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梁靜文/圖)昨天,廈門市所有幼兒園統一接受小班新生現場報名。由於「全面二孩」實施後的第一波二胎入園高峰到來,廈門多區幼兒園生源爆棚。
排隊現象少了
家長們還是很焦慮
今年,公辦園基本都採用了網上預約取號的方式。預約後,家長在預約時段前去報名,無需排隊,報名現場更有序也更高效。所以,昨天也就基本看不到往年徹夜排隊的現象。
雖然沒排隊,但許多家長仍然很焦慮,原因很簡單:廈門學前公辦教育資源非常稀缺。
據了解,目前廈門幼兒園的在園人數中,由教育主管部門辦的純公辦園在園人數約佔37.2%,集體辦等其他類似公辦性質幼兒園在園人數約佔11.2%。廈門目前將近九成幼兒都在普惠幼兒園就讀。普惠幼兒園包括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從昨天的報名現場看,排隊報名的場景更多地出現在普惠性民辦園。
今年的現場報名,除海滄區外,其他區的幼兒園基本都要求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前往。因為,幼兒園要對孩子進行簡單的面談。從現場看,面談時老師與孩子聊天互動的內容,都很簡單,譬如詢問孩子的姓名,家庭成員,喜歡的故事、玩具,或者讓孩子玩一些簡單的搭積木等遊戲。內容看似簡單,卻是老師觀察孩子的有效方法。
個別公辦園生源嚴重爆棚
「兩一致」外還要填志願
和往年不同,今年,由於「全面二孩」實施後的第一波二胎入園高峰到來,廈門多區幼兒園生源爆棚,尤其是島內,島內今年小班戶籍適齡兒童一下子比去年多出6314人,其中,思明區比去年多出3918人,湖裡比去年多出2396人。
面對這樣的生源漲幅,各公辦園用盡挖潛擴容、增加班生額等各種「手段」,許多公辦園的班生額都擴大到40個以上,但有的園還是無法承受。不得已,只能將部分爆滿的公辦幼兒園生源,分流到附近幼兒園。怎麼分流?區教育局根據片區招生實際,對生源溢出的幼兒園制定了具體的分流方案。
比如昨天,到思明區文灶中心幼兒園報名的家長就被告知,必須填滿五個志願。因為該園今年的生源中,符合「兩一致」、父母產權100%且落戶、購房都滿三年的,「一抓一大把」。在園方給出的五個選擇志願中,有兩個是公辦園,其他三個是普惠性民辦園。
填報志願後,園方表示會根據招生條件,按照實際情況依次錄取,未被第一志願錄取的,園方將替家長將報名材料遞交給第二志願幼兒園,以此類推。至於何時才能公布錄取結果,答案也是未知的。
更誇張的是,有家長反饋說,有幼兒園招生人員現場表示,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還要比孩子的落戶時間。當家長質疑「2017年4月生的孩子落戶時間肯定要比2017年2月生的遲兩個月,難道還要比誰生得更早?」的時候,老師的回答是「對」。
溫馨提醒
入園前家長該做些什麼?
報完名後,再過20天,寶寶們就要入園啦!很多寶寶都是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父母,獨自進入陌生集體,怎麼做準備呢?
老師們說,從現在開始,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提前訓練或引導,讓寶寶提前慢慢適應沒有媽媽在身邊陪伴的狀態,並且給寶寶描繪出上幼兒園的美好景象。家長也要提前告訴孩子,他們在幼兒園裡的時間其實不長,爸爸媽媽一定會來接他們。
幼兒園每個班都有很多孩子,加上「二孩」集體入園,今年生源更是爆棚,老師不能像媽媽一樣每時每刻都盯著每一個孩子。所以家長一定要提前教會寶寶自己用杯子喝水,拿勺子吃飯;學會自己洗手、擦嘴、簡單地穿脫衣褲和鞋襪;學會大小便自理,或者至少在自己想如廁時要及時告訴老師。
此外,作息能否和幼兒園看齊,也將影響孩子入園的適應速度。從今天起,家長就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寶寶的生物鐘,把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儘量向幼兒園看齊,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餐點定時定量的好習慣。一般情況下,廈門各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基本差別都不大,老師們建議讓孩子早上7點起床,中午12點後午睡,晚上8點半就上床,半個小時的故事時間後,9點準時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