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校徽
一、校徽風格
體現學校的辦學宗旨、理念和主體專業特徵;表現手法藝術而樸素,具有時代氣息和現代美感;接軌國際語彙,表音和寓意融合,圖案簡練鮮明。
二、校徽創意
1.校徽以英文單詞「電子」(ELECTRON)的首寫字母「E」為主體,斜面背景由點狀漸變排列,與「E」相應構成一本書的形象,整體圖案用表音和寓意的方法傳達了「E時代」通信技術教學機構的形象特點,突出電子信息學校的主體專業特徵。
2.字母「E」採用橘紅色,寓意熱情奔放,充滿活力;以騰飛展翅形狀,表示朝氣和發展。它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目標和永恆的追求。鼓勵全體學生熱誠努力,天天向上,朝氣蓬勃,積極進取。
3.背景採用藍色,顯得穩重成熟,充滿理性;圓點由小到大排列而為書本,富於動態。提示當今資訊時代,知識日益更新,科技飛速發展,要求全體學生跟上時代步伐,以科學務實的態度,夯實基礎,積累知識,學用結合,開拓創新。
4.校徽整體圖案突出國際語彙符號,提示時代的特徵,強調學生加強學好現代信息技術的責任感,練好技能,掌握專長,精益求精,為祖國將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原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校訓
「守誠、精技、勵學、篤行」
一、校訓總說:
校訓「守誠、精技、勵學、篤行」,從道德、技能、學業、實踐四個方面向師生提出了明確要求,它涵蓋了「德、能、知、行」等職業技術教育必不可少的各種要素,與我校歷史發展所形成的人文精神相融合,展示了學校的文化底蘊和辦學理念。同時,也體現了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學校的整體價值追求,反映了學校教育的特色和本質。
二、校訓釋義:
「守誠」:「守」是遵守、信守;「誠」指誠實、誠信、忠誠。「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書•誠下》(周敦顧)「學者不可以不誠,不誠無以為善,不誠無以為君子。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自謀不以誠,則是欺自心而自棄其忠;與人不以誠,則是表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遺書》
守誠:指守法遵紀,誠實有信,守時盡責,誠懇待人。遵守國家、政府的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忠誠於祖國與人民;有遠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有嚴謹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操守和修養。這是我校對師生職業道德要求的基本原則。
「精技」:「精」指精通、精湛;「技」指技能、技術。《論語•學而》:「《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精技:指業精技強,精益求精。技藝精湛,精通技術,這是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要求,是每一個人就業、創業必備的職業技能條件,是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重要前提,精技,是師生努力的目標。也是我校在專業建設、提高技能方面的一貫追求。
「勵學」 :「勵」指勉勵、激勵;「學」,指「學問」「學習和實踐」。《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勵學:指刻苦磨礪,勤於自勉,努力求學,不斷進取。既注重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又注重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靈的淨化,思維的創新。勵學,是對我校師生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
「篤行」:「篤」 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行」,涵括「行為」和「作為」的雙重蘊義。前者主要指「行動」、「實踐」等基本義,後者主要指「品行」、「有為」等提升義。「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篤行:指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地踐履所學。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不尚空談,努力實踐,堅忍不拔,執著追求,樂於奉獻。做到「知行合一」、「學行並舉」。這是我校張揚學以致用,師生共同實現人生價值的行為準則。
根據學校校訓,形成了學校校風、教風和學風。
學校校風為嚴格、勤奮、團結、進取;
學校教風為愛生、嚴謹、規範、創新;
學校學風為尊師、守紀、好學、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