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公約你家有嗎?

2020-12-23 子沐音

僅聽名字,你想到什麼?條約、約定?是的,可以這麼理解。這是一份建立在家庭成員平等、互相尊重最後達成一致性溝通的一份約定,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也可以理解為家庭規則。那建立家庭公約的意義是什麼呢?首先,自由散漫是人的天性之一,孩子更是如此,家庭公約的建立不僅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是自律,其次,讓孩子清晰規則和自由的界限在哪,不觸犯規則的自由才會是和諧安全的。最後,公約的建立,也是對父母一種約束,約束父母不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了公約的界定,大家清晰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做了會遭到懲罰、批判,什麼做了對彼此有益,共同讚賞進步。

家庭公約如何建立呢?作為一個渴望孩子健康成長的父母,在立家庭公約時,要注意下面幾點:第一、公約要簡潔清晰,公布張貼出來。比如,想讓孩子睡眠充足作息規律,就要清晰寫出入睡時間,規則應該寫「晚上九點睡覺」,而不是「不能晚睡」。第二、每一條規則都要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根據年齡、能力、家庭的動態情況進行討論修改,家庭公約是交流溝通的保障依據,不是製造不愉快的障礙。比如,「爺爺奶奶來時,那客廳看電視的時間可能會調整」。「爸爸要出差,約定陪伴的遊戲的時間要更改」類似這種動態需要更改的條約及時溝通交流。第三、和孩子建立規則時,把不遵守規則的後果明確表達出來,親子之間相互遵守,在對孩子實施懲罰和獎勵時,要明確具體表達清楚孩子的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比如「襪子不可以隨處亂丟,要放衣簍,如果亂丟要承擔洗家裡所有人襪子一周」第四、當規則建立出來,父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遵守適應時間,每個孩子因氣質類型、個性特點、能力強弱對公約的表現也不一樣,父母要有耐心對引導鼓勵和等待。第五、家庭規則一定是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下溝通建立,家庭成員要有唯一性,要統一意見,統一執行,成人有出現背離,會讓孩子感覺混亂,不知該聽從什麼,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當然,孩子年齡特點不同,規則內容也會有所偏重。六歲前的孩子,更注重生活方面,比如:幾點入睡、幾點閱讀、哪些事情自己做。再稍大些的孩子,12歲前的孩子,偏重精神上的指導。比如: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老人、孩子。「可以和爸爸媽媽鬥嘴,但不要哭哭啼啼,也不可無理耍賴,說出道理就能贏得和平勝利。」「和爺爺奶奶老人說話要禮貌,不可大吵大鬧」各人的事情各人負責,不要責怪別人沒有理解你,不去尋找藉口開脫應該承擔的過失。「清晨起床,自己按照鬧鐘時間,爸爸媽媽不在三呼四喊,世界上最公平的物質就是時間,如果造成遲到、誤事,承擔自然後果」「功課時候,請專心加快完成,如果邊做邊玩,徹底取消娛樂時間」尊重彼此的感受,不可我行我素傷害自己和家人。「受到別人呵護時,及時表達感謝,不在心裡說謝謝,爸爸媽媽也時如此,也應得到肯定和親吻」「生氣時不可摔東西,傷害家人和自己,語言上也不行,用正確的方式發洩表達情緒」等等以上內容的家庭公約。

家庭公約的內容核心也體現了一個家庭的價值觀,共同的執行,保持一致的溝通判斷,就建築了家庭的精神底色,如同,古時候的家風家訓。也會因為彼此的坦誠交流,很多關於教育的引導都可以在和諧平等的公約中溝通傳送,十分有益現在孩子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家庭公約你家有嗎?

相關焦點

  • 一紙公約,和諧了家庭、文明了社區
    目前已在全國十多個省市落地推廣應用並深受群眾歡迎,促進了家校、社區和諧,讓群眾工作有了抓手,成為文明家庭的孵化器。來自18個城市的7方面代表的真實家庭、單位、社會案例已驗證立體的大教育與好文化模式初步形成。
  • 「家庭公約」如何促進家庭教育?全家人寫下公約,孩子監督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怎樣通過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合格的父母?」近日,一場主題為「做優秀家長、育優秀孩子、促家校協同——家庭公約」主題培訓活動在醴陵仙嶽山街道南門中學進行。
  • 解決初中教育難題,家庭公約顯身手,親子教育、家校合作見成效
    家庭公約,約法三章針對三位同學的問題,我們採取制定家庭公約的方法。把孩子、家長的問題寫出來,雙方遵守一定的契約精神,在平等公開的基礎上,經過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實現家校共育的和諧共生。制定好家庭公約,接下來就是實施的過程。老師要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跟進,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隨著學生的轉變,家校關係的發展,家庭公約中的相關規定,也要適時調整。可以增刪條例,可以改換方式,找到最合理的條約規範。接下來,就給大家展現一則《家庭公約》。
  • 武漢市首次發布家庭文明公約
    6日下午,「家庭文明一小步,助推城市文明一大步,攜手共赴文明之約」武漢市家庭文明公約承諾踐行啟動儀式,在青山區新溝橋街蔣家墩社區舉行。活動現場發布了《武漢市家庭文明公約》,記者獲悉,這在武漢市尚屬首次。
  • 「手機攻防戰」引出一份「家庭公約」
    看看這張圖,一位武漢母親與她女兒籤署的「家庭公約」。女兒小學六年級,寒假期間開啟手機遊戲模式。趕上新冠疫情蔓延,武漢封城,只能在家宅著,手機更是玩得變本加厲、昏天黑地。母親苦口婆心卻收效甚微,自感「重度神經衰弱」。
  • 規範班級微信群,這種家校公約上央視了,值得借鑑
    「家長群」是溝通家校的最好途徑,也是資訊時代家長和學校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交流最便捷的方式;但恰恰這樣的溝通方式,前一段時間這個群成了一個「鬧心群」「作業群」「誇誇群」「打卡群」?有家長紛紛退群。難道退群是解決的家校最佳方案嗎?答案是否定的。
  • 從德馨家風到「小鎮公約」
    中國江蘇網1月10日南通訊 「我們主動排隊,在購物或等車時,尊老愛幼;我們不會隨意向窗外拋擲垃圾和廢品;我們與鄰居碰面主動打招呼,禮貌問好;我們願意為遊客講解栟茶的千年歷史……」新年伊始,江蘇如東栟茶古鎮舉行了「小鎮公約」啟動儀式,向全鎮居民發布《小鎮公約》,規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素養
  • 成都溫江區推出《家庭公約》手冊範本 傳播優良家風家訓
    從3月份開始,成都市溫江區開展「家庭公約」進萬家公益活動,500戶志願家庭進行「家庭公約」系統培訓學習和踐行,父母與孩子一起制定公約、踐行公約、分享公約,與孩子一同進步。孩子們也對「家庭公約」進萬家公益活動十分熱情,喜愛有加。
  • 學習家庭公約 建設幸福家庭 ——鶴城區各社區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懷化新聞網訊 近日,以《幸福家庭 美麗鶴城》為主題的家風家教公益巡講在鶴城區迎豐、城中、紅星、河西等多個街道的社區舉行。講座特邀北大書同齊大輝教授團隊CPE講師韓欣佳為大家授課。各中小學老師代表,街道、社區居民代表,以及雨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業社工近400人分批次參加培訓。
  • dnf安全公約2.0後封永久的解封嗎 DNF安全公約2.0詳解
    dnf安全公約2.0後封永久的解封嗎,DNF安全公約2.0詳細解讀,2016年7月7日DNF安全公約2.0上線,大概內容是重新定義分級處罰方式,以及確定了」黑歷史判定「存在,「坐飛機」「卡稱號」等會受到處罰等。
  • 深圳:「吐槽」與「公約」:跨越二重門,化解親子危機
    三 跨越第二重門——定公約:「家庭海報公約大賽」大快人心「親子吐槽」活動之後,大部分家庭親子關係有較大改善,但也不時有學生或家長訴苦,說家庭沒有約束性規則條文,雙方還是經常犯「老毛病」,仍然有親子衝突。筆者意識到,僅有吐槽與和解,僅有換位思考和理解,並不能建立家庭良好的秩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親子關係的改進,還需有家庭公約來規範和調整。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雲陽某村小將班級公約變成罰款公約
    做清潔不認真罰款5元;不按時完成作業每次罰款10元;遲到早退每次罰款10元;曠課每節次罰款10元;抽菸、酗酒、打架、罵人每次罰款15-50元———這是筆者雲陽家鄉至今還處在貧困線下的某村小學校的「班級公約」。據稱,學生若不交罰款,就要被勒令請家長「交換」意見,聯絡感情,嚴重的還將面臨停課「重罰」。
  • 杭州濱江區給班級微信群立公約
    近日,杭州市濱江區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規則指引。據了解,公約分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其中,教師篇包括約定班級規則、發布合理信息、進行多元評價、分清作業邊界、堅持理性溝通、維護網絡純潔等;家長篇包括遵守公序良俗、遵守班級規則、表達理性訴求、理解老師的忙碌、欣賞他人孩子、把控交流時間等。
  •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家校公約」引熱議
    據新華社電 「不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並在群內上傳」……近日,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率先推出《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
  • 學習《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是一項承認兒童(即18周歲以下的人)的各項人權的國際公約,該公約旨在為世界各國兒童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兒童權利公約》是歷史上獲得最廣泛批准的人權條約——幾乎所有國家都認可《兒童權利公約》。1990年,中國籤署了這項公約。截至2015年10月,締約國數量已達196個。
  • 《三字經公約》居民共同的「家風」
    「我社區,名暨陽,長安西,港城東,樓上下,五湖朋,左右鄰,四海親……」沒有一二三四的條條框框,沒有「不準」、「禁止」等字眼,簡樸的文字裡,鄰裡關係、家庭和睦、防毒防賭等公約都蘊含其中。如今,這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公約》已成為暨陽社區6000多居民共同的「家風」。
  • 兒童權利公約
    當前位置: 兒童權利公約        序言        本公約締約國,        考慮到按照《聯合國憲章》所宣布的原則,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        回顧聯合國在《世界人權宣言》中宣布:兒童有權享受特別照料和協助,        深信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作為家庭所有成員、特別是兒童的成長和幸福的自然環境,應獲得必要的保護和協助,以充分負起它在社會上的責任,        確認為了充分而和諧地發展其個性,應讓兒童在家庭環境裡,在幸福、親愛和諒解的氣氛中成長,        考慮到應充分培養兒童可在社會上獨立生活
  • 快看看有你家嗎?
    快看看有你家嗎?你發現了嗎?桃浦鎮小區樓道越變越美啦!樓道是社區的縮影,樓道是社區居民的公共通道,也是社區和諧文明的「晴雨表」。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區和文明樓的創建,桃浦鎮積極探索一條「居民微自治」管理新路,在全鎮81個小區打造「美麗樓道」,由居民全程參與,出謀劃策、自己動手,真正做到「我的地盤我做主」。
  •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全文)
    1978年,聯大決定製定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兒童權利公約》並成立了起草工作組。   1989年11月20日,聯大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1990年9月2日,《公約》在獲得20個國家批准加入後正式生效。目前《公約》已獲得193個國家的批准,是世界上最廣為接受的公約之一。   《兒童權利公約》共有54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