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鄰居好,賽珠寶」 看看孩子最淘氣那幾年 這對鄰居是如何...

2020-12-12 湘湘帶你看社會

都市快報訊 《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 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報導後續

陳女士最近很煩惱,買的新房還在裝修,她和老公還有3歲的孩子租房住。樓下鄰居幾次上來提意見,說樓上太吵,陳女士和老公覺得自己是正常居家過日子,孩子管了,已經很小心了。可沒想到,樓下鄰居裝了震樓器,每晚8點震到凌晨。陳女士很煩惱,發帖在網上求助。詳見《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

昨天,家住清波苑的馮阿姨看到快報打來電話,說自己看了這篇報導也很有感觸,「還想感謝我樓下教授夫婦對我們的包容。」

馮阿姨67歲,和兒子兒媳住一起,家裡兩個小孩,孫子10歲,孫女7歲,兒子兒媳都忙,白天馮阿姨和孩子在家待得最多。

馮阿姨說,現在兩個孩子長大了,都很乖,樓上樓下鄰居都蠻喜歡,可早兩年,正是淘氣的時候,樓下住了一對老教授夫妻,搞藝術的,中國美院退休。

馮阿姨家三室一廳,140多方。馮阿姨說樓層間隔音不是很好,樓上人家洗澡、衝馬桶,在樓下水譁譁的聲音聽得清晰。

馮阿姨說,她到樓下教授夫妻家去過,他們在客廳擺了張大桌子,平日在家寫寫畫畫。孫子孫女也都在客廳玩耍。

馮阿姨說,大概4年前,孫子6歲,孫女3歲,愛跑愛跳,根本管不牢,有時候孫子從沙發往地板上跳,「咚」一聲,自己聽著心裡都跟著打鼓,心想樓下的老教授夫妻肯定要懊惱的。

雖然人家一次也沒找上門,但馮阿姨知道肯定有影響,一直心懷歉意。

有一次在樓下花園,正好碰到樓下奶奶,人家很和藹地問,「家裡有點吵,兩個孩子難帶吧?」

馮阿姨很難為情,「吵著您了,真不好意思啊。」

樓下奶奶依然笑呵呵的,「孩子小,都一樣,我家小孫子也淘。」

人家越客氣,馮阿姨越覺得過意不去。

「那麼大的小孩子確實難管,你剛和他說不能這樣,他答應得好好的,你一轉身,他就又跑又跳了。我們也頭疼啊,只能儘可能降低噪聲。」

馮阿姨家的桌椅全都戴上了腳套

她給孫子孫女買了厚厚的襪子,給家裡的桌子椅子也都套上了腳套。

馮阿姨說,現在兩個孩子大了,懂事了,對他們的要求是在屋子裡不要跳。就算練琴、吹葫蘆絲,也不要超過晚上8點,葫蘆絲就到外面公園吹。「說實話,你吹得好聽還好說,別人也許是享受。吹得不好,嗚嗚啊啊的,可別提多難聽。」

家裡的瑜伽運動墊也選了很厚實的

這幾年,每一次家裡聲響大了些,第二天馮阿姨見到樓下老夫妻都要主動道歉,「昨天吵著您了。」教授夫妻很體諒,「沒關係。」

馮阿姨老家建德,回老家會帶些特產:草莓、橘子、土雞蛋,經常記得多帶一些,給樓下送去。

「他們太客氣,每次都要買兩大包零食回送上來,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再送他們東西,因為他們的回禮比我送的還多。」

馮阿姨說,對樓下教授夫妻,她和兒子兒媳一直很感恩。「杭州有句老話,鄰居好,賽珠寶。我們就是遇到珠寶了。」

馮阿姨是老底子杭州人,從小住南星橋,那時候左鄰右舍都很熟悉,有吃的喝的相互分享,隔一兩裡地別人家的事也都知道。「一家吃東西,很多小孩子扒著窗臺看。」馮阿姨說著哈哈笑了,「現在住樓房,鄰裡之間陌生了許多。」

馮阿姨說,也許很多人都在懷念過去,其實現在大多數鄰居也都是通情達理,好說話的。

說到快報上這位求助的年輕媽媽,馮阿姨覺得,首先態度很重要。「樓下到樓上說了兩次,就對人家態度不好,這個不利於解決問題吧?

「從小我爸爸常念叨一句話,前半夜想想別人,後半夜想想自己。就是大家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遠親不如近鄰,這話真是不假的,有矛盾大家互諒互讓,有事情也好搭把手,相互照應。」

昨天快報官微刊發了這篇報導後,閱讀很快突破10萬加。幾百位網友留言討論,講述自己的理解和經歷。

樓上為什麼會吵?從評論區來看,很多人家樓上有小孩子,愛跑愛跳愛扔東西,跳繩也是常見的活動之一。

@童十六:我們樓上那家人才好笑,孩子還不會走路,喜歡在家扔重物,扔了馬上撿,撿了馬上再扔!也不知道扔的什麼鬼,聽起來很有分量,響得要命!

@芒果:我的樓上也是小孩子,三四歲,除了睡覺就是一天跑到晚,煩死了。

@Future' 未來:我家樓上孩子就這樣,跑來跑去每次能跑十來分鐘。

@柳三續:每天都懷疑我家樓上住著一整個東非大草原,這奔跑跳躍的歡實勁兒。

有的因為樓上是群租房,聲音來自關門、走路、挪桌子等。

@請別和我說話: 我家樓上每天椅子拖來拖去不說了。

@=。=:我們家樓上也一樣,大人也一樣,三更半夜重手關門。

@包容容:大晚上12點了還在跑動,明顯是大人的腳步聲,拉凳子各種,怎麼辦?

@SUN:樓上合租五戶怎麼辦啊,持續半年了,樓上各種聲音。

也有分析房屋隔音和建築結構的。

@斐:說白了就是房屋質量問題,隔音好的房子不存在這種問題。

@琵琶欄:樓板太薄。

@方志根:空心預製板的老房子隔音本來就不好。

@☆星:臥室頂面裝修必須做吊頂加隔音棉。

有人講述自身經歷,提供解決方法:

@ qiqi:拖動椅子有聲音可以貼腳墊,小朋友跑跳可以鋪地毯或者地墊,如果樓下不裝震樓神器,樓上應該永遠沒法感同身受吧。我反正搬進新家第一件事就是全屋鋪好地墊,以防貓子們跑酷吵到樓下。

@丸子同學:我們家樓上是合租房,一到晚上各種拖凳子敲東西的聲音吵得不行,後一天我直接買了地毯和凳子腳套送上去,從此世界清靜了。

@小白Carol:震樓器這種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還是得先自己檢討下,畢竟可能有些人確實很敏感,不行孩子活動區域鋪上墊子,再找社區三方一起溝通解決下。硬碰硬解決不了問題。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俗語:寧願鄰居養條牛,不願鄰居出諸侯,啥意思?老話說透了人性
    老話說透了人性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這不是一種等級觀念,而是從彼此相處地更加舒適的角度來考慮,兩個人若是有著相同的生長環境、相似的經歷、不相上下的經濟地位水平,那便能更加了解彼此、感情也會更加融洽。
  • 老話常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和鄰居之間有矛盾嗎?
    老話常說「遠親不如近鄰」。如果親戚之間相隔太遠的話,彼此來往不密,還不如鄰居離的近,彼此常來常往,相互照顧好的多。一般彼此鄰居間都會比較要好 ,但也有發生爭執的時候,特別是關於土地。而關於土地發生矛盾最嚴重的時候,可能就是蓋房子了。
  • 農村老話「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農民朋友對於和鄰居及親戚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視的。在過去,如果要走親戚了,還得找鄰居幫忙看一下家。如果離家時間久一點的,不僅會把鑰匙給鄰居,還會讓鄰居到晚上了直接睡在自己家裡。這種現象,估計90後的應該都沒見到過了。而農村裡的老人,也常常和年輕人說起一些和人際關係相關的老話,比如「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那些閒不住的孩子真的是頑劣、淘氣嗎?這幾種閒不住說明他很聰明
    ,是不是滿腦子都是孩子頑劣和淘氣的身影?實際上,那些閒不住的孩子還真並非所有都是頑劣、淘氣,在頑劣和淘氣的背後常常有些積極向上的好學心理在支撐,就拿我們都熟知的牛頓來說,著名的發明家並非是一出生就才華洋溢,幼時的牛頓可以說生活得非常沒有安全感。
  • 怕孩子打擾鄰居送貼心禮物
    「我仔細一看,袋子上面粘貼了一張便利貼,上面寫著:『鄰居您好:我是1—401的小朋友澈澈,我只有2歲4個月,經常會哭和忍不住淘氣,給您帶來的打擾,十分抱歉,我會努力長大。這是媽媽店裡做的小甜品,無添加,請您儘快品嘗。小小禮物,不成敬意,感謝。』在便利貼上面還貼著一個小的卡通人物。」李女士說,她一下子明白了,這禮物可能是他們家新搬來未曾謀面的鄰居放到走廊上的。
  • 怕孩子打擾鄰居送貼心禮物
    「我仔細一看,袋子上面粘貼了一張便利貼,上面寫著:『鄰居您好:我是1—401的小朋友澈澈,我只有2歲4個月,經常會哭和忍不住淘氣,給您帶來的打擾,十分抱歉,我會努力長大。這是媽媽店裡做的小甜品,無添加,請您儘快品嘗。小小禮物,不成敬意,感謝。』在便利貼上面還貼著一個小的卡通人物。」李女士說,她一下子明白了,這禮物可能是他們家新搬來未曾謀面的鄰居放到走廊上的。
  • 鄰居之間如何相處?
    我們生活的質量越來越高,大家對於美好的生活也充滿憧憬,不過在生活之中,有一個點不做好的話,那麼你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那就是鄰裡關係,雖然現在是樓房,但是如果你沒有鄰居的話,那麼也會十分不方便。第一、我們來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首先要了解周圍的鄰居的情況,想要做到這點,我們可以留心一下自己鄰居每天的動向,看看他們什麼時候回家,多大年紀,先把初步的了解做好。第二、我們在和新鄰居不熟悉的時候,那麼就要想辦法熟悉起來,在你觀察幾天一會,可以在遇到鄰居的時候客氣的客氣的打個招呼,每天堅持下去的話,效果會很好,因為俗話說禮多人不怪。
  • 孩子樓上玩耍,樓下鄰居買來「震樓器」報復,你支持鄰居的做法嗎
    麗麗試圖管教過幾次,但寶寶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不樓下的鄰居終於忍不了了,上樓來抱怨他們。噪音太大了,影響到他們的休息了。麗麗很是無奈練練道歉,但還是管不住寶寶。此事一出,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原來有很多網友都經歷過「震樓器」的報復,也都對孩子的淘氣頭疼不已。孩子太鬧騰,家長應該保持什麼態度1.
  • 風水怎樣壓鄰居,這招幫你對付最狠的鄰居!
    有時我們在布置家居風水的時候,周圍不免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事情,例如鄰居突然開始修整住宅,然後又因為種種原因使得自家的光線被遮擋或是造成通風不佳的情況,若是遇到這種事情很可能會使得自家的風水無緣無故就被破壞了,因此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留意的。
  • 老人與黃鼠狼做鄰居,去世時黃大仙給鄰居報信!
    ,可是每次都摸不到,孩子中有個叫小志的突然尿急,就在那窩的旁邊撒了泡尿,當時也沒人在意,劉爺爺在屋裡也沒看到,可是到了晚上回家後怪事就發生了,小志七八歲的孩子按理說已經過了尿床的年紀,可是今天卻尿床了,醒來後大聲的哭喊,把家裡人都叫醒了,吵著自己下半身疼的厲害,嚇的家裡人趕緊送去村裡的衛生所,可到了衛生所查不出任何毛病,家人都極壞了,到了第二天情況不見好轉正準備去大醫院,這時候劉爺爺笑呵呵的來了。
  • 孩子偷了鄰居幾百元,爸媽如何做最合適?這5點建議不可忽視
    其題目為「我家小孩兒偷鄰居幾百元被我們知道了,但鄰居不知道丟錢,怎麼做才好?」網友「杯中飲日月」說:「建議對鄰居不說為好,說了鄰居就會心存戒心,不是好事。鄰居傳別人更不好,影響鄰裡關係,導致大家都會提防著你的孩子,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
  • 小說連載:鄰居鄰居 三十五
    鄰居---簡單馬老師的裝修方案很簡單,就是刷牆面鋪地磚,最簡單的方案,連燈池也沒做,裝修的師傅說,太簡單了。馬老師嘆息,家裡有上學的孩子,能省則省吧。新窗簾安裝好了,屋子的氛圍好了許多。其實馬老師這些年,私下教課,也積攢了些錢,只是她不想一次裝修把錢花光,所以還是保持著節省的原則。
  • 鄰居炫耀她的孩子比你孩子成績好?為了孩子的自信,請這樣懟回去
    導讀:鄰居炫耀她的孩子比你孩子成績好?為了孩子的自信,請這樣懟回去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鄰居炫耀她的孩子比你孩子成績好?為了孩子的自信,請這樣懟回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鄰居家孩子寫了一手好字,原來是這樣練成的
    鄰居家的孩子在上周舉行的書法比賽中又得了第一名,好讓人羨慕。我每次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寫的字,都是龍飛鳳舞,歪歪扭扭,不堪入目,我就跑去鄰居家裡取經:如何讓孩子寫好字。鄰居給我道出了其中的技巧,給我看了他們家的法寶。你們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在趴著學習,歪著學習,前傾著學習,快來看看吧。
  • 何炅的鄰居是馬東,黃磊的鄰居是著名小提琴家,陳赫的鄰居最厲害
    何炅的鄰居是馬東,黃磊的鄰居是著名小提琴家,陳赫的鄰居最厲害。大家都知道明星的收入比普通人要高很多,他們僅僅拍一個廣告,可能就是一些人幾十年都賺不來的。很多人辛苦一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買房,可是對於這些明星來說,買房子簡直就是一件小事,因為他們的錢賺的非常多,而且他們買房子大多會選在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他們的房子一定是普通人這買不起的。
  • 小說連載:鄰居鄰居(三)
    一切準備就緒,她發了邀請,馬老師本不想去,可是李芬親自來請,滿臉的笑容,雖然馬老師看著假,可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她如何拒絕,她這人吃軟不吃硬,人家客氣了,她也不好意思拒絕。 鄰居----緩和 應該說聚會很成功,大家都很給面子。 宋科長說了幾句,遠親不如近鄰的話,大家互相關照。 幾個男人喝了一瓶酒,酒是宋科長的茅臺,劉師傅讚嘆好酒就是不一樣。
  • 與鄰居如何和平相處?
    但樓房高了,人心卻遠了,附近住的鄰居是誰?很多人都不會去考慮。這不是一個和諧社會應有的表現,那麼如何與鄰居和平相處、增進感情呢?門前衛生,順手打掃。對於家門口的公共地方,一般情況都有保潔人員負責打掃。但如果自家愛乾淨,經常習慣性地打掃門前衛生的話,不妨捎帶著手把對門鄰居家門前的衛生也給清理了。畢竟是住在一個樓層,你也不想看到自家門前乾淨,對方門前凌亂的現象吧!
  • 鄰居帶娃上門討奶,寶媽不好意思拒絕,婆婆的話讓鄰居尷尬不已
    導讀:鄰居帶娃上門討奶,寶媽不好意思拒絕,婆婆的話讓鄰居尷尬不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鄰居帶娃上門討奶,寶媽不好意思拒絕,婆婆的話讓鄰居尷尬不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與鄰居相處,做好鄰居,應該怎麼做?
    人是群居動物,像一般動物一樣,喜歡三五成群,這樣互相之間有了聯絡,有了幫助,也就有了安定感,也許,這就是人類最初鄰居的雛形。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比鄰而居,鄰裡之間你來我往,互通有無,好不熱鬧。有鄰居很好,有的鄰居好過自己家的的人,鄰居家有什麼事,你會惦念,你家有什麼事,鄰居也會樂於幫助,這樣的鄰裡之間關係好像在農村比較多。在城市,好多人家在一棟樓裡生活,就算住在對門都不知道人家姓氏名誰,雖然是鄰居但關係遠不像農村,難怪好多老年人進城帶孩子,在城裡待不慣,因為沒有老家的鄰居了。
  • 這幾種孩子最淘氣,來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種小淘氣!
    這幾天,經常有一些寶寶媽媽來向小編抱怨,抱怨什麼呢?就是說她們的寶寶很難帶,小傢伙才學會走路,剛學會說話。在家裡呀,滿世界的爬,這翻翻,那找找,簡直是要把家給掀翻了。這些剛學會走路的小寶寶們啊,似乎都變成了拆家小能手,無論怎麼批評,下一次仍然淘氣,還經常換著方法地惹媽媽們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