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社記者 張純
盛夏八月的清華園,綠草茵茵,樹木蔥蘢。8月22日,清華大學法學院神聖殿堂迎來了一場「法律盛宴」——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在此共同舉辦「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與會者近二百人,系來自全國的金融人和法律人。
本屆論壇一如既往,以「習慣與規則的碰撞」「理論與實務的切磋」「立法與執法的銜接」為主旨,從金融人和刑法人視角出發,交流與探討新金融業態下刑事司法的新問題與新發展,以期在此金融人與刑法人一年一度的聚會中,發起一場金融犯罪解決之道的頭腦風暴。
上午,《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他首先談到本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定於今日舉行的深意——8月22日是一代偉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生日,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選擇在這一天舉行,必定會開啟金融犯罪研究領域的新篇章。
隨後,劉桂明援引一則段子作為開場白,使嚴肅有餘的論壇頓時輕鬆活潑起來。他提到日前清華大學歡迎新生的橫幅上,將「熱烈」寫成「熱列」,絕對事出有因,因為清華人的歡迎不摻絲毫水分。他詼諧地指出,此處的「列」還另有出處,說明錢列陽大律師對此次論壇大力支持,更代表清華人熱情有加,對與會者的熱「列」歡迎。
《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
在開幕式環節,首先由清華大學法學院程嘯副院長致歡迎辭,他代表清華大學對參與論壇各界人士表達了歡迎後,著重表示,金融犯罪涉及證券、信託、銀行、保險等各個行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導致在金融犯罪中出現很多新問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和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共同舉辦關於金融犯罪論壇具有很重大的意義,藉此平臺,理論界、法律實務界和金融界共同探討金融犯罪問題,將對金融秩序的建立和穩定產生積極的影響。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致歡迎辭
隨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他以分享多年前錢列陽與其聊天時談到警車能否不響亮的情景作為引子,談及幾個問題:一是專業性問題。他表示,有能力舉辦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本身即是專業功底深厚的體現。在談及如何做一名專業的律師時,其意見是,律師在實踐中能引導法官思路,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專業的成功的律師;二是刑法與行政法之間關係問題,金融行為不一定都是犯罪,構成犯罪的只是小部分,金融犯罪中大量的行為涉及行政法的內容,其提議從事金融犯罪應研究行政法內容,在新金融業態下著重劃清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三是刑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間的結合問題,行政訴訟法的執行需要國家機制的配合,而國家機制就涉及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當然其中就包括金融。他希望更多的刑辯律師注重行政訴訟法的研究,在辦案過程中,將刑法與行政法相結合進行思考。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
接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高級經理梁爽代表洪磊會長致辭。她說,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是一年一度的法律盛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高度重視。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在錢列陽律師的打造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專業的精英團隊,對促進金融領域的良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談到經濟形勢,她指出,當前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市場不健全,投資者信心不足,應該加強信義義務的建設、律師應用專業引導金融市場、對金融犯罪的打擊方式多樣化等幾個方面,來規範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致辭
最後,本屆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他說:「大多數刑法人不懂金融,金融人懂刑法的也不多。當前金融犯罪頻發,讓法律人多一點金融知識,金融人多一點法律知識,非常有必要。金融人的創新性思維結合網際網路等新技術,造成新型金融犯罪層出不窮。一旦案件發生,偵查機關跟著追,公訴機關接著跑,後面律師再趕,就好似一連串的貓跟著前面的老鼠跑,所以非常需要一批既懂金融又懂刑法的法律人。同時,也迫切需要法律專業人士來劃分行政法和刑法的界限,這是法律人的責任。」他向清華大學法學院領導、本屆論壇的嘉賓、參會代表表示感謝,並期待專題報告和學術討論讓金融人與法律人再一次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
開幕式結束後,緊接著就是本屆論壇的學術交流第一部分:專題報告。首先,由謝杰副教授主講《證券期貨犯罪的金融機理與法律解釋》。他以金融犯罪案例開場,介紹了汪建中搶帽子交易案的「兜底條款」的邊界問題、廖某某搶帽子交易案的市場操縱犯罪的刑法違法性實質問題、伊士頓操縱期貨市場案的高頻交易與市場操縱問題、馬樂案的老鼠倉認定問題,並依次講解內幕交易形成時間的認定、操縱模式的認定規則、內幕交易罪所涉信息敏感期及重大性交易的界定問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所涉相關司法解釋及法律適用問題,從經濟和法律相結合的角度給金融犯罪從業者帶來了新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院副教授謝杰作專題報告
接著,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以《新金融業態風險防治中刑事司法定位思考》為主題,從人民檢察院實務人員的角度進行思考,對當下經濟宏觀政策取向、金融監管架構調整、北京地區金融犯罪特點一一娓娓道來,並對金融創新是否伴生、衍生、催生金融犯罪,「金融創新行為」在金融創新先行缺乏名文法規期間應採用「法無禁止即授權」還是「應法無授權即禁止」「過於嚴苛的監管是否會遏制金融創新」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回答,最後提出在面對網際網路金融時,應準確認定金融本質,善於穿透現象看本質,解決新金融犯罪案件法律適用難點。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作專題報告
隨後,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以《監管科技——如何利用大數據預警金融「壞人」和「小人」,保護金融「好人」》為主題,簡單明了地介紹了監管機構的層次、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之間的金融體系特點、如何了解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風險的本質等專業知識,並介紹如何應用大數據識別金融「壞人」和「小人」,向論壇參與者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
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作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結束,由紫華金融犯罪聯盟單位——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作點評。她指出,謝杰的主題講述,使她了解到在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上,金融人與法律人思維的差異很大,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姜淑珍的報告讓她受益匪淺,演講所涉及的新金融和刑法的認定切合實際,希望經得起歷史的審視。林虹董事長的演講為刑法人開了一扇窗,她對經濟和金融的量化分析使得律師刑事辯護有了更好的工具。
劉桂明表示,本次會議是「論壇」與「講壇」相結合。上午的論壇充滿了「乾貨」「真貨」與「鮮貨」。下午的學術討論將更加精彩。
王國紅律師作專題報告點評
下午論壇的學術沙龍活動分《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兩個主題。
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新主持第一個主題《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臧德勝、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參與討論。王新在談論了非法集資近些年出現的新的特徵和刑法規定非法集資的四個特徵後,直接拋出了第一輪學術沙龍問題:關於非法性的理解和認定問題。
王新教授主持討論
《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現場
林芝從檢方角度立刻就非法性之如何理解「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進行了闡述,並提到了認定非法性的資金池的問題。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發言
王國紅從辯方角度就非法性的源頭進行了闡述。她提出,在關於罪與非罪的問題上,應重要思考這種博弈為何發生在政府和涉案單位之間,在關於此罪與彼罪的問題上,實際情況是,案件偵辦單位對同一類似案件起訴的罪名不一致,說明其本身對罪名的定義就比較有爭議,在罪輕與罪重的問題上,也應加大對罪名的甄別。
王國紅律師發言
臧德勝從審判方的角度談道,法律保護正常的融資行為,打擊違法集資行為,要認定非法性的問題,第一是要從法律規範層面來考察,第二是要從實質上來認定。
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臧德勝法官參與討論
第一輪學術討論結束後,圍繞著非法集資類犯罪非法性的問題,王新、林芝、臧德勝又分別發表了學術意見。最後王新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主要內容為:在罪與非罪層面,主要就非法性的形式標準和實質標準、辯方如何辯護才有技術含量、如何從法律變遷中找到法律的脈絡進行論證;在此罪與彼罪層面上,主要就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認定、用於生產經營如何認定、非法集資犯罪辯護無罪的辯護思路等進行闡述。發言各方侃侃而談,討論氣氛非常熱烈。
學術沙龍德第二部分主題為《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由謝杰主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王拓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參與討論。開場謝杰教授談及目前我國關於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操縱證券市場罪、內幕信息交易罪等金融犯罪涉及專業的認定未能形成完善的規則,需要從法律實務層面進行專題的深入的分析,今天專門開闢出時間對相關問題進行論證,非常的必要。
學術沙龍現場
梁爽介紹了資管行業整體情況、基金行業處罰情況,並提出以下問題進行探討:一是私募基金機構管理人是否能解釋為金融機構,二是老鼠倉的行政處罰與邊界,三是老鼠倉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實質是什麼。
王拓就操縱市場類案件與老鼠倉案件的現狀及其原因進行了介紹並表示,老鼠倉問題和偽私募問題是目前金融領域最關心的問題,針對梁爽提出的問題,其認為對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應主要從老鼠倉行為銜接問題、法律認定問題、私募的老鼠倉入刑問題這三個方面來進行思考,並提出個人意見,認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能解釋為金融機構。
王拓檢察官參與討論
針對上述兩位嘉賓的發言,謝杰從純學術角度上認為:一是老鼠倉的解釋不可以參照內幕交易,因為其商業價值的邏輯完全不同;二是私募基金老鼠倉只有在嚴重背離投資者利益的情況下,才納入刑法和行政法處罰之中,並提出了下一輪學術討論問題。
謝杰副教授主持沙龍討論
圍繞操縱證券市場罪、私募基金老鼠倉、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相關問題,梁爽、謝杰、王拓展開深入的學術討論,將本次學術論壇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在激烈的學術交鋒之後,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曲新久作點評。他從非法集資類案件的道德風險、公開性的法益、刑法方法論之刑法本質等三個方面展開和總結,以詼諧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回應當前形勢下金融犯罪所遇到的新問題和解決方法,觀點深入人心。
曲新久教授作點評
論壇進行至傍晚18時,大家仍意猶未盡,會場氣氛熱烈。論壇主席錢列陽作本屆論壇的總結。他說:「本屆論壇從司法實務探討至立法層面,又探討了制度監管、理論研究與立法理念問題。回望中感受到,諸多理論問題值得更深入研究探討。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尚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監管若干方面有待完善。金融市場由於巨額資本的強大吸引力,使得人性的貪婪會更多地表現出來。此外,金融犯罪藉助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犯罪形態呈現出多樣化、新穎化、複雜化。所以未來金融領域的發展將告訴我們,今天所舉辦的論壇,觀點、觀念都是遙遙領先的。明年還將要進行第四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把理論研究和實務問題一步步再向前推進」。
至此,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圓滿結束。
盛夏八月的清華園,綠草茵茵,樹木蔥蘢。8月22日,清華大學法學院神聖殿堂迎來了一場「法律盛宴」——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在此共同舉辦「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與會者近二百人,系來自全國的金融人和法律人。
本屆論壇一如既往,以「習慣與規則的碰撞」「理論與實務的切磋」「立法與執法的銜接」為主旨,從金融人和刑法人視角出發,交流與探討新金融業態下刑事司法的新問題與新發展,以期在此金融人與刑法人一年一度的聚會中,發起一場金融犯罪解決之道的頭腦風暴。
上午,《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他首先談到本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定於今日舉行的深意——8月22日是一代偉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生日,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選擇在這一天舉行,必定會開啟金融犯罪研究領域的新篇章。
隨後,劉桂明援引一則段子作為開場白,使嚴肅有餘的論壇頓時輕鬆活潑起來。他提到日前清華大學歡迎新生的橫幅上,將「熱烈」寫成「熱列」,絕對事出有因,因為清華人的歡迎不摻絲毫水分。他詼諧地指出,此處的「列」還另有出處,說明錢列陽大律師對此次論壇大力支持,更代表清華人熱情有加,對與會者的熱「列」歡迎。
《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
在開幕式環節,首先由清華大學法學院程嘯副院長致歡迎辭,他代表清華大學對參與論壇各界人士表達了歡迎後,著重表示,金融犯罪涉及證券、信託、銀行、保險等各個行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導致在金融犯罪中出現很多新問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和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共同舉辦關於金融犯罪論壇具有很重大的意義,藉此平臺,理論界、法律實務界和金融界共同探討金融犯罪問題,將對金融秩序的建立和穩定產生積極的影響。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致歡迎辭
隨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他以分享多年前錢列陽與其聊天時談到警車能否不響亮的情景作為引子,談及幾個問題:一是專業性問題。他表示,有能力舉辦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本身即是專業功底深厚的體現。在談及如何做一名專業的律師時,其意見是,律師在實踐中能引導法官思路,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專業的成功的律師;二是刑法與行政法之間關係問題,金融行為不一定都是犯罪,構成犯罪的只是小部分,金融犯罪中大量的行為涉及行政法的內容,其提議從事金融犯罪應研究行政法內容,在新金融業態下著重劃清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三是刑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間的結合問題,行政訴訟法的執行需要國家機制的配合,而國家機制就涉及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當然其中就包括金融。他希望更多的刑辯律師注重行政訴訟法的研究,在辦案過程中,將刑法與行政法相結合進行思考。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
接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高級經理梁爽代表洪磊會長致辭。她說,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是一年一度的法律盛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高度重視。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在錢列陽律師的打造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專業的精英團隊,對促進金融領域的良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談到經濟形勢,她指出,當前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市場不健全,投資者信心不足,應該加強信義義務的建設、律師應用專業引導金融市場、對金融犯罪的打擊方式多樣化等幾個方面,來規範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致辭
最後,本屆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他說:「大多數刑法人不懂金融,金融人懂刑法的也不多。當前金融犯罪頻發,讓法律人多一點金融知識,金融人多一點法律知識,非常有必要。金融人的創新性思維結合網際網路等新技術,造成新型金融犯罪層出不窮。一旦案件發生,偵查機關跟著追,公訴機關接著跑,後面律師再趕,就好似一連串的貓跟著前面的老鼠跑,所以非常需要一批既懂金融又懂刑法的法律人。同時,也迫切需要法律專業人士來劃分行政法和刑法的界限,這是法律人的責任。」他向清華大學法學院領導、本屆論壇的嘉賓、參會代表表示感謝,並期待專題報告和學術討論讓金融人與法律人再一次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
開幕式結束後,緊接著就是本屆論壇的學術交流第一部分:專題報告。首先,由謝杰副教授主講《證券期貨犯罪的金融機理與法律解釋》。他以金融犯罪案例開場,介紹了汪建中搶帽子交易案的「兜底條款」的邊界問題、廖某某搶帽子交易案的市場操縱犯罪的刑法違法性實質問題、伊士頓操縱期貨市場案的高頻交易與市場操縱問題、馬樂案的老鼠倉認定問題,並依次講解內幕交易形成時間的認定、操縱模式的認定規則、內幕交易罪所涉信息敏感期及重大性交易的界定問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所涉相關司法解釋及法律適用問題,從經濟和法律相結合的角度給金融犯罪從業者帶來了新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院副教授謝杰作專題報告
接著,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以《新金融業態風險防治中刑事司法定位思考》為主題,從人民檢察院實務人員的角度進行思考,對當下經濟宏觀政策取向、金融監管架構調整、北京地區金融犯罪特點一一娓娓道來,並對金融創新是否伴生、衍生、催生金融犯罪,「金融創新行為」在金融創新先行缺乏名文法規期間應採用「法無禁止即授權」還是「應法無授權即禁止」「過於嚴苛的監管是否會遏制金融創新」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回答,最後提出在面對網際網路金融時,應準確認定金融本質,善於穿透現象看本質,解決新金融犯罪案件法律適用難點。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作專題報告
隨後,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以《監管科技——如何利用大數據預警金融「壞人」和「小人」,保護金融「好人」》為主題,簡單明了地介紹了監管機構的層次、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之間的金融體系特點、如何了解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風險的本質等專業知識,並介紹如何應用大數據識別金融「壞人」和「小人」,向論壇參與者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
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作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結束,由紫華金融犯罪聯盟單位——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作點評。她指出,謝杰的主題講述,使她了解到在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上,金融人與法律人思維的差異很大,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姜淑珍的報告讓她受益匪淺,演講所涉及的新金融和刑法的認定切合實際,希望經得起歷史的審視。林虹董事長的演講為刑法人開了一扇窗,她對經濟和金融的量化分析使得律師刑事辯護有了更好的工具。
劉桂明表示,本次會議是「論壇」與「講壇」相結合。上午的論壇充滿了「乾貨」「真貨」與「鮮貨」。下午的學術討論將更加精彩。
王國紅律師作專題報告點評
下午論壇的學術沙龍活動分《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兩個主題。
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新主持第一個主題《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臧德勝、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參與討論。王新在談論了非法集資近些年出現的新的特徵和刑法規定非法集資的四個特徵後,直接拋出了第一輪學術沙龍問題:關於非法性的理解和認定問題。
王新教授主持討論
《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現場
林芝從檢方角度立刻就非法性之如何理解「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進行了闡述,並提到了認定非法性的資金池的問題。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發言
王國紅從辯方角度就非法性的源頭進行了闡述。她提出,在關於罪與非罪的問題上,應重要思考這種博弈為何發生在政府和涉案單位之間,在關於此罪與彼罪的問題上,實際情況是,案件偵辦單位對同一類似案件起訴的罪名不一致,說明其本身對罪名的定義就比較有爭議,在罪輕與罪重的問題上,也應加大對罪名的甄別。
王國紅律師發言
臧德勝從審判方的角度談道,法律保護正常的融資行為,打擊違法集資行為,要認定非法性的問題,第一是要從法律規範層面來考察,第二是要從實質上來認定。
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臧德勝法官參與討論
第一輪學術討論結束後,圍繞著非法集資類犯罪非法性的問題,王新、林芝、臧德勝又分別發表了學術意見。最後王新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主要內容為:在罪與非罪層面,主要就非法性的形式標準和實質標準、辯方如何辯護才有技術含量、如何從法律變遷中找到法律的脈絡進行論證;在此罪與彼罪層面上,主要就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認定、用於生產經營如何認定、非法集資犯罪辯護無罪的辯護思路等進行闡述。發言各方侃侃而談,討論氣氛非常熱烈。
學術沙龍德第二部分主題為《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由謝杰主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王拓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參與討論。開場謝杰教授談及目前我國關於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操縱證券市場罪、內幕信息交易罪等金融犯罪涉及專業的認定未能形成完善的規則,需要從法律實務層面進行專題的深入的分析,今天專門開闢出時間對相關問題進行論證,非常的必要。
學術沙龍現場
梁爽介紹了資管行業整體情況、基金行業處罰情況,並提出以下問題進行探討:一是私募基金機構管理人是否能解釋為金融機構,二是老鼠倉的行政處罰與邊界,三是老鼠倉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實質是什麼。
王拓就操縱市場類案件與老鼠倉案件的現狀及其原因進行了介紹並表示,老鼠倉問題和偽私募問題是目前金融領域最關心的問題,針對梁爽提出的問題,其認為對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應主要從老鼠倉行為銜接問題、法律認定問題、私募的老鼠倉入刑問題這三個方面來進行思考,並提出個人意見,認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能解釋為金融機構。
王拓檢察官參與討論
針對上述兩位嘉賓的發言,謝杰從純學術角度上認為:一是老鼠倉的解釋不可以參照內幕交易,因為其商業價值的邏輯完全不同;二是私募基金老鼠倉只有在嚴重背離投資者利益的情況下,才納入刑法和行政法處罰之中,並提出了下一輪學術討論問題。
謝杰副教授主持沙龍討論
圍繞操縱證券市場罪、私募基金老鼠倉、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相關問題,梁爽、謝杰、王拓展開深入的學術討論,將本次學術論壇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在激烈的學術交鋒之後,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曲新久作點評。他從非法集資類案件的道德風險、公開性的法益、刑法方法論之刑法本質等三個方面展開和總結,以詼諧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回應當前形勢下金融犯罪所遇到的新問題和解決方法,觀點深入人心。
曲新久教授作點評
論壇進行至傍晚18時,大家仍意猶未盡,會場氣氛熱烈。論壇主席錢列陽作本屆論壇的總結。他說:「本屆論壇從司法實務探討至立法層面,又探討了制度監管、理論研究與立法理念問題。回望中感受到,諸多理論問題值得更深入研究探討。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尚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監管若干方面有待完善。金融市場由於巨額資本的強大吸引力,使得人性的貪婪會更多地表現出來。此外,金融犯罪藉助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犯罪形態呈現出多樣化、新穎化、複雜化。所以未來金融領域的發展將告訴我們,今天所舉辦的論壇,觀點、觀念都是遙遙領先的。明年還將要進行第四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把理論研究和實務問題一步步再向前推進」。
至此,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圓滿結束。
來源:民主與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