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不敢相信,有一部分女性懷孕之後,她們察覺不到任何異樣,像以往一樣安心養胎,可在產檢時,卻被醫生告知「胎停育」。
這種宛如晴天霹靂的消息,著實讓人感到既難以接受,又不敢置信,怎麼會這樣毫無徵兆呢?
有胎心、有胎芽,可過2周卻出現胎停育!
來說說我一個堂嫂的事情吧,堂哥屬於晚婚,30歲那年才相的親,堂嫂27歲,年紀也不算小。
結婚兩年後,終於懷了孩子,這讓全家人都高興不已,畢竟也算是心裡有個著落了。
就在今年年初,堂嫂發現自己懷孕之後,婆婆就趕緊帶著她去醫院做了B超,當時醫生說懷孕差不多有一個月左右。
但高興的同時,醫生也將存在的問題說了出來,「孕酮指數太低了,建議保胎。」當天在醫院就打了孕酮針。
回到家之後,婆婆更是沒讓堂嫂做任何事情,只要求她臥床休息。
等到懷孕2個月的時候,迎來再一次產檢,我也陪著她們去了。這一次,沒想到這一次的消息更糟糕。
因為檢查了很多遍,都聽不到胎心,儘管有,也是很微弱的。當時另外幾名孕婦也有這種情況。
醫生為了安撫孕婦的情緒,說道,「儀器可能存在問題,得再等幾天來檢查。」
當晚回家,堂嫂就問了醫院的熟人,對方表明如果再次檢查,找不到胎心,可能就要人工流產了。
幾天之後,我又陪著她們一同前去醫院,好在這一次讓人安心了,醫生說有檢查出來胎心,而且也看到了胎芽,基本可以放心了。
可怎麼也沒想到,等到孕14周的時候再去做檢查時,發現胎兒早已在孕12周時停育了。
也就是說,胎兒已經悄悄走了2個星期,可是這2個星期間,堂嫂身體沒有表現出任何異樣。消息來的太突然了,換做誰,都接受不了!
可能很多孕媽媽都不了解,胎兒在生長發育期間是有可能出現胎停育現象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胎停育呢?
實際上,在懷孕一個月左右,孕囊才會成型。孕囊成型之後,再過10~20天左右,胎芽也會慢慢出現,而孕兩個月左右,也能檢測到胎心了。
因此,一般情況下,如果孕婦在孕2個月之後還未能檢測到胎心,說明可能出現胎停育症狀。
別覺得胚胎在女性的子宮裡面很安全,更別覺得只要吃好、喝好,想要把胚胎「照顧」好就不是難題。
實則不然,如果較難理解,可以這麼想:將受精卵比作一顆脆弱的種子,倘若想要發芽,就要經過細心的栽培,這其中要澆水、施肥等等,但也會受到外界環境(子宮內環境、身體激素等)影響。
如果這期間,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有可能導致種子萌芽失敗,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胎停育。
除了極少部分女性在出現胎停育時沒有任何徵兆外(就像我堂嫂),其實大多數人都會表現出明顯的前兆:
1)腹部不再有「脹感」,說不出來的異樣;
2)7成以上的女性會有微量出血症狀;
3)原本有較為強烈的早孕反應,但胎停育時,一系列早孕反應,包括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會突然好轉;
4)流產等跡象;
關於胎停育,其實原因有很多,通常有下面這些原因:
1、 孕婦自身HCG值不足,導致胎停育;
2、 子宮內供血情況差,難以保證胎兒的生長發育;
3、 孕婦自身免疫力系統複雜,它們視胎兒為「外來物」,對它有所「攻擊」,ABO溶血症就屬於這一情況;
4、 胎兒染色體異常,影響到生長發育;
5、 孕婦感染病毒,病毒進入身體「攻擊」胎兒,導致胎停育;
6、 孕婦居住、工作環境危險,包括輻射、空氣品質低、飲用水質量差等,都可能導致胎停育;
可能聽完這些,孕媽媽們都不淡定了,懷個孕怎麼還這麼危險?
其實,說這些也只是為了讓孕媽媽們保持警惕之心。雖然有胎停育的可能,但機率還是相對較低的。
孕媽媽們平時除了要注意周遭環境之外,也要保證自己身體狀況。
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一起抓,切不可認為吃好、睡好就能保證萬無一失,畢竟有太多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
最後,也希望孕媽媽們能夠保持平常心以待,如果真的發生這一情況,儘早處理,接受治療。這既是對下一個寶寶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