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six Glasses
原譯:《六枝杯子裡的歷史》
———————————————————————————————————
辨析:
這是幾年前美國出版的一本書的名字,該書根據啤酒、葡萄酒、烈性酒、咖啡、茶和可口可樂這人類歷史上六種飲品的交替興盛,將世界歷史劃分為相應的六個時代。大家認為原譯怎麼樣?
glass一詞原義是「玻璃」,是表示材料的物質名詞,借用來表示用玻璃製成的杯子,可能是因為玻璃杯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做多的玻璃器皿。但是除了glass之外,英語中還有許多表示「杯子」的詞。
先說不通材質製成的杯子:「塑料杯」(plastic cup)、「紙杯」(paper cup)、「搪瓷杯」(enamel cup)、"陶瓷杯"(porcelain cup)、「銀杯」(silver cup)、「玉杯」(jade cup)、「瑪瑙杯」(agate cup),再看不同用途的杯子:「茶杯」(teacup)、「酒杯」(wine cup)、「啤酒杯」(mug)、
「奶杯」(milk cup)、「咖啡杯」(coffee cup)、「燒杯」(beaker)等等,還有不通形狀的杯子:「平底大玻璃杯」(tumbler)、「高腳杯」(coupe)等等,甚至杯蓋(teacup with a lid);
也許還有人想起比較特殊的「夜光杯」(luninous wine glass)、「保溫杯」(thermal mug,vacuum flask)等。
表達各種「杯」的概念,即「杯」這的下義概念,漢語中基本上用的是由「杯」字構成的複合詞,這提現了漢語多採用「修飾語+中心詞」的構詞形式,不通的修飾成分強調事物的某一個特殊方面,即共性中的差異性。這種著重於分析法的構詞中的修飾成分反映了不同的關注點,而中心成分「杯」可以看成是一種「範疇標誌詞」,表示一種概念的整合。與各種「杯」相對應的一些英語詞,如:mug、cup、glass、tumbler等之上沒有一個表示它們屬於同一個上義範疇的詞。
儘管漢語這些具體的杯的概念比「杯」的概念小,或者更具體,但是卻都是屬於同一個語義的不通層次的概念。最初的「獎盃」也許真是獎給獲勝者的一種器皿,可是想想不會再有人把獎盃用作容器,而是純粹當成一種紀念品,有的獎盃已經不是杯的形狀(故而稱為trohy),而「杯」字也進一步衍生出更廣泛的所指意義,比如「世界盃」(World Cup)、「亞洲杯(Asian Cup)、「優勝杯」(challenge cup)等,轉指特定的體育比賽。
「杯」的詞義和用法不斷發展擴大,出現了如「喝一杯」(have a glass/enjoy a glass/crush a cup)、「碰杯」(clink glasses,注意:動詞不用touch,名詞不用cup, 而galsses是複數形式)。在這些用法中,強調的不是杯子本身,而主要轉指杯中的酒。成語「杯盤狼藉」(wine cups and dishes strewn in disorder)和「杯觥交錯」(the wine cup passers freely;the cups go gaily round)中的「杯」指酒杯(中國傳統習慣不用玻璃杯喝酒,所以這些成語譯文中都用cup一詞),這裡隱含了飲酒的意思,而「杯水車薪」(a cup of water cannot put out the blazing carload of faggots)的「杯」強調的是量少。
英語中的cup、glass等詞語漢語的「杯」有很大的共性,不僅在指代性的名詞方面,有些用法也相似,如,He accepted another cup 和 A glass had been poures out 這兩句的cup和glass都不指杯子本身,而是指杯中的茶或酒。但是英語的cup有一些用法,漢語的「杯」字並不具備,如: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所列的一項:a cup-shaped thing,如suction cup,漢語叫做「吸盤」;顯微鏡目鏡上的橡膠部分,英文稱為rubber cup.漢語稱「皮碗」。
英漢兩種語言中所謂的對應詞的範疇不一樣,其引申詞義和用法差異更大,造成了翻譯的困難,
回到本文開始的時候討論的書名。這本書的中文譯名是《六個瓶子裡的歷史》,這樣譯顯然比譯成「六隻杯子」更好些,尤其是加了一個「裡」字,但是考慮到瓶子也可能用於裝別的東西,比如藥,也可以改譯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六大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