blood be spilled?(低沉鬼魅音:我的熱血該灑至何處?)真是拋頭顱、灑熱血——熱血不死,靈魂不滅啊!
鬼影魅行的侍僧,圖片來自暴雪官網
不死族的4大英雄分別是:人氣墮落王子——死亡騎士Death Knight、恐懼魔王Dread Lord、巫妖Lich以及地穴領主Crypt Lord。死亡騎士是墜落地獄的人族聖騎士,首發技能是死亡纏繞Death Coil,俗稱扔大便,幫助不死族的個體恢復HP。巫妖的一句經典臺詞也是十分cult:For the Lich King!首發技能是霜之新星Frost Nova,可以凍住敵人造成大量傷害而且減速,配合死騎的死亡纏繞,可以秒殺其他種族的英雄,巫妖的大招是死亡凋零Death and Decay,技能圖標是一朵美麗的玫瑰,實際釋放時會讓敵方所有建築物按百分比逐漸摧毀,真是充滿了毀滅美學的致命魅力(這麼像股市(Stock Market 株式市場かぶしきしじょう)的崩盤?)。
墮落王子死亡騎士阿爾薩斯Arthas,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冰冷無情、雌雄莫辨的巫妖,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死亡凋零技能圖標,圖片來自暴雪官網
不死族還有冰龍Frost Wrym(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中龍母的一隻愛崽就被The White Walkers的老大轉化成了冰龍)這個bug兵種的存在,只要它一吐息,對手都要被吹成SB:具有攻擊性的建築物被凍住而停止攻擊,軍隊移動速度大幅削減,幾乎等於寸步難行,就跟哥斯拉(Gorzilla)的原子吐息(Atomic Breath)一樣牛到不行。
噴無敵之一噴對方就SB的冰龍,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原子吐息,圖片來自助理BK特地去下的720Pの2014美版《哥斯拉》手動截圖
這一期的文章大致介紹了魔幻遊戲中的一些英語詞彙。《魔獸爭霸》系列裡的種族,大體上和歐洲中世紀流傳下來的故事中的種族相符,是構成西方神怪文化的重要支撐。現代西方魔幻小說的鼻祖是《指環王》,作者是牛津大學的託爾金老爺子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這部史詩巨作直接影響了大鬍子馬丁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的《權力的遊戲》這部奇幻大作的誕生。有空我也想提取一些兩部作品中的英語詞彙分享給大家。其實中國也有自己的魔幻宇宙,或者換一個更順口的叫法:玄幻天地。中國現代玄幻小說的鼻祖是《蜀山劍俠傳》,作者是還珠樓主。畢翻譯小時候看過TVB版本的《蜀山奇俠之紫青雙劍》,學友的歌還能記得調子,我對於御劍飛行和雙劍合璧實在是頗有心得,那時總想著哪一日可以闢bi谷飛升面覲太上老君。
《指環王》電影版三部曲,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權力的遊戲》第6季宣傳海報,經典臺詞「凡人皆有一死」
"Valar Morghulis",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TVB《蜀山奇俠之紫青雙劍》,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遊戲和文化的成功,離不開本地化Localization。畢翻譯在美國有一門課程就是本地化和術語管理Terminology,就是用SDL Trados翻譯記憶軟體,根據目的語Target language的文化要求,將源語言Source language進行翻譯轉化。不得不說,《魔獸爭霸》系列的翻譯,從人名到兵種技能,都是很到位的,貌似是熱愛遊戲,深諳中西方文化的前輩翻譯的(多年前讀到過這樣一個帖子)。畢翻譯有兩位在美國一起學習的同學,專攻遊戲本地化翻譯,他們的論文寫的很有意思。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遊戲本地化的相關信息,畢竟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像任天堂Nintendo Switch上的曠世絕美大作《曠野之息》Breath of the Wild,就有很多個語言版本,畫面精美超炫不說,在不同語言版本之間切換,學習中日英或其他語言對於同一個事物的不同表達,豈非真正的寓學於樂哉?!
任天堂Switch巨作,塞爾達傳奇之《曠野之息》,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最後,畢翻譯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您的英語學習帶來一些快樂的新知識,並祝您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
附錄:
- 魔獸爭霸英語資料網址:http://classic.battle.net/war3/
- 佔星大師網址:http://www.astralmasters.com/
- 張學友/關淑怡版《蜀山奇俠之紫青雙劍》的主題曲《年少無情》,在網易雲音樂可以搜索播放
- 這裡附上網上搜到的暗夜精靈族開場時的OST(版權屬於暴雪),真的很好聽(後段有種大池子包場泡澡時搓背唱歌的空靈感)。
英語翻譯/英語考試/英語作業/英語論文/英語國家留學申請等業務培訓與輔導
微信訂閱號:Hermez荷美仕語言服務與諮詢
工作室地址及郵編:淮安市清江浦區
淮海北路1號頤高廣場1棟604室,223001
作者手機/微信:15061210712
Email: bikai200@outlook.com
可關注訂閱號後留言或添加作者個人微信二維碼尊享1對1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