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是一項有氧運動,它可以全方位地使身心得到鍛鍊。
大多數運動只起到了鍛鍊身體的作用,對於心情與精神的愉悅並未有多大影響。而唱歌卻是唯一一舉兩得的運動,既鍛鍊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
唱歌人的特點是:身體好、心情好、氣質好。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唱歌,而大多數人卻又不知道如何唱好歌,與唱歌的方法和技巧。
而且,還有一些人認為:唱歌是天賦,不是後天能夠改變的,再怎麼學也不能改變原來的條件,而那些歌唱家是天生的「好聲音」。
這裡我要告訴大家,這樣的觀念和認識絕對是一個誤區!
人人都能成為歌唱家!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只要你喜歡唱,又沒有語言功能障礙,就能唱好歌,而且,還會唱的非常好,甚至成為歌唱家!
一件事情的成功是:正確的方法+不懈地努力+一點天賦。
如果你喜歡唱歌,那就按照正確的方法大膽地去唱吧!一定會唱出一個不同凡響、出眾的聲音來!讓以前聽過你的歌的人,再聽!會大吃一驚,誇獎你的聲音:真的很好聽!美極了!
曾經,我的一位學生,天生聲音條件特別差,也就是人們說的破鑼嗓子、烏鴉嗓子,唱歌像說話,甚至像嗚咽,哭一樣,而且還跑調。
這樣一個毫無天賦的人,但是,他自己卻特別喜歡,經常一個人唱歌。聲音當然極其難聽。
後來,他按照正確的方法開始學習,經過半年時間,聲音像換了個人一樣,特別漂亮、好聽。
現在已經是一名小有名氣的演員。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的改變,還特意請他去歌廳唱歌,以證實真假。
唱歌的確是可以唱好的。只要嚴格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練習,聲音一定會改變。
下面,我們就為沒有歌唱方面常識的人,講一講唱歌的意義和要點。
唱歌是要讓自己開心別人愉悅的一項活動,所以,首先不要給人製造:緊張和恐怖感!
聽眾的緊張感來源於歌者發出的不自然的聲音,和形似無法駕馭歌曲的感覺造成的。比如: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說字不標準。都會讓聽眾擔心,生怕出錯或出現什麼狀況。
而恐怖感則是由歌者刻意做作,或嘶喊時發出的怪音造成,讓大家的心靈受到了虐待,很痛苦。
如果,你自然地輕輕地去唱,就會消除這些的異樣感覺,聲音也會很美。
我們是否注意到,之所以自己的聲音「不好聽」,是由於你刻意去做作,或用力發聲造成的?一般這兩個原因,是特別主要的原因。
那麼,我們就要在唱歌時,一邊心裡想著歌詞和意境,一邊輕輕地向哼鳴一樣把唱出去,只要對方聽清楚歌詞即可。不要在聲音上做任何動作,尤其不要用嗓子使勁兒地喊,這樣的唱法,其實你已經抓住了靈魂和要點。
唱歌的關鍵就在於自然、清晰。最忌主管刻意去在聲音上用力或者自我改造。
對於唱歌的理解、認識和觀念,是決定聲音效果的重要原因,如果觀念不正確,認為唱歌必須要這樣那樣,或一定要用力去喊否則聲音會很小,或者高音也是大聲喊上去的,那就會適得其反。
做一件事情,做的有多好不是太重要,關鍵是不要做壞!
學唱歌的人不管將來唱的有多好,首先不能把聲帶唱壞。
還是切忌用嗓子去喊!用嗓子喊是唱歌中的大忌!
聲帶是發聲器官的一個咽喉要道,就在每個人的喉部。
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器官,對於唱歌的音色,起到決定性作用。也是一個結構極其薄弱的組織,它是需要你用心去保護、呵護的,不能有半點傷害。
如是這樣,不用、少用是對它最好的保護。不要使其勞累,讓它充分休息,只起一個輔助的作用。你的聲音就會非常好聽。
另外,唱歌是從:不好聽到好聽,再到特別好聽,最後非常好聽,直到成為歌唱家的過程。
所以要循序漸進,就像上學一樣:先上小學學習簡單的知識,然後再上初中、高中、大學。級別越高,學習的知識、技巧越複雜,難度越大。
而其間對於歌唱者的訓練,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不要覺得開始學唱歌時怎麼訓練,將來唱好時也怎麼樣訓練。每一個階段與時期都有特定的訓練方法。
初學時一定要選擇小歌,自己容易駕馭的歌,不要讓大歌把聲帶唱壞。
還有,我們要選擇歌詞內容積極、健康的歌。不要讓人聽了產生憂鬱、低落、悲哀的情緒。更不要唱內容惡俗的歌曲。要唱陽光、積極、向上的歌。
做一個正確的精神文化引領者,做一個陽光、明媚、朝氣蓬勃的歌者!
觀念上對於唱歌的理解正確了,接下來就要掌握具體的正確方法。
關於一天的時間中,哪一段時間練聲最好?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應該是:上午。當然全天都可以練,只是我覺得上午要稍好一些,也許是每個人的感覺不同,其實,選擇什麼時間練習並無講究與防礙。
我選擇上午的原因是:休息一個晚上之後,聲帶處於靜止狀態,已經習慣了這種「不作為」。所以,我們練起聲來時,聲帶也處於朦朧狀態,不會特別活躍,這樣,對於減少聲帶活動的練習就會事半功倍。
如果是下午,倘若說話次數太多了,聲帶則處於興奮、疲勞、麻木的狀態。它已經習慣了參與一切發聲器官運動的行為。只要有行動就會參與到其中。所以,我們在開始練習讓它安靜時,它會有一些「不甘心」,不適應,「不懂得」。這樣,就要多花一些時間去「安撫」它。
這個道理就像:很多人一直習慣用聲帶說話,那麼,突然讓他躲開聲帶說話,則會不適應,表現得特別困難。
而也有的人會說:早上練聲聲音沒開,效果不會好。其實,我們在慢慢地練習中聲音就開了。關鍵一點就是在於:如何做到躲開聲帶去發聲。
所以,早上起來,我們趁著聲帶不活躍的時候,輕輕的、悄悄地去練習。
練習唱歌也叫練聲。
練聲的第一個動作:站立,形態要挺拔。
雙手叉腰,微笑著目視前方,像是看見了自己特別喜歡的美麗風景,那樣興奮。
然後,打開肩膀,向後靠。身體上下全部呈通達開豁的狀態,特別輕鬆、興奮、積極,心中充滿朝氣。想像自己便是那位光芒萬丈的歌唱家。
歌唱中,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積極、樂觀的心態會調動所有具有極大能量的細胞,為你的歌唱增添色彩。
準備好之後,第二個動作是打哈欠。
一切動作都在自然狀態中進行,我們想一想平時怎麼打哈欠,就怎麼打。注意幾個要點即可。
要點:每一次打哈欠,一定要使自己的後鄂抬起、發涼,要吸通透。吸氣時候聲音時間要加長一些,就是要吸飽,吸到丹田,將叉腰的兩隻手向外撐。打哈欠要徹底,呼吸量比平時要加大,將懸雍垂向後上提起,反覆當作三十多次。
很多人都會感到頭暈目眩,也屬正常。
打哈欠結束之後,開始第三個動作:冷笑、大笑和嘆氣連在一起作。
冷笑掌握的要點,就是像我們生活中鄙夷別人的時候發出的冷笑。
大笑就是開懷、爽朗、豁達地哈哈大笑,我們的學員在練習大笑的時候,通常會加一句今天我非常高興!哈哈哈哈哈……
笑聲要連貫,冷笑、大笑與嘆氣交替進行,這樣也練習了聲音的轉換。
嘆氣與我們生活中苦悶時發出的嘆氣一樣,我一般不主張嘆氣,因為國學中講不能表現負面情緒,你越抱怨,越嘆氣生活就會越不如意。
所以,在練聲時儘量少嘆氣,即使嘆氣也不要超過三次。只練冷笑和大笑即可。
以上三個動作做完之後,也就進入了歌唱的狀態。
唱歌之前首先要朗誦歌詞。我們完全可以不識譜,一樣可以唱的特別標準,關鍵在於氣息是否正確,聲音是不是在通道中。
每一首歌的歌詞都是一個意境,我們先要走進意境當中:眼睛裡面看見,心裏面想到,手裡觸及。
如何剖析、精確每一首歌,我們下集再講,歡迎大家與我一起學習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