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來,學生面對自己老是不見長的成績單,有點困惑,有點失望,有點不甘心,非常迷茫的問:「老師,我內容都會背,考試老是考不好,答題也答不到要點上,我該怎麼辦?」也有的同學說,當時都會背,過段時間又忘了,老是記不住!怎麼辦?
是啊,你提什麼知識點都能背出來,提啥會啥,都難不倒,內容都會背,可是,遇到題目,又茫然,不知道如何答題,勉強答出來,也不知道對不對,沒有把握……
什麼問題?
比如下面這個題目,4個問題設置,如圖。
在你學過工業與地理環境的知識內容後,你如何去解答這些題目呢?
第一步,是不是先把題幹裡面的「有效信息」提煉出來?當然是了,這一步就是閱讀、理解和提煉的過程。
比如,題幹裡面的關鍵詞(括號裡面的為提煉出的有效做題信息):
貧民窟(低級住宅區),貧窮(經濟收入低),兩平方千米,60—100人(人口密度大,勞動力豐富,市場是不是廣闊),1.5萬家企業(生產規模小),製衣、製革,食品加工等等(勞動力指向型企業,產品附加值低)
第二步,也可以算作哦第一步,就是「讀圖」,理解圖片裡面的各種信息,為做題目做好各種準備。「讀圖」的讀也是「閱讀、理解」的過程。
比如,圖片裡面,棉花,鐵路,公路,港口,城市密集,河流,
第三步,看看設置了什麼問題,當然也可以把問題的設置放到第一步去做,或者第二步去做,也可以先粗讀整體內容,再根據問題去題幹裡、圖片裡去尋找對解題最有價值的「有效信息」。
問題裡面提煉出:從棉紡織工業,提煉出——原料,市場,勞動力。
(1)交通便利,靠近原料棉花產地,原料充足,市場需求大,勞動力豐富。
(2)貧民窟的特徵迎刃而解。
人口密度大,居民收入低,居住條件差,環境質量差。
(3)達拉維的工業特點也迎刃而解:
勞動力指向型企業,輕工業,生產規模小,產值低,產品附加值低。
第(4)個問題,專家盛讚達拉維的工業,是因
為什麼?
這些工業不是高科技企業,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
因為這些企業解決了這裡面眾多人的就業、吃飯、生活問題嘛,增加了居民收入,促進了經濟發展,保證了社會穩定。
第四步,根據問題,組織答案,組織答案,可以先草稿紙上列出答題關鍵點,然後,對答案進行優化,補充。力爭答案縝密,完備。
第五步,答題規則,答案清晰化,清晰要條理化,條理要變成要點話,簡化成關鍵詞答題。
這些解析,都是在學會了知識點之後,融合知識點的內容,重新組合出答案,但是,還是「萬變不離其宗」,「答案都在書本上,」這個「宗」就是關鍵知識點,也就是所謂的「答案都在書本上」的意思。
你看,最後出來的答案是不是「在書本上」?
作者:朱根平
宿遷市宿豫區實驗高中
2018年5月15日,上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