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欣,已被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
「3年前,也許你不是我的第一選擇,但3年後,你卻成了我最正確的選擇!」這不是情侶之間的表白,而是臺山市華僑中學一群高三畢業生對母校的心聲流露。
臺山市華僑中學,一個有著110餘年悠久歷史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年年高考奏凱歌,歲歲教育創輝煌。近十餘年來,臺山僑中穩步提高,最終實現跨越式發展,2020年,臺山僑中高考本科上線人數974人,其中馬潮業同學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錄取,成為臺山僑中42年來又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
生源並不佔優勢的臺山僑中緣何能年年締造傳奇,成就「低進高出」典範?
「好」成績
辦學成績創新高
2020年是異常艱難的一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三備考經歷了線上教學、高考延遲、異常悶熱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如此,臺山僑中高三年級全體師生在上級和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克難攻堅,打好新形勢下高考備考的主動戰,畫好一起拼搏的同心圓,終於取得了高考的優秀成績,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刷新歷史記錄。
在今年的高考中,臺山僑中又創輝煌:本科上線974人,比去年增加52人,刷新歷史紀錄,其中文科本科上線341人,理科上線345人,體藝雙線上本科286人。文化科尖子生成績突出,優分上線人數與去年相比增幅達26%。其中,馬潮業同學已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錄取,陳欣欣同學已被上海復旦大學錄取,何慧鳳同學已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謝曉陽同學已被浙江大學錄取。
體藝生成績全面飄紅。首批舞蹈生雙線入本率高達100%;體育生雙線上本科87人,繼續領跑全市,其中楊沛松同學體育類綜合總分601分,全省排名第37名;美術雙線上本科人數達164人,雙線入本率達73.9%,入線人數、上線率均再創新高;音樂生雙線上本科19人,雙線入本率90.5%,再次擦亮體藝特色品牌。
「好」老師
心系學生 勤字當頭
如果把高考看作是一場戰爭,老師就是孩子們衝鋒的旗幟。
早上6:30,臺山僑中的校園已是書聲琅琅,教室內,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正沉浸在晨讀的書香中;夜晚,每一間有學生自習的教室燈火通明,學生們安靜地在教室裡上著晚自習,很多教室外的走廊上還擺著桌子,老師們藉助走廊上的光亮,為站在旁邊的學生悉心指導……
在臺山僑中,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早晚6:30,除了短暫的吃飯時間,學生們一直在教室裡緊張地學習。而晚自習,高三年級更是比其他年級長半小時。而在這段時間內,老師的身影從未缺失。
據了解,該校的班主任團隊不管值班與否,每天早讀、晚自習,都會有90%以上的人主動回校,個別老師更是特意在學生宿舍裡申請1個空房間,午睡、晚睡前都去學生宿舍談心交流;科任團隊的老師,每周5個晚上的自修,至少回校四個晚上,進行備課或輔導學生。
李勇、李壯、仝利、代莉、李旦、林海燕、阮妙思、劉慈玉……一個個名字,都成為「好老師」的代名詞。
李勇:勇擔當 甘奉獻
疫情當下,只有防疫工作到位了,才能保障高考備考的正常。為了落實防疫要求,李勇經常加班加點,聯繫組織班主任認真學習各項防疫措施,耐心學習指導,積極參與開學疫情演練等工作。而從高三準備開學到高考結束,每天對高三師生的信息篩查、重點對象的排查工作,李勇經常需要電聯確認信息了解情況等,往往一天四五十個電話。
在疫情初期,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大家都不知該如何處理的時候,為了高三備考需要,李勇開始不斷學習摸索各種直播軟體,爭取為老師們提供最優的方案,努力做好後勤工作,解決大家在線上直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他還組織為學生郵寄資料,讓停課不停學更有效果。而為了上好其任教班的線上課程,他不斷改進,通過購買設備、換手機等方式,讓線上學習效果更優更有效,並將使用的心得通過直播等方式,分享給老師們。
李壯:盡職責 換安心
當全民抗疫轉入「僵持階段」時,時間的指針告訴高三學子已經是2月初了,往年高三都已經正式上課了。在充分估量疫情形勢之後,李壯認為,要想學生學業不掉隊,不僅僅要做好線上學習工作,更要做好線下監督,只有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才能取得高考的勝利。而要打好這場硬戰,家校合作至關重要。
為此,每天早上9點鐘前,李壯都將全級學生的早測數據統計出來,反饋給全級科任老師,並將各班的缺考名單反饋給班主任,方便老師反饋給家長,及時跟進監督。高三老師、家長都比較看重成績,有時候稍有錯漏老師都會問他,他從未顯露出絲毫不耐煩,而是逐個解釋清楚,做好統計。接到「電視課堂」的任務後,他更是主動承擔物理的電視錄播課,認真備課,課後每天進行線上答疑,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仝利:學生一個都不能落下
不管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不管是活潑還是內向,仝利老師都做到一視同仁,讓每個孩子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給每個孩子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她所帶的班級中,有位同學長期患有抑鬱症,情緒不穩定,需要定期去看心理醫生,仝利老師以最大的愛心與耐心,每周都與這位同學聊天,緩解他的精神壓力,降低他學習上的焦慮感,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同學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本科線。
疫情期間,高三學生在家上網課近兩個月時間,如何保證網課期間的效果對高考至關重要。仝利老師每周通過騰訊課堂和家長們召開視頻會議,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天通過家長微信群,發布同學們的作業完成情況,每天網課期間對出現問題的同學及時與家長電話溝通。通過多種方式的監督及交流,網課期間,仝利老師所帶班級的學生,作業完成量達到百分之百,而在學校組織的每次測驗中,班級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阮妙思:用心貼心暖心
讓學生學習更有鬥志
每一次機會,阮妙思老師都帶領學生努力爭取,在班級管理中她善於營造積極進取的氛圍,給予孩子們貼心愛護和積極引導,利用小組管理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用嚴格的班級制度規範學生的行為,用暖心的行為走進學生的內心,用長遠的規劃和理想的構建激發學生學習鬥志。她所帶領的班級在高三的模考中每次都能取得優異成績。
在阮妙思老師的班裡,有位學生患上了嚴重的雙向躁鬱症,身體也非常虛弱,並曾經一學期休學在家。在得知學生情況後,她時刻關注和愛護這位學生,幫助她重塑信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並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她擔任科代表,融入集體。在兩年的引導過程中,這位學生慢慢變得開朗、樂觀,學習更加主動,成績從班級倒數一直在慢慢進步,在高三多次模考中進入了本科線,擠進中上層,身體狀況也越來越穩定,順利完成了高考。
「好」課堂
多元辦學見成效
一個學校的教學實力,體現在課堂上。為了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成績,臺山僑中的老師們聚焦課堂,讓課堂充滿思維的活力和張力,從而穩步提高課堂複習效率,提升學生的複習投入率和產出率。
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該校加強備課組教研活動落實,將年級領導分到各備課組,全程參加各備課組的教研活動,級組每個領導主管兩個備課組,加入到各備課組的微信群,並參加各組的備課組教研活動,及時了解各組需求,解決問題。備課組間還加強溝通交流,每次模考後,會開備課組長座談會,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其中,江門一模後,該校學生英語成績和江門平均分相差近9分,年級領導馬上召開英語備課組會議,分析存在問題,幫助英語備課組尋找網上優質備考資源,邀請有多年高三備考經驗的骨幹老師共商對策。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考試心態,強化心理素質。學校認真培養學生「兩個對待」意識(把每節自習都當做考試對待,把每次連排、周測等考試都當做高考對待),真正做到「自習、練習考試化,考試高考化,高考平時化」,全面詳細地向學生講明卷面要求,要求學生增強審題意識,養成規範答題意識。幫助學生具備科學的答題策略、應試技巧。
此外,為了幫助學生能以最好的狀態融入學習當中,該校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維護好學生心理健康,為高效學習、備考奠定了基礎;為了讓學生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參加學習,該校每周保持了兩節體育課和體煉課,在體煉課中舉行班級之間的輕鬆愉快的比賽,讓學生在大笑中釋放壓力。
在臺山僑中,經常可以聽到學生感嘆自己是幸運兒,因為在該校老師心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學生,都是可造之材。學校針對不同學生開展的差異化教學就是一種最好的體現。
該校對本科臨界生精準定位,穩定目標,號準學生脈搏,想準、想細,採取目標鼓勵、作業書寫評語、面批面改、個別談心、集體互助等形式,保證培養效率和效果。抓實教師輔導工作,班主任跟蹤指導。
對藝體生嚴格管理,有針對性安排教學。教學上突出一個「灌」字,今年自複課第二周開始,體藝班每天晚自修進行講課輔導,課堂以講練為主,管理上突出一個「跟」字,安排教師班主任、教師隨時跟班管理,保障上課自習的學習效果。對體藝班實行全時段的監控。每周測試,模考進行數據跟蹤分析,隨時發現問題,改進教學管理方法。
「好」學風
「低進高出」書寫教學奇蹟
「低進高出」,一直被視為辦學教學的奇蹟。臺山僑中狠抓學風建設,管理全面細緻。
該校堅持一個校級領導全面統籌,兩個抓級行政和兩個級長分別負責德育和教學工作,做到專人、專事、專責,形成事事有人跟、個個齊努力的管理合力。領導辦公室在樓層分布上,做到每個樓層至少有一位級組領導駐點。既方便級組隨時掌握各樓層的情況,處理相關問題,又便於監督老師們的工作,聽取老師們的意見。同時,級組值日領導每天堅持整理值日小結,發於年級教師群,既有工作表揚,又指出存在問題,方便各班主任、各科任及時跟進處理。
教學區對學生管理做到勤管理細分責任全時段監控。每天年級兩位級組領導、學生會兩位學生代表,巡查評比全級早晚讀、小測、自習、跑操等各時段的紀律、衛生、校服等情況,賦分登記錄入,並作為文明班的第二大類評比依據;每天每層樓每自習段都有值班教師檢查。
宿舍區加強對學生休息期間的紀律管理,保證學生有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特別加強對手機的調查和禁止使用,年級班主任幫助學生保管好手機,學生上交手機前,要求學生開機檢查,以免學生上交模型機欺騙老師,儘量減少電子產品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疫情期間線上學習持續了3個月時間,為動員學生全力備考,該校採取了多種方式,根據學生調查問卷和線上教學的情況,適時調整各類學生課程表。建議科任老師在上課時間採取單播的形式,便於科任老師對學生的考勤、互動,儘量提高線上教學效率,也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聯繫,增加引導和鼓勵的效果。不採取單播形式的備課組,上課期間其他老師需同步聽課。
因電子產品容易使學生注意力分散,長期使用也會傷害學生眼睛,為保障線上學習效果,該校及時向學生郵寄了四次紙質資料,讓學生學習能夠以紙質資料為主。通過早讀採用騰訊會議,打開攝像頭大聲讀書檢查,每天早測定時發送測驗試卷和通報缺考名單的方式,促使大部分學生能夠按時起床,認真學習。
該校還引導班主任以多種方式動員學生全力備考,在班主任的協調下,由各科課代表組建各科學習群,科任老師進入學科群,按時在線指導學生,學生考勤報到,限時完成每天推送作業,拍照上傳完成情況。班主任定時向家長群和學生群推送學習認真的學生的打卡情況,動員家長重視督促,同時定期向家長群和學生群推送勵志學習視頻和資料。建立臨界生學習群,全體科任老師和家長入群,根據學生弱科和對科任老師的信任度分配給不同的科任老師。主動電話溝通本科臨界生的學生和家長,鼓勵家長和學生共同努力,發揮最大潛力。
文/圖 陳方歡 張鵬英 陳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