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用姜有法度——看仲景怎樣靈活用姜

2021-02-22 國學髓

弘揚國學,傳承命脈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本文內容摘自國家正規醫學圖書、雜誌、報刊等,文底有具體來源出處。文章標題為原標題、文中內容提取。無絲毫誇大、誘惑、違背客觀事實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無絲毫惡意煽動、混淆、誤導用戶等內容。一切均為原文展現,追求真實、可靠、權威。可根據來源出處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張仲景用姜有法度

作者 / 刁吉祥

安徽省郎溪縣中醫院

編輯 / 冰無雙 ⊙ 校對 / 錢秀華 

《傷寒論》、《金匱要略》用藥法度嚴謹,尤重藥物的炮製、配伍、煎法、服法等。現就其用「姜」規律,初析如下。

1炮姜與薑汁的運用

仲景根據「辛甘發散為陽」的經旨,提出甘草乾薑湯以復陽氣,方中乾薑炮用,重在溫中,取其守而不走,所以《傷寒論》說:「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方中甘草補中益氣,乾薑溫中復陽,炮用守而不走。中陽得復,脾氣健運,則厥愈足溫。

《金匱要略》亦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臃,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方中炙甘草重在補土,炮乾薑重在溫中,亦即「虛則補其母」的方法。生薑汁的運用,見於《金匱要略》的生薑半夏湯,方中用生薑汁,取其辛散之力,以奏散寒逐飲之效。仲景除上述二方分別使用炮姜和生薑汁外,其餘都是採用生薑和乾薑。

2生薑的運用

生薑味辛微溫,在運用上隨著配伍不同而作用各異。仲景著述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解表散邪:多取生薑辛散之力,而佐辛溫之品,以解散寒邪;或配大棗之甘,以行脾之津液而調和營衛。如桂枝湯中,生薑佐桂枝以解肌;越婢湯中,生薑佐麻黃以發越水氣;射幹麻黃湯中,生薑配細辛散寒行水以治咳而上氣;小紫胡湯中,生薑配大棗助少陽生發之氣以和解少陽;大柴胡湯中,生薑配半夏扶胃陽止嘔以表裡雙解。

2、降逆止嘔:取生薑辛散,配降逆和胃藥物,以治嘔穢、胸痺、噫氣等證。如橘皮竹茹湯中,生薑配橘皮以和胃降逆;吳茱萸湯中,生薑散逆止嘔,升清降濁,使胃濁隨茱萸而下洩;(本文由國學髓公眾號整理校對編發)旋覆代赭湯中,姜棗和脾養胃,安定中州;其它如小半夏湯、橘皮湯、橘枳薑湯等方,皆能降逆蠲飲,和胃止嘔。再如真武湯,本為溫陽散水之劑,但方後說:「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又通脈四逆湯方後說:「嘔者加生薑二兩。」梔豉湯中亦有嘔加生薑的記載。

3、補虛益血:取生薑辛通衛氣,配甘藥治虛勞虛寒裡急的腹痛。如溫建中髒的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之類;配伍溫補之品,以治血虛寒結的腹痛。如溫血散寒之當歸生薑羊肉湯;配伍炙甘草、大棗以溫養胃氣,資營血之源。而治氣血不足,心力不繼,脈結代,心動悸之炙甘草湯,以生血復脈。

3乾薑的運用

乾薑性味辛溫,在診療中可因配伍不同而功效不一。仲景所述,大致歸納三個方面。


4姜與半夏配伍運用

生薑因能治半夏的毒性,故多同時運用。仲景在《金匱要略》中用姜和半夏二味所組成的三方,在配伍運用時,更具特色。

1、小半夏湯:治「諸嘔吐,谷不得下者」,由生薑半斤,半夏一升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2、生薑半夏湯: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本方由生薑汁一升,半夏半升所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

3、半夏乾薑散:治「乾嘔、吐逆、吐涎沫,」本方由半夏、乾薑等分所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

上述三方,因姜的製法不同,其作用有降、散、溫的區別。小半夏湯證和生薑半夏湯證,均為飲邪內結,難以驟消,故取分服以緩解胸中寒飲。服時需待「溫」和「小冷」,是因為寒飲內停,對熱藥可能起抗拒作用,及易引起嘔吐。而半夏乾薑散,因嘔吐劇烈,故需「頓服」,才有足夠力量以制止嘔吐。

結語

仲景用姜的規律說明,姜的藥用範圍廣泛,姜的炮製、方劑的配伍,以及煎法、服法都有一定的法度。在臨床診療中,要不斷探索、總結,進一步豐富姜的藥學價值和應用前景。

提示:轉載請註明來源 「國學髓公眾號」

I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摘自《中國中醫藥報》2006年7月19日 第2571期。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繫,立即刪除。I 投稿郵箱:445288908@qq.com

I 注意警示:本平臺所發的全部文章僅為普及中醫知識,僅供專業中醫人士思路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不構成任何之建議、推薦或指引。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本平臺所發的全部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優秀內容請關注在歷史文章裡查看

相關焦點

  • 大棚大姜防凍用什麼肥料好?大姜追肥用什麼肥料好?噴施什麼增產
    大姜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調味輔料,大姜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市場上對生薑的需求量非常大,很多種植戶開始種植。那麼,大姜怎樣種植產量高?大姜增產用什麼肥料?一起往下看!一、大姜生長特徵大姜是用姜塊繁殖,不需要用種子,因此沒有主根,屬於淺根性農作物。生薑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種植期間有一定的晝夜溫差,有利於吸收物質的積累和轉化。大姜在土層深厚疏鬆透氣,肥沃,排水澆水方便的沙質土壤栽培,發苗快,長勢好。
  • 仲景宛西製藥聯合張仲景大藥房開啟16周年慶專題健康講座
    8月28日是張仲景大藥房成立16周年,為慶祝周年生日,回饋廣大會員,仲景宛西製藥聯合張仲景大藥房,邀請張仲景國醫館特約專家,於8月9日、16日、17日,在鄭州市西區、東區等地舉辦仲景健康養生講座,面向廣大會員講授淺顯易懂、詳盡實用的中醫養生知識,惠及會員1200餘人。
  • 薑絲、薑片、姜米、薑汁如何用?
    姜是許多菜餚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調味品,但怎樣使用,卻不是人人必曉的。用得恰到好處可以使菜餚增鮮添色,反之那就會弄巧成拙。我們在烹製時會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如做魚圓時在魚茸中摻加姜蔥汁,再放其他調味品攪拌上勁,擠成魚圓,可收到鮮香滑嫩、色澤潔白的效果。
  • 破譯仲景小建中湯
    導讀有同學給平臺留言詢問桂枝湯與小建中湯的區別之處,此文很好地回答了該問題。心中悸動而煩,是心神失養所致,手足煩熱,咽幹口燥有陰液不足之象。故仲景方中寒溫並用,桂枝味辛辣溫陽通脈,白芍酸苦斂陰柔肝緩急止痛,生薑大棗健脾和胃。甘草與白芍配伍柔肝而不傷脾氣,這個方子的難點就是為什麼仲景不直接用桂枝湯加飴糖,而芍藥用量是桂枝一倍呢?我想值得深思,恩師何紹奇說過「仲景姜棗都不隨便用」。是呀,用量一變就由解表的桂枝湯變為健脾胃的小建中湯了。
  • 大姜專用膨大素用什麼?大姜膨大劑用哪個比較好?膨大用什麼肥
    無花果用什麼膨大素好?無花果膨大劑什麼時候用?用什麼肥料膨大素用什麼肥西瓜膨果增甜要用什麼肥料?西瓜膨果用什麼肥料?膨大劑用哪個
  • 堅持用姜白酒泡腳,會有什麼好處?
    關於姜還有一個救駕的故事:宋文帝登基六年,明帝喉中長了個瘡,疼痛不已,膿血不止,連水都咽不下去了,宮中御醫束手無策,有位大臣推薦民間郎中徐文伯,徐文伯望聞問切後,給宋明帝開了個方子:將16兩的生薑切成小片,讓宋明帝生嚼著咽下去,這姜可是又辣又硬,再加上明帝本來嗓子就痛,那可是淚流不止。無奈的說,徐文伯你到底是想置朕於死地,還是當想看朕的笑話?
  • 仲景食品:研發、生產、銷售調味配料和調味食品!
    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調味配料和調味食品;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花椒系列(油狀、粉狀)、辣椒系列(油狀、粉狀)、姜系列(油狀、粉狀)、孜然系列(油狀、粉狀)、仲景香菇醬、勁道牛肉醬、仲景香菇小丁/香菇肉丁/香菇海苔、特色調味油、特色調味料、果醬/果茶、六菌湯/紅酸湯
  • 張仲景是怎樣寫成的《傷寒雜病論》
    今檢錄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備山中預防災疾之用耳」。這60首原貌怎樣?張仲景引用了哪些方藥?這首先要分析《輔行訣》的60首方藥。《輔行訣》的60方劑,實際由3部分組成。(一)五臟大小補瀉方1.辨肝臟病證治小瀉肝湯:枳實、芍藥、生薑。在《傷寒》去生薑,稱之為枳實芍藥散。
  • 大姜用什麼肥料可以根莖塊膨大?大姜專用根莖塊膨大劑哪個好?
    大姜不僅可以調味、醃製,還可以做藥用,具有健胃、祛寒、發汗等功效,用途十分廣泛,其種植前景、效益可觀。但大姜栽培技術要求高,如果栽培管理不當,容易造成極大的損失。那麼,大姜種植有哪些注意事項?大姜根莖塊膨大用什麼肥料?一起往下看!
  • 農村老人說「早上人吃薑,中午姜吃薑,晚上姜吃人」是什麼意思?
    昨天下起了小雨,淅瀝瀝的,溫度非常涼爽,可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於是晚上弄了一大碗薑糖水,驅寒發汗,睡了一覺後,明顯舒服多了,這東西確實好用,姜不但能增強食慾,還能潤肺止咳,農村流傳一句俗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姜不但是生活中的一種調味品,如果利用得當,還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 坐月子能吃薑嗎產婦坐月子用姜需記住五個注意事項
    姜能夠有效地治療腸胃疾病、傷風感冒、風溼痛和噁心嘔吐等疾病,並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為產婦,可以食用姜。產後的女性坐月子時,餐餐以姜醋佐膳,有利體質復原及餵養嬰兒,姜水洗浴還可以防風溼頭痛。產婦還可以試用薑片煲水洗頭洗澡,甚至洗臉洗手,因為薑片可以驅寒,用姜煲水進行洗浴,可以防風溼和偏頭痛。
  • 大姜如何快速膨大?施肥時間和方法,大姜一畝地用多少葉面肥?
    姜是生活中必備的調味品,很多人生活中的飯菜都離不開姜的調味,由此也能看出大姜的良好市場。以上關於大姜種植時候的施肥期和管理要點,您都清楚了嗎?想要大姜有個良好的收益,精心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廣大農戶都有一個好收成。
  • 小黃姜貴,小黃姜和普通姜的區別,炒菜用錯了姜,難怪做菜不香
    小黃姜,農村土姜,一般自己家種的是不賣的,因為量少,就算價格貴也要留著自己吃,自己種的姜真的很香,拿在手上弄破一點點皮就能聞到很香的姜味,而且一年種一次,種一批,剛發芽不久的姜葉子更香。
  • 陽荷姜是什麼植物?如何種植陽荷姜?
    提要:陽荷姜是什麼植物?如何種植陽荷姜陽荷姜是什麼植物?相信不少北方的朋友應該會感到比較陌生,但是對於南方的朋友,尤其是從小在農村長的朋友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陽荷姜是一種南方經常能夠見到的植物,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關於陽荷姜的一些問題。什麼是陽荷姜?聽到陽荷姜不少的朋友應該會聯想到我們經常種植的洋姜吧,其實二者雖然名字當中都有一個「姜」字,但其實洋姜是屬於菊科的植物,而陽荷姜則是屬於姜科植物的,陽荷姜和我們常吃的生薑的關係還是非常的接近的,二者屬於同一科屬的植物。
  • 別炒啥菜都放姜!姜的用法只看這一篇就夠了,學會了做啥都對味
    姜的氣味芳香,味道辛辣,是做菜時不可或缺的辛香調味料,也是很好的配菜,甚至可以做成甜品或者主菜。無論是什麼用途,在使用姜的時候都十分有講究。姜用少了,食材的腥味沒有去除;姜用過多,辣味和刺激的氣味會蓋過食材本身;甚至姜切的形狀不對,還會讓人誤食……這些問題在生活中實在是太常見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到底應該怎樣巧妙地用姜,才能完美地發揮出姜的作用。一、姜的選擇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
  • 三伏灸之:隔 姜 灸
    灸界有一個說法:化膿灸跟隔姜灸相比,可以「以一當十」,即10壯可抵隔姜灸100壯之功。隔姜灸跟懸灸相比,同樣「以一當十」。隔姜灸相對於麥粒灸來說,艾友們更容易接受;我們在艾灸過程中一定要靈活掌握!比如後背的腧穴自己無法操作麥粒灸、隔姜灸,那麼你可以用竹製艾灸盒,方便的穴位我們是可以採用麥粒灸和隔姜灸的,畢竟效果太好了!
  • 姜棗雖尋常,但其中奧妙你知道嗎?
    姜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中品,至漢代已是常見的中藥材,尤其是張仲景用姜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多種疾病,使用之巧妙,可為典範。大棗單用大棗性平,味甘,入脾胃心經。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調營衛,解藥毒。
  • 第八屆仲景論壇暨第二屆華夏仲景膏方節圓滿落幕
    「傳承仲景醫學思想,弘揚中醫中藥文化」,近日由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主辦,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仲景薪火工程分會、九鼎銳創健康產業集團等單位承辦的國家級醫學峰會——「第八屆仲景論壇暨第二屆華夏仲景膏方節」,於2020年11月29日—11月30日在醫聖故裡南陽隆重舉行。
  • 它叫姜卻不是姜,是「富貴病」剋星,做泡菜爽脆又可口
    菊芋鬼子姜有很多名,其中有一個很美的名字,菊芋。往往被當做它的學名,可是小編的老將還是習慣叫它「鬼子姜」。雖然叫「姜」,但它本身跟姜沒什麼關係。據說他們家的院子裡有一個超大的水箱,就是每年用來醃製鬼子姜泡菜的。想想都覺得很壯觀。
  • 男人吃薑有什麼好處 姜這樣吃可以止嘔
    生薑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生薑在生活中大都是以調味品的身份出現,同時,生薑煮水可以解毒清熱,那麼大家知道男人吃生薑有什麼好處嗎?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姜的食用方法有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不過,姜屬辛溫食品,只能在受寒情況下應用,但是也不能用太多,以免破血傷陰。如果同時有喉痛、喉幹、大便乾燥等症狀時,建議不要用姜,以免加重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