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套了不起的童書:
它長年佔據亞馬遜網最暢銷童書排行榜,至今已暢銷28年;
曾經連續160周位居《紐約時報》最暢銷少兒系列圖書排行榜的前三位,這個成績只有《哈利·波特》可與之媲美;
曾經被翻譯成38種語言;
全球銷售量超過1.34億冊……
它就是《神奇樹屋》系列,在美國,它受到了孩子們的追捧,幾乎達到了人手一套的程度,就連美國教師委員會也將它列為「必選圖書」。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育博士舒杭麗指出,美國很多學校的孩子們在課外閱讀課上自願組成了小組,一起閱讀書中精彩的故事,討論各種有趣的問題。
出於對《神奇樹屋》的熱愛,他們不需要老師強制要求,就會自覺地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甚至還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樹屋故事」,讓老師和家長驚喜不已。
《神奇樹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下面我將從作者個人經歷、人物塑造、內容特點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並會提供一些閱讀本書的方法供您參考:
從童年經歷誕生的想像大作
《神奇樹屋》最為人稱道的,就是那瑰麗的想像力、燒腦的劇情和富有冒險色彩的文字。
每每在閱讀奇妙的故事時,都會讓人驚嘆:「太神奇了,作者是怎麼想到這個的?她一定是個非常出色的人。」
的確,《神奇樹屋》的誕生,與作者瑪麗·波·奧斯本的個人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瑪麗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小時候曾經伴隨父母輾轉多個州,見識過各地的風土人情,也培養了她的冒險精神和對世界的好奇心。
每次聽說「要搬家了」,她的第一反應總是特別驚喜,因為她喜歡研究未知的事物,喜歡探索陌生的環境,「要是總讓我待在一個地方,我可受不了」,她這樣說道。
然而,這種不安定的生活總有結束的時候,隨著父親的退役,他們全家也終於在一個小鎮上找到了落腳點。
家人們忙著安頓生活,享受難得的平靜,可瑪麗卻覺得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太乏味、太無聊。
幸好在這個時候,她在當地找到了一個社區劇場,能夠體驗不同的角色,宛如在享受不同的人生,這讓她獲得了新的樂趣。
當然,這還不足以讓她滿足,成年後,她跟隨著自己的冒險天性,加入了一個樂隊,到過很多國家,也讓自己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
離開樂隊後,她又做過很多種職業,但都沒能讓自己那顆跳脫的心真正沉靜下來。
不久,她和一位音樂表演藝術家結婚了,婚後的生活重歸平淡。有一天,她突發奇想,以自己的童年為藍本,加入天馬行空的想像,創作出了送給孩子的作品。
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她創作的「神奇樹屋」系列的第一本《恐龍谷大冒險》竟然引發了空前反響,看到孩子們是如此熱愛這本書,她終於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神奇樹屋》系列便是這樣誕生的,童年「不安穩」的生活和青年時期的遊歷經歷給瑪麗提供了無數素材,讓她能夠創作出孩子喜聞樂見的好作品。
即便如此,追求卓越的瑪麗在沒有盲目投入寫作,為了了解孩子們真正喜歡閱讀什麼,她跑遍了多地的100多所學校,和孩子們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
也正是因為她付出了這樣的努力,才能讓《神奇樹屋》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孩子童年最好的夥伴。
《神奇樹屋》讓孩子百讀不厭的秘密
很多孩子在拿到《神奇樹屋》之後,常常會在第一時間愛上它,甚至能夠達到手不釋卷的地步,完全不用爸媽催促就會主動閱讀。
這主要是因為《神奇樹屋》具有以下這幾個獨到之處:
1.貼近兒童的人物塑造。
《神奇樹屋》的主人公是一對兄妹,哥哥八歲,名叫傑克,他性格冷靜,遇事喜歡從理性角度進行思考,還很善於從讀過的書中尋找信息。
妹妹七歲,名叫安妮,性格開朗大方,特別喜歡探索未知事物,也很擅長和陌生人打交道。
這兩個小主角形象生動、性格鮮明,就像是孩子在幼兒園、學校結識的小夥伴一樣,能夠給孩子帶來親切感。
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還會受到小主角的影響,變得更加勇敢、更加喜歡動腦解決棘手的問題。
2.充滿童趣的冒險故事。
愛幻想的孩子會渴望找到書中那樣的「神奇樹屋」,只要打開裡面的一本書,就能穿越到奇幻世界去旅行。
就拿《世博會狂歡夜》這本書來說,傑克、安妮兄妹倆竟然穿越到了1889年的法國巴黎,那裡正在舉行世博會,有來自35國的3200萬人次參觀……
兄妹倆的任務是要從人山人海中找出四個邪惡魔法師,否則他們的魔法秘密就會被偷走。
相信看到這裡,孩子一定會為兄妹倆捏上一把汗,這麼困難的任務,他們真的能夠完成嗎?
《神奇樹屋》就是這樣一套充滿了想像力、冒險精神的童書。
孩子們將跟隨著主角拯救亞瑟王的光之寶劍、尋找梅林被偷走的魔杖,跨越沙漠、綠洲,戰勝洪水、風暴,開啟一段讓人難忘的閱讀之旅。
3.維度廣泛的延伸知識。
《神奇樹屋》中不僅有引人入勝的好故事,還有讓孩子大開眼界的豐富知識。
歷史、地理、文化、藝術、民俗、自然、生物、英語、科學知識無所不包。
像《神奇樹屋》故事系列進階版的8冊中,小兄妹倆就在探險過程中了解到了威尼斯水災、巴格達沙塵暴、巴黎世博會、紐約暴風雪等真實的歷史故事。
想像與真實巧妙地融為一爐,各種有趣的小知識也被嵌入其中。
一本書看完,孩子會了解到「椰棗」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知道它為什麼會被稱為「沙漠麵包」;還會記住巴格達曾經有飼養了一百頭獅子的動物園……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知識與故事的內容緊密結合,毫不生硬,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啟發,而且越讀越愛讀,不用家長督促。
難怪眾多專家給予了這套書極高的評價,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老師就將它稱為「心靈成長的鑰匙」。
三個方法讓孩子獲得更多收益
1.選擇最合適的版本。
《神奇樹屋》出版至今,已經有多個系列,比如故事系列就有「基礎版」和「進階版」之分。
對於5~9歲的孩子,選擇「基礎版」閱讀是比較合適的,內容淺顯易懂,故事輕鬆有趣,文中還大量使用了短句式,節奏明快,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對於7~12歲的孩子,由於理解能力逐漸提高,可以選擇「進階版」閱讀,在讀書的同時還能學到很多人文歷史知識,對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
2.通過親子共讀啟發閱讀興趣。
第一次將《神奇樹屋》介紹給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閱讀:為他朗讀書中的內容,也可以讓他朗讀,我們認真地傾聽。
在朗讀之後,可以討論一下故事的主要內容,看看孩子有沒有不懂的地方,並可以適當提點,讓孩子能夠更好的理解故事主旨。
討論之後,我們還可以向孩子提出問題,引導他進行思考,比如:「你更喜歡傑克還是安妮,為什麼?」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在提問的時候應當保持隨和、友善的態度,不要隨意點評孩子回答的「不對」或「不好」,也不要用考試提問的口吻去問問題,那會讓孩子覺得緊張。
美國著名閱讀推廣人莎拉·麥肯齊就提醒我們可以在閱讀後與孩子進行「隨機的對話」,也就是要像閒聊一樣,用有趣的開放式問題引導孩子,使孩子願意敞開心扉和我們交流閱讀體會。
3.鼓勵孩子多做讀書筆記。
如果孩子已經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多進行自主閱讀。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按照莎拉·麥肯齊的建議——提醒孩子摘抄好的詞語、段落,再寫下讀書筆記和心得。
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們可以帶孩子去文具店購買精美的筆記本,這會讓孩子產生出一種記錄的「儀式感」。
必須指出的是,對於孩子從《神奇樹屋》中摘抄的段落和記錄的心得,我們要給予應有的尊重,不能隨意批評他們字跡不美觀或是觀點淺顯、幼稚,而是要多讚許他的參與精神和積極態度。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爸爸媽媽還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設計一些靈活、有趣的辦法,讓孩子能夠愛上閱讀,並能夠從《神奇樹屋》中獲得更多知識,得到更多樂趣。
《神奇樹屋》故事系列進階版第1-2輯的中文版本最新上市,全套書共8冊,包括4個神話國度和4個現實世界的冒險故事。
好書在手,將為孩子打開一個絢麗多彩的幻想空間,讓孩子在閱讀中啟迪智慧、鍛鍊想像力,獲得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