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美好的夢被命運翻弄:「櫻花大戰」到底意味著什麼?(中)。《櫻花大戰》玩家曾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玩家,這得益於整個IP化運營帶來的高質量體驗,任何一款好遊戲,它的存在感從來不止是通過遊戲的。然而,王權不會永恆,即便是曾經逆天的《櫻花大戰》,到了如今似乎也無多少人提起,而它的隕落和自己實力並無太大直接關係,而是眾多小因果巧合造成的悲劇。
如果說「櫻花大戰」正作的完結,讓原本最幸福的粉絲感受到了巨大落差,進而傷感,那麼後續的各種發展就顯得略有荒誕,甚至「沙雕」到哭笑不得了。
新時代的窘迫
隨著《櫻花大戰》突破次元壁,越來越多的優秀AVG和美少女遊戲獲得了機會。於是到了千禧年之後,湧現出的後起之秀們一個賽一個能打,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櫻花大戰》的生存空間,比如2004年的新興王者《Fate》,再「宅」一些的還有2006年登陸全年齡平臺的《傳頌之物》,等等。
《傳頌之物》的TV動畫實實在在奶到了PS2版遊戲的銷量
在這個背景下,《櫻花大戰》卻在2008年於NDS平臺推出了一個災難級失敗的外傳《櫻花大戰:因為有你》。這款遊戲其實更像是迷宮沙盒遊戲的換皮,但也加入了轉變「小確幸」式劇情的嘗試,其實玩起來還好,可無論如何,最後它的效果是非常糟糕的。5萬的悽慘銷量也說明,舊「櫻花大戰」的主流粉絲還是吃英雄情懷多一些,或者說「小確幸」可能基因上跟「櫻花大戰」暫時還不太搭,需要像以前解決「特攝」與「美少女」元素那樣做創新整合。
這一作的災難性在於,它徹底摧毀了粉絲的最後一點信心,對世嘉的看法也出現了「用老IP騙粉絲錢」「過去的世嘉已經死了」的論調。幾乎在同時期,「櫻花大戰」實體店關門,相當於官方做出了某種無言的回應。
自2008年以後,粉絲們普遍也默認,新時代裡「櫻花大戰」想翻盤似乎不太現實了,甚至覺得,要是總出《櫻花大戰:因為有你》這種程度的新作品,還是乾脆別再搞翻盤了,都是女主「一劍放大炮」,我不如去召喚英靈算了。
如果在全盛時期出這樣的外傳小品,其實還可以,但下坡路時出來就尷尬了
你以為愛人死透了,但資本的魔法還能把她從土裡挖出來復活。2016年,一個世嘉授權韓國Snowpipe公司開發的手遊《櫻花大戰:傳說的開始》突然降臨。這次日韓交集似乎並不理想,雖然能感受到畫風已經在努力靠近日系,卻仍舊掩蓋不住一些微妙的違和感。可以說,這部作品的存在讓人們真切地意識到,「櫻花大戰」系列御用畫師藤島康介的畫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可替代。
更嚴重的是,這部遊戲的宣傳片裡還出現了低俗的神琦堇賣肉澀圖,很容易讓粉絲感到,製作方可能只是簡單粗暴地迎合了當時韓國手遊打擦邊球的邏輯,而對《櫻花大戰》內核並沒多做功課,看到有個角色低胸露溝就拿來用——那麼手遊化之後大概就更不能期待了,頓覺此坑有詐!
手遊官方:你引退的老婆出來賣肉了
我本人看到宣傳片時,想想2008年的NDS版,壓根就沒敢碰這個手遊,現在《傳說的開始》已經停服,確實如粉絲們自嘲的那樣,這是一次宛如「鞭屍」般的操作。
雖然詐了屍,但還算動靜不大。貼好符、澆好酒,仔細捆好墨斗線,你以為愛人終於可以安息了……然後Snowpipe緊接著在2018年又拿出了《櫻花大戰:櫻之歌》!此時作為粉絲,內心只有那句話:上天要考驗我們到什麼時候……
在這個《碧藍航線》反攻日本、《少女前線》逆襲韓國、國產《夢幻模擬戰》比日本NS重製版還顯得良心可靠的時代,這兩款韓國的「櫻花大戰」手遊甚至在國內連個水花都沒有,B站上,有關《櫻之歌》最熱鬧的是個只有1000多播放量的試玩視頻,真正涼到沒人聊。也難怪如今提起《櫻花大戰》,只能收穫年輕玩家一句茫然的抱怨:「這什麼遊戲?」好好的金字招牌可以說是越砸越爛了。
2018年10月,還有一款獲得世嘉授權的國產手遊《櫻花大戰:新的約定》出現在了大眾視野裡。平心而論,在還原度和氣質上初看遠比韓國的兩個疑似換皮要好得多,上海背景也帶來了不少有親和力的元素,甚至包括有方言配音等對中國老玩家來說期盼多年的情懷部分,至少在微博刷到時關著聲音看還是令人期待的。
乍看真的還行
只是,該作的宣傳片中女性角色的中文配音實在是……太偏向三次元的影視風格,也由此頗受詬病和懷疑,以至於是否開關聲音看宣傳片能達到兩種體驗效果。當然,樂觀點想,配音總體還算是一個遊戲中相對好處理的地方,想要恢復「櫻花大戰」粉絲的信心恐怕還有很多麻煩事要搞定,而《新的約定》看來還是挺接近粉絲心中的答案的。
事實上,近幾年的「櫻花大戰」能挽回面子的地方都是一個個手遊聯動活動。比如2016年,與《櫻花大戰》頗有淵源的《螺旋境界線》推出了《櫻花大戰》20周年紀念聯動,不僅《櫻花大戰》角色全以原作立繪原汁原味登場,還有符合兩方世界觀的、完全尊重角色性格的、相當足量的互動劇情——有愛,是內味兒。形容一下,那簡直是嚴冬的黑夜中忽然看到了取暖火把,可以讓粉絲們過年似的圍著跳舞。
讓人發出了土撥鼠的聲音(褒義)
今年春季,口碑不錯的國產《夢幻模擬戰》手遊也拉了《櫻花大戰》一把,宣布了聯動內容,簡直是老玩家晚年關愛套餐,雙廚狂喜。從B站視頻瀏覽量看,雖然不能和其他當紅大作比,但每個劇情分集幾千上萬的瀏覽量還是和前邊韓國手遊的熱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後來《魔禁》手遊公布的聯動就更讓「櫻花大戰」粉絲燃燒了,全2.5D卡通渲染,是會動的真宮寺櫻!不僅畫風極大還原了藤島康介的氣質,神韻皆存的必殺技動畫裡裡外外全是愛,至少從觀感上算是非常刷臉了。
紙片老婆變立體了!是她!真的是她!活著太好了!
新的故事
理順了這個脈絡,年輕朋友們就能理解《新櫻花大戰》公布時,老玩家那種喜憂參半的感覺,「糾結」二字悄然浮現在臉上。
憂心之處不少,第一眼自然是畫風。前文已提到過,韓國手遊就栽在了畫風上,而這次《新櫻花大戰》人設選擇了久保帶人老師,就非常讓人擔心。久保老師的實力自然不必懷疑,死神中各個帥氣而鮮明的男人們是能獲得所有人青睞的。
誒?男人們……?
一般提到久保老師,出現在腦內的畫面是這樣的
是的,久保帶人雖然女性角色也很強,但給大眾的印象裡,擅長的還是各種狂霸酷拽的男人。因此,當他的名字寫在《新櫻花大戰》宣傳頁上時,想必不少小夥伴跟我一樣反覆看了好幾次,確定不是自己FPS玩多變瞎了。
最初的宣傳片裡,3D建模的質量馬馬虎虎,因此遭受了很多質疑。由於恰好此前有角色美工幾乎滿分的《魔禁》聯動,甚至有玩家戲言,「不如外包給網易做美工」。女主更是因為長得有些像大熱的虛擬偶像絆愛而被人戲稱為「花Q櫻」,真名早就淹沒於信息的海洋裡不知蹤跡……當然,後續解禁的手繪圖證實,久保老師畫妹子是完全沒問題的,就看完全3D化後的最終效果了。
她叫天宮櫻
老玩家的另一個不安是人設的倒退。《櫻花大戰》初代裡,李紅蘭的中國人形象甩下飯鍋,領先20年,但《新櫻花大戰》的中國人又雙叒去炒飯了,還是梳著糰子頭炒飯。其實,本來這個事情無傷大雅,但因為前邊有了韓國手遊的騷操作和NDS版的經歷,「櫻花大戰」粉們難免會神經質一些,生怕遇到不明內核的瞎演繹。
當然,在如今充斥著短平快類型角色的時代,可能是需要這種簡單粗暴的伏特加式做法去劃分角色陣營,但看看隔壁,一貫對東方有大量奇怪誤解的美國人都知道,在2016年推出了周美靈的形象,老粉絲們就心情有點複雜。
往好處想,也許會像初代和瑪利亞一起做羅宋湯那樣,有炒飯的迷你遊戲可期待?
迄今為止最讓老粉絲磨刀的,主要還是遊戲在宣傳中公布了夜刀……啊不……夜叉的信息。這個戴著面具、熟練地用著一刀流的反派,配音為橫山智佐,也就是初代女主真宮寺櫻的聲優,而老玩家當然不會忘記《櫻花大戰2》裡是誰戴著面具出現在主角們面前,以及他當時已經死去,且還會再死在主角面前一次的既定事實。
雖然可以自我安慰,認為這只是宣傳噱頭,但誰又能說得準呢?
危!官方要殺/已殺我老婆?但我沒有證據
好在,令人安心的部分也有很多。第一個衝擊自然是二段完美進化型的主題歌。《櫻花大戰》主題歌好聽,被人傳唱了20年可謂深入人心,在這個無比完美的基礎上再想做新突破,真的很難。而當《新櫻花大戰》的主題歌響起時,一切的擔心和懷疑都可以放下了,別處不論,主題歌的二段變身絕對是教材級的,就像以前一樣優秀,可以再聽10年起步。
在遊戲內容上,如今的世嘉已經成功出品過「如龍」系列,並且早就緩過了頹勢,因此遊戲冒險部分的水平絕對不用懷疑,哪怕做成《大正如龍》也肯定足夠好玩,就算是換皮,那也簡直是最合適《櫻花大戰》的一種換法了。
神琦堇的再臨也增加了不少傳承感,比起《櫻花大戰5》讓前作主角的外甥來當主角似乎更顯得有分量,畢竟老婆比外甥親,還有劇情上的某種安全感——仿佛已經能看到神琦小姐在年輕人們危急時提著刀來救場的畫面了,甚至也許她那從不缺席、一拳破山的歡喜冤家都可以期待出場——當然,正片裡完全沒這些也沒關係就是了。
這些猜測與不安,很多都根植於以往的經歷積澱,《新櫻花大戰》實際上如何,還是要等到明天(12月12日)才能揭曉。至少,在這漫長的起伏之中,《櫻花大戰》的新未來總算有了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