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議員稱中國借造梗「痛擊」澳大利亞,呼籲政府表態

2021-01-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郭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借國內原創漫畫譴責澳軍在阿富汗濫殺無辜一事,引發進一步關注。繼澳大利亞總理「跳腳」,紐西蘭總理、法國政府「站隊幫腔」後,英國又有議員發聲「秀存在」。

據《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保守黨議員、前黨首鄧肯·史密斯(Duncan Smith)無端指責漫畫是「令人瞠目」的「造梗」行為,證明中國正「痛擊」(beat up)澳大利亞,喊話英國政府「應該予以譴責」。

「他們(中國)製造了一個梗(meme),我認為是通過網絡上的某種模仿工具,描繪一名澳大利亞士兵試圖殺死一個小孩。這一行為令人瞠目,我要求政府在適當時刻表明,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我們應該譴責這種刻意針對且醜化一個民主國家的行為。」

史密斯在英國下議院發表演講 視頻截圖

與此前大多數「發聲」一樣,史密斯並未關注澳軍罪行的事實本身,而是糾結於畫作形式。他還強行扯上中澳關係,借漫畫事件指責中國「通過十分不講外交禮儀、咄咄逼人的態度痛擊澳大利亞」,只因後者「呼籲調查新冠疫情起源」。

中國青年畫家@烏合麒麟 根據真實事件創作了一幅諷刺漫畫,揭露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犯下令人毛骨悚然的野蠻罪行。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引用此畫發布推文,譴責澳軍的暴行。

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惱羞成怒,公開表示譴責、要求中方「道歉」。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強力回應,澳方應該首先向阿富汗人民作出正式道歉並為此感到羞愧,應該給國際社會一個交代。

趙立堅相關推特截圖

彭博社注意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做法及回應在中國國內獲得好評。不過,文章仍然給中國扣上「戰狼外交」的帽子,聲稱中方「意在取悅國內受眾」、「外交官像川普一樣博取媒體關注」,還質疑中國「能否建立與經濟和軍事實力相匹配的軟實力」。

而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衛報》等英國媒體,均在報導中將漫畫事件與所謂中方在貿易領域「打壓」澳大利亞的背景聯繫起來。

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殘忍射殺無辜平民 視頻截圖

事實上,中澳關係近期陷入低谷,恰恰是澳大利亞政府一手造成的,包括率先禁止中企參與5G網絡建設,任意搜查中國駐澳媒體、對中澳兩國間的正常交往與合作政治化、汙名化,甚至政治操弄疫情問題,推動所謂「獨立國際審議」。此外,澳大利亞也屢屢在涉港、涉疆、涉臺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發言人1日表示,澳方某些政客和媒體的咆哮,完全是錯誤解讀和過度反應,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轉移公眾對澳軍在阿富汗暴行的關注,二是將中澳雙邊關係惡化的責任諉過於中方。也許還有一個企圖就是在澳煽動民族主義情緒。

前澳大利亞外交部副部長理察·莫德承認,澳中關係的裂痕「暫時看不到盡頭」,澳大利亞作為一個中等國家,正「獨自打一場相當孤獨、艱難的戰鬥」。他認為,澳大利亞「需要爭取足夠多的國家願意公開表達支持」。

不過,目前肯正式「站隊」澳大利亞的,僅有「表達關切」的紐西蘭總理、認為「發推並不值得」的法國外交部。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卡勒·布朗則1日在推特上宣稱「與澳大利亞站在一起」,指責中國「散布假消息」。

略微搜索便不難發現,這些「幫腔」國家駐阿富汗軍隊犯下濫殺平民的反人道罪行,相關報導比比皆是,受害者中甚至包括孕婦和小孩。

BBC:法國部隊在檢查站殺死3名阿富汗平民,包括一名男子、孕婦及兒童

半島電視臺:紐西蘭軍方在2010年突襲阿富汗行動致死平民一事上誤導公眾,1名8到10歲的小女孩死亡

路透社:一名美軍士兵2012年在阿富汗射殺16名平民(包括9名兒童),後被判終身監禁,但受害者家屬不滿審判結果

也許他們應該讀一讀《阿富汗時報》1日發表的社論:「飽受苦難的阿富汗人民對於中國譴責(外國軍隊)在阿富汗境內的非法殺戮行徑表示歡迎,我們也歡迎其他國家支持將殺害無辜阿富汗人的兇手繩之以法這一立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英議員要求首相詹森給持BNO護照的香港人公民權
    (文/觀察者網 霍思銘) 香港「修例風波」持續發酵之際,不斷有抗議者呼籲英國政府給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香港人完整英國公民身份,這一要求得到了英國議員的響應,致信向首相詹森施壓。 對此,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曾明確表示反對,在回答相關問題時他表示,所有香港同胞都是中國公民,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
  • TikTok致信澳大利亞議員:別把我們當「政治皮球」踢了
    【文/觀察者網 徐蕾】最近,澳大利亞在「禁TikTok」一事上蠢蠢欲動。據英國《衛報》當地時間7月14日報導,13日,TikTok澳大利亞總經理李·亨特(Lee Hunter)致信澳大利亞國會議員,表示該公司是「獨立的」,用戶數據是安全的。
  • 英政府堅持以臺灣稱呼臺灣 但英國航企很誠實……
    然而在7月10日,英國外交國務大臣菲爾德(Mark Field)在以書面形式回複議員質詢時聲稱,英國政府一直以「臺灣」稱呼臺灣,如有列表則將臺灣列於「國家/領土」或「世界位置」之下。他還表示,英國私人企業不應迫於政治壓力作出改變,英外交部官員已就此事向中國政府表達關切。
  • 澳大利亞還有人「拱火」!阿富汗學者為中國發聲了
    就在莫裡森試圖「滅火」的同時,澳大利亞媒體卻仍在「拱火」,這次他們瞄準的對象是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雪梨先驅晨報》在報導中聲稱,在莫裡森呼籲冷靜之後僅幾個小時,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再次挑起了爭端」。原來,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日前致電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就趙立堅有關推特事件表達不滿時,成大使堅決拒絕了其無理指責,並且中國駐澳使館網站隨後也刊登了發言人表態,指出澳方某些政客的「錯誤解讀」和「過度反應」,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轉移公眾對澳軍在阿富汗暴行的關注,二是將中澳雙邊關係惡化的責任諉過於中方。」
  • 澳大利亞前議員呼籲,維多利亞州應當更名!
    近日來,一名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活動家表示,應該改掉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名字。利迪亞·索普曾於2017年和2018年在維多利亞州擔任議員,但她同時是一名當地土著後裔,她認為,維多利亞州的名字是以大英帝國的統治者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命名的。「任何以傷害或謀殺過別人的人命名的東西,我認為我們都應該把他們的名字去掉。」她對《先驅太陽報》這樣表示。
  • 澳大利亞政府調整開支 間諜組織聯名稱影響工作
    澳大利亞工黨議員安東尼·貝爾納斯表示,間諜機構的工作受到影響。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澳大利亞6家情報機構5月27日聯名表示,聯邦政府的預算計劃限制他們的工作能力。包括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ASIO)和國家評估辦公室(ONA)在內的6家情報機構27日共同做出上述表態。由於其工作的機密性質,相關證據也沒有公開。過去25年來,澳大利亞政府一直通過「效率紅利」降低政府部門的運營成本。
  • 川普下狠手痛擊美企!加拿大曝口罩危機,百萬人失業求政府救濟
    據美國路透社4月7日報導,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抱怨稱,美國已禁止向其出口為抗擊疫情而購買的300多萬個口罩。加拿大政府表示,正在向華盛頓施壓,要求美國放行這些口罩。報導稱,安大略省的省長道格·福特告訴記者,他們從美國南達科他州的3M公司工廠購買了兩批近400萬個醫用口罩,其中一批近300萬個已被叫停。在接受採訪時,福特表示絕對不能接受這一事件。據他所說,他已向美方貿易代表抗議,他認為美方這一做法可能造成加拿大醫生和護士的口罩危機。在安大略省和加拿大政府提出申訴後,福特得到保證,美國將很快發放50萬個口罩。
  • 澳方政客呼籲:招聘華人「以華制華」,議員反對:無異於自毀
    澳方政客呼籲:招聘華人「以華制華」,議員反對:無異於自毀隨著中澳貿易的進一步摩擦,澳方不去反思自身,打起來歪主意。12月8日,根據外媒消息,澳大利亞政客夏爾馬表示,應該學習「伊斯蘭國」利用澳洲的華人,「以華制華」。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了南海對峙中國的急先鋒?
    6月4日,《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版撰文,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部署非常快速,以至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無法改變現狀,南海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航道,關係其重要的安全利益,這就決定了即使沒有美國,澳大利亞也需要獨立開展自由航行行動。在剛剛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上,澳大利亞防長佩恩暗示中國在南海霸凌其他國家,違背了國際法原則。
  • 民進黨高官紛紛表態欲訪大陸 分析稱可能性不大
    面對兩岸關係僵局帶來的大陸遊客銳減,衝擊農產品出口,民進黨地方層級高官紛紛表態想要來大陸交流。  臺媒稱,陸客赴臺人數於5月起平均減少三成。據臺灣今日新聞網31日消息,原本已計劃好赴臺舉辦獎勵旅遊的三家大陸企業等,都向臺灣的承辦旅行社告知,取消來臺旅遊。
  • 不滿美國政府疫情應對,丹佛市議員支持在川普集會傳播新冠病毒
    據《華盛頓郵報》3月4日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民主黨女議員坎迪·卡德巴卡(Candi CdeBaca)在社交媒體上表態說,她支持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集會上傳播新冠病毒,遭到共和黨方面的強烈譴責。報導稱,2月28日,一名普通網友發表了一條貼文:「鄭重聲明,如果我感染了新冠病毒,我將參加每一場MAGA集會」。MAGA集會指的是川普競選總統的集會活動。這名女議員坎迪·卡德巴卡轉發並表示「同意!!(Yaaaas!!)」,還附上了三個笑哭、一個拳頭和一個ok手勢的表情符號。
  • 日本議員聯盟建議禁用中國App 日網友驚呆
    | 字號:A+ | A- 【日本議員聯盟建議禁用中國App】在美國藉口「可能洩露個人信息」威脅禁用TikTok後,日本自民黨議員聯盟也向政府發出類似建議。日本廣播協會(NHK)28日報導稱,自民黨議員聯盟已向政府發出建議,尋求制定新政策對一些App和中國開發的銀行系統等進行限制,宣稱以防止「用戶信息被洩露」。
  • 英媒:澳大利亞議員擔憂中企競標澳最大電網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鮑捷】據英國《金融時報》24日報導,中國兩家公司計劃25日向澳大利亞方面遞交標書,競標澳大利亞電網公司50.4%的股權。有澳議員因此再次擔心,中企投資對「國家安全利益」造成影響。報導稱,中國國企國家電網和長江基建集團的競標價格預計都將超過74.7億美元,而這項澳大利亞電網私有化交易不太可能吸引本地企業。
  • 澳大利亞政府反對鐵礦採取懲罰性徵稅來反制中國 擔心適得其反
    澳大利亞參議員、也是前任聯邦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呼籲,在中國對澳洲葡萄酒、牛肉、海鮮、木頭和煤炭等不同產品加徵關稅或禁止入口等措施之際,坎培拉(也稱坎培拉)應該採取反制措施,對鐵礦資源採取懲罰性徵稅。
  • 日本自民黨議員聯盟提議對Tiktok等中國APP設限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日本《讀賣新聞》7月28日報導,自民黨議員團體「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當天召開會議,確定將向日本政府提議,對使用Tiktok等中國APP設限。報導提及,Tiktok在全球年輕人中都很有人氣,但美國政府此前聲稱Tiktok會將用戶信息洩露,並以此為由威脅禁用。印度也已經禁用Tiktok等中國APP。在這一背景下,日本自民黨議員團體「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當天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中國APP」。
  • 澳極右女議員稱澳大利亞正被亞裔移民「淹沒」
    國際在線專稿:據「今日澳洲」7月4日報導,澳大利亞極右翼政客、一國黨(One Nation)黨魁波琳·漢森(Pauline Hanson)7月4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痛斥亞裔移民瘋狂湧入,雪梨華人區赫斯特維爾區(Hurstville
  • 澳酒商陰陽怪氣:此刻歐洲人認為中國政府是全世界最好的政府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此刻歐洲人認為中國政府是全世界最好的政府。」拿到手的中國市場變得岌岌可危,就這麼便宜了競爭對手,澳酒商忍不住「陰陽怪氣」起來。但也有專業人士認為,智利或成最大贏家。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4日文章開頭稱,澳葡萄酒製造商正樂觀地琢磨開拓泰國、越南等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