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注意!本月底全面「禁塑」,你準備好了嗎?

2020-12-20 廈門日報

如今出門購物

你是自己帶環保袋

還是使用商家提供的塑膠袋呢?

重要提醒

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

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

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

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

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先來看一份實施時間表

11月20日,廈門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共同印發《廈門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11月20日起——

《辦法》印發之日起,全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和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禁止廢塑料進口等。

2020年年底前——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在全市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

>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在全市範圍內禁止生產。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2020年年底前,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在我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

>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塑膠袋在我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

2022年年底前——

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在全市範圍內禁止銷售。

那麼

廈門的商家們準備好了嗎?

廈門日報記者近日走訪我市景區、

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

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

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餐飲行業

規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走訪地點:SM新生活廣場的星巴克店、喜茶店、必勝客、KOI門店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倡議已久

但此次是明確禁止使用了

在SM新生活廣場的星巴克店內,記者看到外賣架上的飲品均採用環保包裝及紙質吸管,部分飲品更是採用了無須使用吸管的杯蓋設計

和星巴克一樣,外賣訂單絡繹不絕的喜茶店內,也是採用環保紙袋及紙質吸管的外賣包裝

「外賣包裝已從塑膠袋更改為環保紙袋且不配備吸管」,必勝客的值班經理楊揚偉告訴記者,店鋪內的塑料吸管,也均更換為紙吸管了,不過為了更好地支持環保理念,我們建議堂食客人儘量不使用紙吸管。

記者走訪中發現,KOI不少門店仍在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據店員介紹,公司已經準備好可降解的塑膠袋及紙吸管,將於下月啟動使用

而仍然在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哈根達斯店內,不少店員表示並不清楚相關規定。

▲元初食品提供紙吸管及塑料吸管。

景區景點

規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走訪地點:鼓浪嶼龍頭路蛋滿灌小吃店、趙小姐的店、黃遠堂鳳梨酥

記者來到了聚集無數網紅美食的

鼓浪嶼龍頭路

在不少網紅店均發現一次性塑料餐具

↓↓↓

在「蛋滿灌」小吃店內,記者看到,顧客點好單後,從師傅手上接過由一次性紙碗盛著的食物後,拿起一次性的塑料勺子,便入座用餐了。

據了解,不少店家均表示並不清楚「禁塑令」的相關規定,並且看到同行的餐具也都是一次性塑料用品居多,特別是外賣時,很難避免一次性勺子的使用。

而在一些網紅品牌店

提供的則是可二次使用的紙袋

↓↓↓

當記者來到像「趙小姐的店」「黃遠堂鳳梨酥」等網紅品牌店時,並未發現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店家提供的是可二次使用的紙袋。那麼一次性塑料製品與紙袋對環境的汙染程度對比如何,值得進一步探討。

圖片來源千庫網

廈門市餐飲行業協會監事長胡藝忠介紹,新規的落地執行,其實對廠家的挑戰較大,「我們很高興看到廈門部分廠家已經在為此做出改變,原本生產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廠家,配合新規,更改了製作工藝,轉為生產可降解的塑料餐具」。

商場超市

規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走訪地點:SM城市廣場的沃爾瑪超市、磐基中心的元初食品店

走訪當日17時,記者來到位於SM城市廣場的沃爾瑪超市,不少顧客在結帳買單時,仍會購買使用商家提供的塑膠袋,截至發稿時,超市提供的仍是不可降解的塑膠袋。

「我們正在陸續替換中」據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部福建區域經理於寧介紹,沃爾瑪倡導環保生活方式,同時也響應政府號召使用可降解購物袋,將在月底前陸續完成可降解塑膠袋的替換工作

記者來到位於磐基中心的元初食品店發現,目前店鋪內使用頻率較多的仍然是不可降解的塑膠袋。「我們目前有提供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元初食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可降解塑膠袋的費用比較高,所以選擇的顧客並不多。

此外,記者了解到山姆會員店、

Ole』精品超市、屈臣氏等知名商家

早已開始使用可降解的購物袋

▲Ole』目前已採用可降解塑膠袋。

>>記者手記<<

為更好環境出一份力

也許你看過這個視頻:從海龜的鼻子裡拉出了吸管。此視頻一經發布,引發公眾「向塑料吸管說不」的強烈抗議,小而輕的塑料吸管不可降解,成為傷害海洋生物的「暗器」,對海洋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據記者了解,相對於幾百年才能消失的「白色垃圾」,全生物降解製品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被微生物分解,很大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採訪中,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購買塑膠袋的顧客,與自帶購物袋的顧客相比,佔比還是比較大的……

環保之路,任重而道遠。

從「限塑令」到「禁塑令」的轉變,其背後,意義深遠。無論是企業、商家,還是個人,都可以為更好的環境出一份力。記者仍記得,當年商超免費提供的塑膠袋更換為收費塑膠袋時,輿論一片譁然,但也因此,促進了更多人養成了自帶購物袋的習慣。

「禁塑令」後,一個生物降解塑膠袋的價格是一般普通塑膠袋的兩到三倍,我們還是希望更多的市民選擇自備購物袋,更多的商家採用可循環利用的包裝,在減量和循環利用下,共同守護地球。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楊霞瑜

編輯: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廈門本月底全面"禁塑" 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楊霞瑜)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近日,本報記者走訪我市景區、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 本月底,廈門全面「禁塑」,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近日,本報記者走訪我市景區、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 廈門12月底全面"禁塑" 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原標題:廈門本月底全面"禁塑" 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近日,記者走訪廈門市景區、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 「限塑令」即將升級為「禁塑令」,你準備好了嗎?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你準備好了嗎?從1月1日起,這些塑膠袋將全部下架,轉而銷售可降解塑膠袋,為鼓勵消費者養成自行準備購物袋的習慣,可降解塑膠袋價格定價也比較高,初步定價每個1.5元。一些小型商戶,也開始積極迎接「禁塑令
  • 廈門12月底全面「禁塑」 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近日,記者走訪廈門市景區、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 海南全面禁塑 並非可望不可及
    很多人在熱盼的同時,也擔心能不能「說到做到」。其理由是,2008年開始實施的「限塑令」,當初有著那麼大的聲勢,結果現實生活中,依然有著大量的塑膠袋。就拿海南來說,有志願者稱,三亞海岸線正在被塑料垃圾吞噬。確實,全面禁塑有難度。「限」改「禁」,一字之變,涇渭分明,意味著要從源頭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海南公布「禁塑令」:2025年底前全面禁塑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4日電 澳門《濠江日報》、菲律賓《商報》、臺灣《中國時報》、泰國《星暹日報》、柬埔寨《柬華日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公布「禁塑令」:2025年底前全面禁塑  中新社海口2月21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21日召開發布會宣布,海南省自2019年起分種類分階段逐步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西安商家"禁塑"動起來:制定"禁塑"新舉措 上線紙質吸管降解袋
    接到最嚴「禁塑令」的相關通知後,他們先後通過組織商戶召開例會、廣播宣講政策、微信群裡發布通知等方式,要求勸說這些商戶儘快消耗處理店內存貨,同時也要求其他商戶做好不可降解塑膠袋被禁止使用的準備,尋求替代品。  張峰說,商戶們大都對這一規定持理解支持態度,「畢竟事關環保,大家還是挺積極的。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12月起海南全島禁塑!「替代品」可降解塑料你會採用嗎?
    從12月1日開始,海南全省將在全國率先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10個類型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從2018年起就率先開展禁塑工作,現在禁塑準備工作進展怎麼樣呢?一起來看記者在海南的調查。
  • 12月起海南全島禁塑 「替代品」可降解塑料你會用嗎?
    從12月1日開始,海南全省將在全國率先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10個類型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從2018年起就率先開展禁塑工作,現在禁塑準備工作進展怎麼樣呢?一起來看記者在海南的調查。
  • 西安制定"禁塑"新舉措 上線紙質吸管降解袋
    接到最嚴「禁塑令」的相關通知後,他們先後通過組織商戶召開例會、廣播宣講政策、微信群裡發布通知等方式,要求勸說這些商戶儘快消耗處理店內存貨,同時也要求其他商戶做好不可降解塑膠袋被禁止使用的準備,尋求替代品。  張峰說,商戶們大都對這一規定持理解支持態度,「畢竟事關環保,大家還是挺積極的。
  • 佛山版禁塑令要來了!向塑膠袋說拜拜,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2020年新版「禁塑令」目標。消息一出,相關話題在新浪微博上衝上熱搜,引起全國市民關注。8月5日,記者從佛山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市發展和改革局、市生態環境局已印發了《佛山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工方案(二次徵求意見稿)》,向相關部門徵求意見。
  • 12月起海南全國率先全島禁塑,可降解材料取而代之
    從12月1日開始,海南全省將在全國率先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10個類型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從2018年起就率先開展禁塑工作,現在禁塑準備工作進展怎麼樣呢?一起來看記者在海南的調查。
  • 西安城區年內「禁塑」,你信嗎?
    2020年1月1日,法國通過了《能源轉型促進綠色增長法》的禁塑部分法令,從而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國家。而在「限塑」上,中國其實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早在13年前,中國就已經「限」過一次塑。
  • 【社論】「禁塑」,上海人同樣是認真的
    【社論】「禁塑」,上海人同樣是認真的 從「限塑令」到「禁塑令」,相關實施範圍、時間線、使用場景等,都有了更明確的硬槓槓。「禁止使用」的表述,意思很明顯:塑膠袋不能用,付錢也不行。這也意味著,養成環保消費、環保生活的好習慣,不能再等了。早在2008年,我國就已出臺相關限塑規定。十多年來,已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但時至今日,伴隨快遞、外賣業務飛漲,塑料製品的用量不降反增。
  • 海南省出臺「禁塑令」
    本報海口2月20日訊(記者周曉夢 實習生梁慶豪)「禁塑令」來了。我省出臺《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試行)》(以下簡稱《目錄》)的塑料製品。
  • 海南省政府全面禁塑通知 2019海南禁塑令全文內容
    至誠網(www.zhicheng.com)2月25日訊  2019海南禁塑令是什麼?禁塑令全文內容講了什麼?禁塑令施行後買菜是不是也不能用塑膠袋了?一起看看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吧。
  • 全面禁止這種常用塑膠袋!海南最嚴「禁塑令」實施,25家企業和個人...
    史上最嚴「禁塑令」真的來了。 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鄭州一高校全面禁塑 食堂用碗賣奶茶被學生吐槽
    手抓餅真成了「手抓餅」,沒有袋子(網友圖)  中原網訊(記者 殷海濤)在鬧得沸沸揚揚之後,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的「禁塑令」開始有所放寬,大碗喝奶、大碗喝茶因太不方便早前,該校全面禁止使用塑料杯、筷子等一次性製品,餐廳賣飲料只能用碗盛,超市沒有塑膠袋,手抓餅表示:我對得起自己的名字。  賣飲料用碗盛 學生自嘲:吃飯回歸原始  「老闆,我要一杯紅茶。」「同學,給你來一大碗吧。」  這不是段子,是最近幾天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食堂內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