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隨著它的到來,天氣變得更加涼爽,秋意越發濃鬱。
簡單來說,其中之一是晝夜時間均分,各12小時;再有便是氣候由炎熱真正轉為涼爽。
在另外一種說法裡,則認為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即祭拜「月神」,在整個儀式中,要設大香案,擺上月餅、紅棗等,全家要依次祭拜月亮,希望能得到福佑。
在飲食上,古人認為秋屬肺金,為了順應自然天時,秋日要儘量少食蔥、姜等辛味食品,適當多吃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
俗話說「秋高氣爽」,此時天氣變得涼爽宜人,孩子們往往會去放風箏。
也有說法認為,秋分時會出現挨家挨戶送秋牛圖的,送圖人還會說一些不違農時之類的吉祥話,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
秋分時節為啥要豎雞蛋呢?
逐漸衰落的陽氣和逐漸上升的陰氣在這一天達到一個平衡。秋分之後,陰盛陽衰,晝漸短,夜漸長。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將不再打雷了。秋分日,地球本身也處在一種力的平衡狀態,所以雞蛋比往常更容易豎立,很多地方都會玩豎蛋遊戲。人們挑一個雞蛋,在桌子上豎立起來。以此來表達秋季豐收的喜悅。
你也可以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看看你能否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