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繼廣東省試行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後,山東省計劃推行。
日前(9月17日),山東省藥監局印發《山東省藥品零售企業分類分級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根據企業設置條件與藥品經營範圍、經營規模的適應程度,核定的經營範圍從小到大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相對應的企業分別簡稱為一類店、二類店和三類店。
健識局注意到,相對於商務部版本「一類店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的規定,山東版和廣東版都將一類藥店的經營範圍設置為「非處方藥」,僅有三類店才獲得經營中藥飲片的資格。
這也就意味著,山東省內大批二類藥店也將失去銷售中藥飲片的資質。業界呼籲多年的「藥店分級」改革終於進入實質階段,未來極有可能在山東落地,但對於中藥飲片的銷售限制,又是中國零售市場的一次洗牌。
百億市場恐受挫,4萬家藥店面臨大洗牌
毫無疑問,中藥飲片是零售藥店的利潤之源。
據《2017年中藥飲片行業研究藍皮書》顯示,2017年零售藥店中藥飲片(含阿膠)的市場規模將達約350億元,五年複合增長率16%,高出行業5個百分點。
相對應,中藥飲片(含阿膠)佔藥店營業收入比例從2013年的7.5%提升到9.5%,5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其中,山東作為中藥飲片保健傳統的省份,零售藥店中藥飲片的銷售佔比均超10%。
特別是,阿膠的系列產品,據前瞻網的數據顯示,僅東阿阿膠和福膠集團在2018的產能總和約為1.5萬噸,佔據整個阿膠行業60%的市場份額。
據健識局了解,山東全省共有零售藥店超4萬家。不可否認的是,中藥飲片作為零售藥店利潤源泉,一旦實施藥店分級管理勢必會影響到整個零售市場的銷售數據。
有分析人士指出,藥店分級管理一旦實施,中藥飲片在零售藥店的銷售勢必受到強烈影響。零售藥店應積極轉型,提升自己的藥物服務質量,升級藥店的整體分類,否則將會失去百億市場。
事實上,中藥飲片最嚴監管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將加速藥品零售領域的洗牌,連鎖藥店佔比將進一步提升。
據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預測,在全國的47萬家零售之中,未來將近10萬家藥店會消失。而這些藥店只能經營乙類非處方藥,最終因高額的成本壓力而消亡。
分級管理全國鋪開,藥品零售市場迎來轉型風暴
隨著醫藥分家不斷深化,藥店分級管理已實施頂層政策的重要一環。
2018年2月,商務部、國家藥監局等多部門聯合起草《關於推進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未來零售藥店分級管理制度極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不可否認的是,零售藥店近年來發展迅速,但行業準入門檻低、欠缺行業規劃管理,藥品零售行業呈現散、小、差。
在業界看來,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將有助於升級整個藥店行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在優勝劣汰效應下,行業集中度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根據商務部的部署,到 2020 年,全國大部分省市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的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法規政策體系基本建立,部門協調聯動機制運行良好。
截至目前,已有廣東、山東,雲南等省份開啟了藥店分級的探索之路。這意味著此政策如今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時機已經相對成熟,大勢所趨,我國零售藥店行業將迎來一場轉型風暴。
業內普遍認為,政策對於那些在分類分級管理下,經營規範、服務能力強的高級別藥店而言,在承接處方外流、享受慢病醫保、大病醫保等政策紅利方面將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中國藥店管理學院山東分院院長左磊認為,中小連鎖藥店應在自己的經營區域內做好藥店分類分級的規劃,合理規劃三類藥店的數量,合理調配人力、財力、物力,將有限資源合理使用,將布局好的三類藥店做強。
同時,儘快建立二類藥店,特別是一類藥店的新型高業服務模型,將自己的二類藥店及一類藥店打造成有特色的以大健康和中醫中藥為方向的新型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