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深大新生報到時的情景。高校擴招後,學校老師的教學壓力增加了。(資料圖片)
深大英語教師喊崩潰,1人要教400學生
課改將兩年縮一半,效果如何尚待觀察
晶報報導 「李校長,我不知道您有沒有考慮過教師群體中的勞逸不均、師生比嚴重失衡的現象。這個情況,在深圳大學已經到了無法不加以重視的地步……」今年3月5日,深圳大學大英教學部教師章健在校長信箱發了一封名為《迫使公英教師常態化教400人/學期,對老師和學生均是一種侮辱》的公開信。昨天,這封信有了回音,深大再度傳來即將課改的消息。據悉,此次課改從2013級新生開始,把大學英語必修課的時間壓縮到1年。此外還涉及到內容為計算機課由學生根據興趣選擇;用學分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研究、創業、考取專業證書等。
英語老師
致信校長籲請課改
今年3月5日,深圳大學大英教學部教師章健在校長信箱上發了一封名為《迫使公英教師常態化教400人/學期,對老師和學生均是一種侮辱》的公開信。
「我們學校的學生,已經有接近3.4萬人」,章老師用講臺上的電腦打開深大內部網裡的學校簡介,指出一行數據給我們看:「學校全日制在校生3.4萬餘人,其中本科生2.8萬人……」章健接受記者採訪時,邊說邊拿出粉筆在黑板上寫下28000和67兩個數字,「這意味著大學英語部67個老師要承擔全校將近3萬人的英語公共課教學!」
章健這學期除了要負責3個班的大英課教學,還根據安排開了《莎士比亞戲劇入門》、《莎士比亞初探》這兩門選修課,加起來一共有20個課時。周一早上、周一晚上、周二晚上、周四早上,章健老師都得來學校上課。
教學任務並不是在上課的時間就能完成的,眾所周知的是還要批改作業。他皺起了眉頭,頓了頓說:「總體人力投入的巨大差額,使得我們老師非常累。」在寫給校長的公開信裡他這麼寫:「我每學期5個班300人,僅布置一篇作文,每篇作業閱讀並撰寫評語,即便就給五六分鐘/人,都是一次30個小時的工作量。」「全程緊張」、「根本頂不住」,章健在公開信裡這樣形容大學英語老師們的工作狀態。
傳統教學模式
老師學生都喊「累」
記者採訪中獲悉,與章健有同樣感受的在深大不在少數。章健大學英語部的同事聞燕在她的論文《大學英語教師科研的困惑與突破》中說:「廣大大學英語教師中真正從事研究、能夠從事研究並且富有研究成果的一線普通教師為數不多……雙重角色的扮演和雙向工作的進行為廣大一線教師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困惑。」
「科研或看似高不可攀、或力不從心、或無從下手。」聞燕在她的論文中連用了三個形容詞。她粗略統計了一下,2007年和2008年,深大外國語學院的老師一共公開發表了100篇論文,其中佔學院教師人數一半的大學英語部只有23篇。
老師喊苦,學生也表示不「感冒」。大英課多在深圳大學教學樓上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學生多得有時候還要在後排加椅子坐,但前兩排的位置,幾乎都是空的。今年大四的傳播學院學生安子說,她現在回想不起她在大英課上學過什麼。「大英課上應該有學到新的東西,但是我現在已經都忘了。」
「其實我們也覺得很辛苦,除了英語課,我們在大學裡還要學很多課程,大家只會在考前的時候覆習一下而已,很多當時記得很牢的東西,一放假瞬間就忘掉。而且,在人數越來越多的課堂上,一些老師連學生的名字都記不住,對於老師們來說,學生就像一個學號一樣。」深大化院一名女生對記者如是說。
深大新學年
將進行多項課改
章健的信有了回音,深圳大學副校長黎軍給章健的回覆裡這樣說:「我們將結合本科培養方案的修訂,組織外國語學院、教務部等部門共同研究,希望探索一些改革措施來緩解目前的矛盾與壓力。也期待你們的積極參與,我們共同努力來推進公共英語的教學與改革。」
採訪中記者獲悉,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昨天傳來了大英課改結果出爐的消息,據悉,此次課改把大學英語必修課的時間從兩年壓縮到一年,課改之後學生可在一學期修讀兩本大英課教材,從而在一年之內完成大英課這門必修課的學習。屆時,2013級新生不用修讀過大英課,就可報名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目前,大英課課程改革的具體細節還在討論之中。
除了大學英語外,深大新學年還將涉及多項課改。記者獲悉,深大原學分總共包括課程類與實踐類,2013級開始,實踐類學分改為創新創業實踐與學生發展。這部分除了原來的基本實踐課程(必修)外,增加了創新研究課程(選修)、創業指導課程(選修)、學生發展課程(選修)和自主實踐課程(選修)。
此外還包括:2013級開始讀書報告由9篇下調為4篇;計算機課由學生根據興趣選擇;軍事理論課由1學分上升為2學分;選課學分上線由35分(雙學位、專業40分)下降為28分(成績優秀、雙學位、專業32分);學業預警黃牌更適用於實際情況,從而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研究、創業、考取專業證書等。
此外,此前備受關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課程是否將採取閉卷考試一事,深大教務處回應,並沒有一刀切,將根據課程需要或國家統一規定進行安排。教務處負責人強調,此課改只適用於2013級新生。
美國高校僱傭了大量的研究生做助教,平均每20—35個學生就有一個助教幫手,實際的人力投入,是深大的5—6倍。在擴招大潮下,建議給學校每個大英課老師都配一個助教。
——深大英語老師章健
2年的課程壓縮到1年?這樣是不是會增加我們的學業負擔?平時課程已經排得很滿了,如果壓縮到1年學完,意味著英語課要安排更多的課時,學校是否進行過科學評估?
——深大中文系學生汪萍
大學英語4個學期變2個,估計一大撥學生4級都過不了。
——@FOCUS_肯尼
真的接受不了28分上限,今年剛升到大二就26.5分,28分上限的話隨便掛一科就不可能正常畢業了。
——深大法律系學生小楊
大英課改革是因為教育質量在變化,學生英語水平比過去提高,一年學習4本大英課程不會給老師造成壓力,因為老師可根據學生水平,調整課程內容。
——深大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