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網友跟我說了件事,我覺得也挺有共鳴,以下是她的故事——
過年回家,走過弟弟的作文本旁,有一行字赫然跳入我的眼帘:
「就這樣,姐姐永遠離開了我們,但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為自己曾經的淘氣感到羞愧……」
我也不想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他的了,總之我發覺這小子的行文十分流暢,顯然此類題材已經寫了不止一遍了。
果然,看到我黑著臉問他,弟弟支支吾吾道:「之前我就這麼寫,老師都給很高分的……」
(資料圖)
那位網友問我,是不是她弟弟對她這個姐姐不滿,所以在作文裡要把她「寫死」。。。她還說他們姐弟感情一向很好的。
我回答她說:你真的想多了。
而且你可是要有心理準備,儘管你在那小子的作文裡已經「死」了很多次了,但說不定,下一次,你還是要為他的「高分事業」繼續獻出寶貴的生命。
但話說回來,他的語文老師難道就從來沒問過他到底有幾個姐姐嗎?
學生時代,為了填滿那張作文紙,大多數人可謂「煞費苦心」:
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
也能被當作自己「最難忘的回憶」。
活得無比健康的親人,
也能倒下無數次。
每一位母親,
都曾在雨夜背著發燒的孩子去過醫院。
要說我這輩子幹過的最虛偽的事情是什麼,那肯定就是寫作文了!
所以,那些存在於作文本中令人不忍直視的「青春」,你還記得多少呢?
01
「爸媽/爺爺奶奶/同學看了想打人」系列
其實,被自家熊孩子「寫死」的家人,還真不止那位可憐的小姐姐一個。
記得有一年,某省的高考作文題叫《戰勝脆弱》,據說,該省考生大概有上千個考前都「死」了媽,還有奄奄一息的……
幸虧高考卷子媽媽看不到,大家還能平安過個暑假。
有一位網友分享道:
小時候上作文課,老師讓寫「最難忘的人/事」,小孩子能有什麼回憶啊,只能胡編,反正老師也不知道真假。
然後我就寫奶奶去世了,我很難過,父母也很難過,什麼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都用了個遍,結果把老師感動得不行。
改了個名字叫做「淚為奶奶流」,讓我去投稿作文大賽,還得了獎。
我爸知道後,跟我媽兩個人把我都快罵死了。
時至今日,我健康的奶奶一說起這個事還要抄傢伙揍我。
不知道那些「被死亡」多次的家長來開家長會時,老師會不會覺得驚悚。
那些寶貝孩子,寫的作文也不光是「要命」,比「被死亡」略仁慈一點的,是「被家暴」和「被離婚」——
有位父親一直是大家眼中的模範爸爸,把兒子養得陽光燦爛白白胖胖的。
結果有一天,偶然看到自家兒子寫的作文,氣得扭頭充兒子吼道:「這沒影的事兒也能亂寫是吧?!」
結果兒子湊上去一看,只見自己白紙黑字地控訴道:「爸爸他不僅抽菸酗酒,而且每次喝完酒還總是打我。」
爸爸在兒子身後沉聲道:「怪不得前幾天你們老師特意讓我對你好一點,原因在這呢!」
上初中的時候,一個同學寫作文總愛寫他爸媽離婚,然後總是作文能拿高分。
後來家長會時,老媽和老師聊了會天后,真相大白。。。
之後的事,大家自行想像。
02
「名人很忙」系列
從各位孩子開始學寫議論文開始,名人們就開始了他們忙碌的生活:
司馬遷不停地被宮刑,
屈原投了一次又一次的汨羅江,
霸王別姬每天都在上演,
司馬光天天砸缸,
孟母天天搬家,
袁隆平研究一次又一次,
海倫凱勒失明一回又一回……
幸虧有了余光中,學生們寫李白時不再只寫《行路難》,而換成「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成千上萬的學生都要他「繡口一吐」,詩仙的肺活量再好怕也是經不住這番折騰。
至於杜甫,他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了,為學生作文出把力想必也不是什麼難事。
再談談作文界的常青樹——魯迅先生,遇到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名人名言的情境,學生多半會把他老人家請出來,就算是他沒說過的話也讓他認了。
情到深處,往往也顧不上魯迅先生,只要是名人就行,重點是要把自己說的話歸於他名下。
要論出場頻次最高的,還是當屬居裡夫人、司馬遷、屈原之流,他們仿佛擔當了人類一切高尚的品格,任何作文題材都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名人們被折騰得很累,老師們看作文也很累。以至於到最後,很多語文老師不得不放狠話:
誰要是再寫居裡夫人或者司馬遷
誰要是再給魯迅安一些亂七八糟的名言
直接扣分!
03
「寫出來自己都不信」系列
除了作文,日記也是每個學生假期的噩夢,為了湊夠豐富多彩的幾十天,父母根本想不到自己在孩子的日記裡有多麼忙碌,每棵小草都能擁有自己的故事,連素不相識的路人也被編撰出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如果說作文練就了學生「閉眼吹」的品質,那麼日記則極大鍛鍊了他們「無中生有」的能力。
而總有那麼一些情節,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每個人的日記裡:
1.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
我突然發起高燒,
媽媽背著我連夜趕往醫院。
我的臉上,
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淚水……
關鍵詞:深夜、暴風雨、高燒、媽媽
自己必須發著高燒,不能生其他病;
必須是媽媽親自背著上醫院,不能使用公共運輸工具或是打車;
必須在深夜;
必須下著瓢潑大雨;
媽媽必須流著豆大的汗珠;
媽媽最好還要摔一跤……
對於這個情節,時常還伴有爸爸不在家、診所不開門、打車打不上等劇情。不求最真,只求最慘。
以上要素齊備,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親情作文了。
不過,每一個暴風雨的夜晚,都有成千上萬的媽媽背著他們發高燒的孩子衝進醫院。這情景怎麼想都有點詭異啊。
2.
阿姨/叔叔/爺爺/奶奶
問我叫什麼,
我笑著對她/他說
我叫「紅領巾」……
胸前的紅領巾更鮮豔了……
關鍵詞:紅領巾、鮮豔、……(省略號)
這個段落時常出現在好人好事裡,無論是見義勇為還是扶老奶奶過馬路,只要做了好事紅領巾就能鮮豔一圈。
當然,句子結尾一定要用省略號,句號顯得不夠深沉,沒有排面。
3.
無意間看到爸爸/媽媽/老師頭上的白髮
關鍵詞:白髮
不管是誰,頭髮白就完事了。
從小學一年級,我就在作文中無數次許下了讓我媽一夜白頭的「願望」,到現在,20多年過去了,我都開始禿了,我媽還是沒什麼變化。
4.
運動會上跑步受傷,
但仍咬牙堅持,
最終帶傷跑到了終點,
贏得了全體師生的掌聲
關鍵詞:運動會、受傷、堅持、掌聲
此時耳邊應該響起bgm「超越夢想,一起追,你我需要真心面對」。
5.
深夜,
老師仍在辛苦的批改作業,
非常勞累,
我很心疼,
您是蠟燭,
照亮我們犧牲自己
關鍵詞:深夜、老師、改作業
老師改作業永遠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永遠都只有自己一個人,當然最後的結尾永遠都是「照亮我們犧牲自己」。
不過話說回來,大半夜的你不老老實實在家睡覺,跑老師窗戶底下幹啥?
於是,有一首打油詩如此總結道:
深夜暴雨發高燒,我媽背我上醫院;
難忘經歷騎單車,摔倒破皮爸爸推;
遊記就是流水帳,吃吃喝喝小夥伴;
家庭出遊回老家,小雨濛濛採野花。
類似的「大眾故事」還有很多,再比如:
每個人的媽媽都喜歡吃魚頭,把魚肉留給我;
放學下雨永遠沒帶傘,爸媽來送傘永遠只帶一把,只給我打傘自己卻被淋溼了;
所有人的媽媽鬢角都多了幾根白髮,然而事實上她們的頭髮又黑又密;
到處都是需要被扶著過馬路的老人,想想自己那時候膽子還真大;
每天都在救助動物,所有的小貓小狗小鳥加起來能開個動物園了;
……
以上,不管寫出來自己信不信,反正現成的套路不用白不用。。。
04
你曾經為那800個格子,編過多少故事?
回憶起當年那800個格子,確實是一段值得回味的青春歲月。
現在,至少有兩個問題我們可以回答的:
為什麼大人們都很會說謊,而且說的很專業呢?
因為他們小學時就開始寫作文了。
人在什麼時候最高尚呢?
當然是在寫作文的時候,因為每個人都拾金不昧、樂於助人,既懂事又貼心。。。
有關學生作文的爭議,在近年教育改革此起彼落的呼聲,一直處於高分貝的那個話題。
很多人覺得,以前這種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作文套路,太形式主義,這不就是教人撒謊騙人嗎?
應該要揚棄。
但也有人認為,本身作文就是要鍛練學生的想像力,真假不重要。
只不過現在想像的方向有點過於單一:都往一個方向去想了。
文學作品嘛,有一定的修辭,是很正常。
對於這個爭議,我覺得一篇好的作文、日記乃至論文,最重要是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我手寫我心。
即使是想像的,也應該遵從自己的心中、腦海中的想像,而不是單純為了討好老師,想要拿高分。
當然,老師也應該針對這個做好引導。
好吧,這個話題,再說深入就會「以下省略三千字」了,大家意會意會就好。
最後,問問大家:你當年為了寫夠800字,還「編」過什麼離奇的故事呢?
【送福利】微博關注「曲大師O_O」,有限量版禮物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