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編輯 張成雲) 報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要用這縷光溫暖每一個孩子。」這是唐勝蘭老師教育教學中一直追求的目標與方向。二十六年前,她懷著對教育職業的憧憬,毅然踏上了三尺講臺。當時,在她的心中一直抱著一個執著的信念,一定要把這知識的甘露灑向那一棵棵最需要滋潤的幼苗!從此,也就註定了她的一生將與這平凡的職業結下不解之緣,這神聖的火種,便點燃了她心中那種渴求奉獻的明燈……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在教學的同時,唐老師一邊苦練自己的內功,閱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和刊物,向蘇霍姆林斯基、魏書生、李鎮西、胡明道等中外教育大師學習,努力探索、力求尋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因為她深知:只有這樣「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斷滿足日新月異的時代需求。同時,她將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情況與教育理論聯繫起來,利用閒暇時間整理成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唐老師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處理班級事務、學生工作遊刃有餘,有聲有色。對於每一個學生特別是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長,唐老師都會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愛他們,並予以全力支持。石明霞、劉博文、伍童瑤同學是班上品學兼優的學生,但他們家庭條件非常差,尤其是石明霞同學,父親早逝,母親改嫁,由年邁的外婆撫養,生活非常艱苦,僅憑學校給予的特困補助遠不能解決學習問題,唐老師也曾多次從微薄的工資中省出一些錢,給他們買些學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可是還不夠,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英語老師說浙江有位老總想資助貧困學生,唐老師立即和英語老師通過多種途徑與這位李總取得聯繫,將這三位學生的家庭情況如實的反映給李總,李總經過實地考察後立即表態,願意資助這三位學生讀完大學,如今,這三位同學均已在大學的校園裡快樂的學習。
孜孜不倦為師路,矢志不移教書人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唐老師非常注重學生養成習慣的培養,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們開展多維化班會、知識講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誦讀《論語》《弟子規》《大學》《詩經》等,用經典滋養學生的心靈,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因此,她所教的無論哪一屆學生,都在同年級中出類拔萃,尤其是新航中學35班的學生,期期被評為校優秀班級,年年被評為鎮優秀班級,縣優秀班級。在2014年的畢業會考中,該班共有59人畢業,其中有39人上了省重點中學新邵一中的分數線,也創下了新航中學的最好記錄,她自己擔任的語文學科也居全縣第一,平均分超過第二名5分多。因此在新一屆招生中,有不少優秀學生慕名而來。
在語文教學方面,唐老師潛心研究教材,精心備課,用心設計每一堂課。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及語文知識的積累,鼓勵學生多背經典詩文,多積累優美詞彙,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沐浴書香,茁壯成長」的經典詩文朗誦會、挑戰播音員等,形式多樣,內容多元,寓教於樂。唐老師也因此被評為最美教師,她的課堂也曾被評為最美課堂,2018年她被縣教育局聘為「送教下鄉」學科專家,2019年被評為優秀專家和骨幹教師。
教師職業是一個清貧的職業,不少教師改行當了公務員或下海經商,可唐老師一直堅守在這片熱土上,守護著三尺講臺。因為她知道,這裡有她的追求和夢想,她感到充實而幸福,因而願意在這裡奉獻她的全部青春和力量,願將她的辛勤汗水澆灌在美麗的花朵上,讓他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