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新挑戰——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在清華大學法學院召開

2020-12-14 澎湃新聞

文/本社記者 張純

盛夏八月的清華園,綠草茵茵,樹木蔥蘢。8月22日,清華大學法學院神聖殿堂迎來了一場「法律盛宴」——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在此共同舉辦「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與會者近二百人,系來自全國的金融人和法律人。

本屆論壇一如既往,以「習慣與規則的碰撞」「理論與實務的切磋」「立法與執法的銜接」為主旨,從金融人和刑法人視角出發,交流與探討新金融業態下刑事司法的新問題與新發展,以期在此金融人與刑法人一年一度的聚會中,發起一場金融犯罪解決之道的頭腦風暴。

上午,《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他首先談到本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定於今日舉行的深意——8月22日是一代偉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生日,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選擇在這一天舉行,必定會開啟金融犯罪研究領域的新篇章。

隨後,劉桂明援引一則段子作為開場白,使嚴肅有餘的論壇頓時輕鬆活潑起來。他提到日前清華大學歡迎新生的橫幅上,將「熱烈」寫成「熱列」,絕對事出有因,因為清華人的歡迎不摻絲毫水分。他詼諧地指出,此處的「列」還另有出處,說明錢列陽大律師對此次論壇大力支持,更代表清華人熱情有加,對與會者的熱「列」歡迎。

《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

在開幕式環節,首先由清華大學法學院程嘯副院長致歡迎辭,他代表清華大學對參與論壇各界人士表達了歡迎後,著重表示,金融犯罪涉及證券、信託、銀行、保險等各個行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導致在金融犯罪中出現很多新問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和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共同舉辦關於金融犯罪論壇具有很重大的意義,藉此平臺,理論界、法律實務界和金融界共同探討金融犯罪問題,將對金融秩序的建立和穩定產生積極的影響。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致歡迎辭

隨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他以分享多年前錢列陽與其聊天時談到警車能否不響亮的情景作為引子,談及幾個問題:一是專業性問題。他表示,有能力舉辦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本身即是專業功底深厚的體現。在談及如何做一名專業的律師時,其意見是,律師在實踐中能引導法官思路,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專業的成功的律師;二是刑法與行政法之間關係問題,金融行為不一定都是犯罪,構成犯罪的只是小部分,金融犯罪中大量的行為涉及行政法的內容,其提議從事金融犯罪應研究行政法內容,在新金融業態下著重劃清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三是刑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間的結合問題,行政訴訟法的執行需要國家機制的配合,而國家機制就涉及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當然其中就包括金融。他希望更多的刑辯律師注重行政訴訟法的研究,在辦案過程中,將刑法與行政法相結合進行思考。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

接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高級經理梁爽代表洪磊會長致辭。她說,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是一年一度的法律盛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高度重視。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在錢列陽律師的打造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專業的精英團隊,對促進金融領域的良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談到經濟形勢,她指出,當前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市場不健全,投資者信心不足,應該加強信義義務的建設、律師應用專業引導金融市場、對金融犯罪的打擊方式多樣化等幾個方面,來規範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致辭

最後,本屆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他說:「大多數刑法人不懂金融,金融人懂刑法的也不多。當前金融犯罪頻發,讓法律人多一點金融知識,金融人多一點法律知識,非常有必要。金融人的創新性思維結合網際網路等新技術,造成新型金融犯罪層出不窮。一旦案件發生,偵查機關跟著追,公訴機關接著跑,後面律師再趕,就好似一連串的貓跟著前面的老鼠跑,所以非常需要一批既懂金融又懂刑法的法律人。同時,也迫切需要法律專業人士來劃分行政法和刑法的界限,這是法律人的責任。」他向清華大學法學院領導、本屆論壇的嘉賓、參會代表表示感謝,並期待專題報告和學術討論讓金融人與法律人再一次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

開幕式結束後,緊接著就是本屆論壇的學術交流第一部分:專題報告。首先,由謝杰副教授主講《證券期貨犯罪的金融機理與法律解釋》。他以金融犯罪案例開場,介紹了汪建中搶帽子交易案的「兜底條款」的邊界問題、廖某某搶帽子交易案的市場操縱犯罪的刑法違法性實質問題、伊士頓操縱期貨市場案的高頻交易與市場操縱問題、馬樂案的老鼠倉認定問題,並依次講解內幕交易形成時間的認定、操縱模式的認定規則、內幕交易罪所涉信息敏感期及重大性交易的界定問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所涉相關司法解釋及法律適用問題,從經濟和法律相結合的角度給金融犯罪從業者帶來了新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院副教授謝杰作專題報告

接著,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以《新金融業態風險防治中刑事司法定位思考》為主題,從人民檢察院實務人員的角度進行思考,對當下經濟宏觀政策取向、金融監管架構調整、北京地區金融犯罪特點一一娓娓道來,並對金融創新是否伴生、衍生、催生金融犯罪,「金融創新行為」在金融創新先行缺乏名文法規期間應採用「法無禁止即授權」還是「應法無授權即禁止」「過於嚴苛的監管是否會遏制金融創新」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回答,最後提出在面對網際網路金融時,應準確認定金融本質,善於穿透現象看本質,解決新金融犯罪案件法律適用難點。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作專題報告

隨後,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以《監管科技——如何利用大數據預警金融「壞人」和「小人」,保護金融「好人」》為主題,簡單明了地介紹了監管機構的層次、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之間的金融體系特點、如何了解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風險的本質等專業知識,並介紹如何應用大數據識別金融「壞人」和「小人」,向論壇參與者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

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作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結束,由紫華金融犯罪聯盟單位——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作點評。她指出,謝杰的主題講述,使她了解到在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上,金融人與法律人思維的差異很大,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姜淑珍的報告讓她受益匪淺,演講所涉及的新金融和刑法的認定切合實際,希望經得起歷史的審視。林虹董事長的演講為刑法人開了一扇窗,她對經濟和金融的量化分析使得律師刑事辯護有了更好的工具。

劉桂明表示,本次會議是「論壇」與「講壇」相結合。上午的論壇充滿了「乾貨」「真貨」與「鮮貨」。下午的學術討論將更加精彩。

王國紅律師作專題報告點評

下午論壇的學術沙龍活動分《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兩個主題。

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新主持第一個主題《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臧德勝、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參與討論。王新在談論了非法集資近些年出現的新的特徵和刑法規定非法集資的四個特徵後,直接拋出了第一輪學術沙龍問題:關於非法性的理解和認定問題。

王新教授主持討論

《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現場

林芝從檢方角度立刻就非法性之如何理解「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進行了闡述,並提到了認定非法性的資金池的問題。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發言

王國紅從辯方角度就非法性的源頭進行了闡述。她提出,在關於罪與非罪的問題上,應重要思考這種博弈為何發生在政府和涉案單位之間,在關於此罪與彼罪的問題上,實際情況是,案件偵辦單位對同一類似案件起訴的罪名不一致,說明其本身對罪名的定義就比較有爭議,在罪輕與罪重的問題上,也應加大對罪名的甄別。

王國紅律師發言

臧德勝從審判方的角度談道,法律保護正常的融資行為,打擊違法集資行為,要認定非法性的問題,第一是要從法律規範層面來考察,第二是要從實質上來認定。

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臧德勝法官參與討論

第一輪學術討論結束後,圍繞著非法集資類犯罪非法性的問題,王新、林芝、臧德勝又分別發表了學術意見。最後王新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主要內容為:在罪與非罪層面,主要就非法性的形式標準和實質標準、辯方如何辯護才有技術含量、如何從法律變遷中找到法律的脈絡進行論證;在此罪與彼罪層面上,主要就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認定、用於生產經營如何認定、非法集資犯罪辯護無罪的辯護思路等進行闡述。發言各方侃侃而談,討論氣氛非常熱烈。

學術沙龍德第二部分主題為《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由謝杰主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王拓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參與討論。開場謝杰教授談及目前我國關於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操縱證券市場罪、內幕信息交易罪等金融犯罪涉及專業的認定未能形成完善的規則,需要從法律實務層面進行專題的深入的分析,今天專門開闢出時間對相關問題進行論證,非常的必要。

學術沙龍現場

梁爽介紹了資管行業整體情況、基金行業處罰情況,並提出以下問題進行探討:一是私募基金機構管理人是否能解釋為金融機構,二是老鼠倉的行政處罰與邊界,三是老鼠倉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實質是什麼。

王拓就操縱市場類案件與老鼠倉案件的現狀及其原因進行了介紹並表示,老鼠倉問題和偽私募問題是目前金融領域最關心的問題,針對梁爽提出的問題,其認為對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應主要從老鼠倉行為銜接問題、法律認定問題、私募的老鼠倉入刑問題這三個方面來進行思考,並提出個人意見,認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能解釋為金融機構。

王拓檢察官參與討論

針對上述兩位嘉賓的發言,謝杰從純學術角度上認為:一是老鼠倉的解釋不可以參照內幕交易,因為其商業價值的邏輯完全不同;二是私募基金老鼠倉只有在嚴重背離投資者利益的情況下,才納入刑法和行政法處罰之中,並提出了下一輪學術討論問題。

謝杰副教授主持沙龍討論

圍繞操縱證券市場罪、私募基金老鼠倉、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相關問題,梁爽、謝杰、王拓展開深入的學術討論,將本次學術論壇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在激烈的學術交鋒之後,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曲新久作點評。他從非法集資類案件的道德風險、公開性的法益、刑法方法論之刑法本質等三個方面展開和總結,以詼諧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回應當前形勢下金融犯罪所遇到的新問題和解決方法,觀點深入人心。

曲新久教授作點評

論壇進行至傍晚18時,大家仍意猶未盡,會場氣氛熱烈。論壇主席錢列陽作本屆論壇的總結。他說:「本屆論壇從司法實務探討至立法層面,又探討了制度監管、理論研究與立法理念問題。回望中感受到,諸多理論問題值得更深入研究探討。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尚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監管若干方面有待完善。金融市場由於巨額資本的強大吸引力,使得人性的貪婪會更多地表現出來。此外,金融犯罪藉助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犯罪形態呈現出多樣化、新穎化、複雜化。所以未來金融領域的發展將告訴我們,今天所舉辦的論壇,觀點、觀念都是遙遙領先的。明年還將要進行第四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把理論研究和實務問題一步步再向前推進」。

至此,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圓滿結束。

盛夏八月的清華園,綠草茵茵,樹木蔥蘢。8月22日,清華大學法學院神聖殿堂迎來了一場「法律盛宴」——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在此共同舉辦「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與會者近二百人,系來自全國的金融人和法律人。

本屆論壇一如既往,以「習慣與規則的碰撞」「理論與實務的切磋」「立法與執法的銜接」為主旨,從金融人和刑法人視角出發,交流與探討新金融業態下刑事司法的新問題與新發展,以期在此金融人與刑法人一年一度的聚會中,發起一場金融犯罪解決之道的頭腦風暴。

上午,《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他首先談到本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定於今日舉行的深意——8月22日是一代偉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生日,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選擇在這一天舉行,必定會開啟金融犯罪研究領域的新篇章。

隨後,劉桂明援引一則段子作為開場白,使嚴肅有餘的論壇頓時輕鬆活潑起來。他提到日前清華大學歡迎新生的橫幅上,將「熱烈」寫成「熱列」,絕對事出有因,因為清華人的歡迎不摻絲毫水分。他詼諧地指出,此處的「列」還另有出處,說明錢列陽大律師對此次論壇大力支持,更代表清華人熱情有加,對與會者的熱「列」歡迎。

《民主與法制》雜誌總編輯劉桂明主持論壇開幕式

在開幕式環節,首先由清華大學法學院程嘯副院長致歡迎辭,他代表清華大學對參與論壇各界人士表達了歡迎後,著重表示,金融犯罪涉及證券、信託、銀行、保險等各個行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導致在金融犯罪中出現很多新問題,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和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共同舉辦關於金融犯罪論壇具有很重大的意義,藉此平臺,理論界、法律實務界和金融界共同探討金融犯罪問題,將對金融秩序的建立和穩定產生積極的影響。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致歡迎辭

隨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他以分享多年前錢列陽與其聊天時談到警車能否不響亮的情景作為引子,談及幾個問題:一是專業性問題。他表示,有能力舉辦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本身即是專業功底深厚的體現。在談及如何做一名專業的律師時,其意見是,律師在實踐中能引導法官思路,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專業的成功的律師;二是刑法與行政法之間關係問題,金融行為不一定都是犯罪,構成犯罪的只是小部分,金融犯罪中大量的行為涉及行政法的內容,其提議從事金融犯罪應研究行政法內容,在新金融業態下著重劃清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三是刑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間的結合問題,行政訴訟法的執行需要國家機制的配合,而國家機制就涉及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當然其中就包括金融。他希望更多的刑辯律師注重行政訴訟法的研究,在辦案過程中,將刑法與行政法相結合進行思考。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新生致辭

接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高級經理梁爽代表洪磊會長致辭。她說,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是一年一度的法律盛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紫華金融犯罪論壇高度重視。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在錢列陽律師的打造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專業的精英團隊,對促進金融領域的良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談到經濟形勢,她指出,當前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市場不健全,投資者信心不足,應該加強信義義務的建設、律師應用專業引導金融市場、對金融犯罪的打擊方式多樣化等幾個方面,來規範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致辭

最後,本屆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他說:「大多數刑法人不懂金融,金融人懂刑法的也不多。當前金融犯罪頻發,讓法律人多一點金融知識,金融人多一點法律知識,非常有必要。金融人的創新性思維結合網際網路等新技術,造成新型金融犯罪層出不窮。一旦案件發生,偵查機關跟著追,公訴機關接著跑,後面律師再趕,就好似一連串的貓跟著前面的老鼠跑,所以非常需要一批既懂金融又懂刑法的法律人。同時,也迫切需要法律專業人士來劃分行政法和刑法的界限,這是法律人的責任。」他向清華大學法學院領導、本屆論壇的嘉賓、參會代表表示感謝,並期待專題報告和學術討論讓金融人與法律人再一次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論壇主席、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致辭

開幕式結束後,緊接著就是本屆論壇的學術交流第一部分:專題報告。首先,由謝杰副教授主講《證券期貨犯罪的金融機理與法律解釋》。他以金融犯罪案例開場,介紹了汪建中搶帽子交易案的「兜底條款」的邊界問題、廖某某搶帽子交易案的市場操縱犯罪的刑法違法性實質問題、伊士頓操縱期貨市場案的高頻交易與市場操縱問題、馬樂案的老鼠倉認定問題,並依次講解內幕交易形成時間的認定、操縱模式的認定規則、內幕交易罪所涉信息敏感期及重大性交易的界定問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所涉相關司法解釋及法律適用問題,從經濟和法律相結合的角度給金融犯罪從業者帶來了新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院副教授謝杰作專題報告

接著,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以《新金融業態風險防治中刑事司法定位思考》為主題,從人民檢察院實務人員的角度進行思考,對當下經濟宏觀政策取向、金融監管架構調整、北京地區金融犯罪特點一一娓娓道來,並對金融創新是否伴生、衍生、催生金融犯罪,「金融創新行為」在金融創新先行缺乏名文法規期間應採用「法無禁止即授權」還是「應法無授權即禁止」「過於嚴苛的監管是否會遏制金融創新」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回答,最後提出在面對網際網路金融時,應準確認定金融本質,善於穿透現象看本質,解決新金融犯罪案件法律適用難點。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姜淑珍作專題報告

隨後,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以《監管科技——如何利用大數據預警金融「壞人」和「小人」,保護金融「好人」》為主題,簡單明了地介紹了監管機構的層次、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之間的金融體系特點、如何了解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風險的本質等專業知識,並介紹如何應用大數據識別金融「壞人」和「小人」,向論壇參與者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

海峰科技董事長林虹作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結束,由紫華金融犯罪聯盟單位——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作點評。她指出,謝杰的主題講述,使她了解到在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上,金融人與法律人思維的差異很大,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姜淑珍的報告讓她受益匪淺,演講所涉及的新金融和刑法的認定切合實際,希望經得起歷史的審視。林虹董事長的演講為刑法人開了一扇窗,她對經濟和金融的量化分析使得律師刑事辯護有了更好的工具。

劉桂明表示,本次會議是「論壇」與「講壇」相結合。上午的論壇充滿了「乾貨」「真貨」與「鮮貨」。下午的學術討論將更加精彩。

王國紅律師作專題報告點評

下午論壇的學術沙龍活動分《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兩個主題。

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新主持第一個主題《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臧德勝、山東常春藤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國紅參與討論。王新在談論了非法集資近些年出現的新的特徵和刑法規定非法集資的四個特徵後,直接拋出了第一輪學術沙龍問題:關於非法性的理解和認定問題。

王新教授主持討論

《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討論現場

林芝從檢方角度立刻就非法性之如何理解「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進行了闡述,並提到了認定非法性的資金池的問題。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林芝發言

王國紅從辯方角度就非法性的源頭進行了闡述。她提出,在關於罪與非罪的問題上,應重要思考這種博弈為何發生在政府和涉案單位之間,在關於此罪與彼罪的問題上,實際情況是,案件偵辦單位對同一類似案件起訴的罪名不一致,說明其本身對罪名的定義就比較有爭議,在罪輕與罪重的問題上,也應加大對罪名的甄別。

王國紅律師發言

臧德勝從審判方的角度談道,法律保護正常的融資行為,打擊違法集資行為,要認定非法性的問題,第一是要從法律規範層面來考察,第二是要從實質上來認定。

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臧德勝法官參與討論

第一輪學術討論結束後,圍繞著非法集資類犯罪非法性的問題,王新、林芝、臧德勝又分別發表了學術意見。最後王新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主要內容為:在罪與非罪層面,主要就非法性的形式標準和實質標準、辯方如何辯護才有技術含量、如何從法律變遷中找到法律的脈絡進行論證;在此罪與彼罪層面上,主要就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認定、用於生產經營如何認定、非法集資犯罪辯護無罪的辯護思路等進行闡述。發言各方侃侃而談,討論氣氛非常熱烈。

學術沙龍德第二部分主題為《最新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的實務疑難問題》,由謝杰主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王拓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法律部經理梁爽參與討論。開場謝杰教授談及目前我國關於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操縱證券市場罪、內幕信息交易罪等金融犯罪涉及專業的認定未能形成完善的規則,需要從法律實務層面進行專題的深入的分析,今天專門開闢出時間對相關問題進行論證,非常的必要。

學術沙龍現場

梁爽介紹了資管行業整體情況、基金行業處罰情況,並提出以下問題進行探討:一是私募基金機構管理人是否能解釋為金融機構,二是老鼠倉的行政處罰與邊界,三是老鼠倉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實質是什麼。

王拓就操縱市場類案件與老鼠倉案件的現狀及其原因進行了介紹並表示,老鼠倉問題和偽私募問題是目前金融領域最關心的問題,針對梁爽提出的問題,其認為對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應主要從老鼠倉行為銜接問題、法律認定問題、私募的老鼠倉入刑問題這三個方面來進行思考,並提出個人意見,認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能解釋為金融機構。

王拓檢察官參與討論

針對上述兩位嘉賓的發言,謝杰從純學術角度上認為:一是老鼠倉的解釋不可以參照內幕交易,因為其商業價值的邏輯完全不同;二是私募基金老鼠倉只有在嚴重背離投資者利益的情況下,才納入刑法和行政法處罰之中,並提出了下一輪學術討論問題。

謝杰副教授主持沙龍討論

圍繞操縱證券市場罪、私募基金老鼠倉、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相關問題,梁爽、謝杰、王拓展開深入的學術討論,將本次學術論壇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在激烈的學術交鋒之後,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曲新久作點評。他從非法集資類案件的道德風險、公開性的法益、刑法方法論之刑法本質等三個方面展開和總結,以詼諧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回應當前形勢下金融犯罪所遇到的新問題和解決方法,觀點深入人心。

曲新久教授作點評

論壇進行至傍晚18時,大家仍意猶未盡,會場氣氛熱烈。論壇主席錢列陽作本屆論壇的總結。他說:「本屆論壇從司法實務探討至立法層面,又探討了制度監管、理論研究與立法理念問題。回望中感受到,諸多理論問題值得更深入研究探討。當前,金融犯罪領域尚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監管若干方面有待完善。金融市場由於巨額資本的強大吸引力,使得人性的貪婪會更多地表現出來。此外,金融犯罪藉助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犯罪形態呈現出多樣化、新穎化、複雜化。所以未來金融領域的發展將告訴我們,今天所舉辦的論壇,觀點、觀念都是遙遙領先的。明年還將要進行第四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把理論研究和實務問題一步步再向前推進」。

至此,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圓滿結束。

來源:民主與法制網

相關焦點

  • 首屆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犯罪法律實務高級研修班成功舉辦
    法制網訊 近日,首屆清華大學金融犯罪法律實務高級研修班和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在底蘊深厚、環境優雅的清華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辦。近200名來自法律界和金融界的學員濟濟一堂,相聚清華園。  開班典禮由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主持,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清華大學教授、長江學者周光權,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青工委主任、盈科律師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明芝出席並致辭。  在當天舉行的聘任儀式上,清華大學法學院申衛星院長宣布,聘任錢列陽主任為清華大學金融犯罪法律實務高級研修班總顧問,聘期三年,聘任洪磊會長為顧問。
  • 法律&金融思維邏輯碰撞—暨《金融犯罪辯護邏輯》新書首發式紀實
    》兩位作者-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的主任錢列陽律師和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謝杰教授籤名贈書,將贈送給二十位踴躍參與討論的線下觀眾。簡短的籤名贈書活動結束,「法律與金融思維邏輯的碰撞」跨界對話開始了。由中國法學會《民主與法制》周刊劉桂明總編輯主持,十三屆全國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法學院周光權教授作為特邀嘉賓,與《金融犯罪辯護邏輯》兩位作者-錢列陽律師和謝杰教授共同開啟第一階段的對話。
  • 法律&金融思維 | 金融犯罪辯護邏輯直播實錄(文字乾貨版)
    《金融犯罪辯護邏輯》新書首發式在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正式拉開帷幕。由中國法學會《民主與法制》周刊劉桂明總編輯主持,十三屆全國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中國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法學院周光權教授作為特邀嘉賓,與《金融犯罪辯護邏輯》兩位作者-錢列陽律師和謝杰教授共同開啟對話。
  • 煒衡律師集團召開職務犯罪論壇
    本報訊 記者王斌 見習記者王開廣 近日,第二期煒衡律師集團職務犯罪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由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主辦、第一財經研究院中國市場與法治研究中心承辦,來自國家法官學院、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市律協、北京市煒衡律師集團
  • 「21世紀商法論壇」第14屆國際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
    「21世紀商法論壇」第14屆國際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  清華新聞網11月6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主辦的「21世紀商法論壇」第14屆國際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法學院明理樓召開,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內外著名商法學者、實務界人士一百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未雨綢繆:金融犯罪之「辨析」
    文/揭傑旺《金融犯罪之「變」與「辨」》系列報導之二未雨綢繆:金融犯罪之「辨析」 金秋九月,豐收之際,由北京尚權(廈門)律師事務所承辦的「第五屆鷺島刑事法論壇」在廈門順利召開。
  • 北大法學院博導江溯:降低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對金融犯罪的影響
    7月26日,在新金融聯盟在線召開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調整與支持實體經濟復甦」內部研討會上,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江溯指出。江溯從三個角度闡述了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對金融犯罪的影響。從非法集資類犯罪來說,降低利率上限或導致社會融資渠道更加不暢,進而加劇非法集資現象。
  • 由衡寧律師事務所協辦的第二屆全國刑事法博士生論壇在京召開
    2019年11月9-10日,「第二屆全國刑事法博士生論壇」在北京京師大廈隆重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主辦,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北師大刑科院)承辦,北京衡寧律師事務所協辦,主題為「刑事法七十年:回顧與展望」。
  • 第六屆浦江法治論壇·北京雲峰會召開
    論壇開幕式由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浦江法治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朱國華主持。朱國華指出,今年世界發生的大事件諸如新冠瘟疫的蔓延、《中美經貿協議》的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出臺、新《證券法》的修訂實施等都強調了今天大會的主題。同時,2020年也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建院七十周年。
  •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三屆「21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
    近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建院70周年之際,為加強全球範圍內法學教育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第三屆「21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邀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以及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等200餘所中國法學院校的代表和來自牛津大學
  • 「第三屆山西破產法論壇」在太原召開
    「第三屆山西破產法論壇」在太原召開 2020-12-10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聚焦全球金融貿易熱點 第六屆浦江法治論壇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主題為「全球金融與貿易規製法」。浦江法治論壇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程天權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徐瑾、院長王志強教授、副院長杜宇教授等領導出席本次論壇,王志強院長致辭。來自國內多所著名高校、金融監管部門、司法部門、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等方面的專家學者近80餘人參會,並圍繞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 大數據時代犯罪治理如何升級?法學專家齊聚上海探討這個話題!
    2020年10月24日,由上海市犯罪學學會、華東政法大學主辦,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東政法大學中國犯罪治理研究院協辦的「上海市犯罪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一屆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的犯罪治理高峰論壇」在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成功召開。來自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科研院校、政法機關和阿里巴巴集團、國藥控股等企業的共150餘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 新刊導讀丨金融犯罪之「變」與「辨」
    本刊也曾於2020年第37期策劃「金融犯罪辯護之道」封面專題報導,聚焦金融犯罪這一熱點議題。2020年9月26日,第五屆鷺島刑事法論壇在廈門開幕,再次聚焦「金融機構經營風險控制與金融犯罪辯護」。本次會議產生了哪些研究成果,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第三屆京城犯罪學學術沙龍召開 聚焦「白領犯罪」研究
    法制網訊 實習記者王媛 近日,由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京城犯罪學學術沙龍在京召開,著名犯罪學學者、北京工業大學法學教授張荊組織並主持會議。她認為,白領犯罪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犯罪行為,犯罪動機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犯罪主體通常為社會地位而高受人尊崇的人,這類犯罪行為雖不動用人身暴力,但是貪婪所致的後果極未嚴重。在英美等國家,隨著白領犯罪的日益盛行和犯罪手段日趨複雜,國家對其的制裁也從先前的民事追訴變為刑事追訴,而且刑法日趨嚴厲。在美國,還有多種保護消費者和勞工利益的社會組織與政府合作,共同監督白領群體的違法犯罪。
  • ISC 2020:聚焦打擊新型網絡犯罪新技術探索論壇
    在此背景下,8月19日,「打擊新型網絡犯罪新技術探索論壇」正式登錄第八屆網際網路安全大會ISC 2020,來自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黃勝華、公安部刑偵局電信網絡犯罪偵查處副處長張軍、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楊林、無糖信息創始人CEO PKAV技術團隊負責人張瑞冬
  • 綠金會議丨第三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與綠色金融高峰論壇即將召開!
    綠金會議丨第三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與綠色金融高峰論壇即將召開!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金融和節能環保產業的協同發展,中國節能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定於2019年1月12-13日在北京舉辦第三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與綠色金融高峰論壇,並組織節能環保項目與綠色金融產融對接會。
  • 第八屆全國青年比較法論壇在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順利舉辦
    2020年11月28日,第八屆全國青年比較法論壇在上海海事大學臨港校區行政樓128會議廳舉行,以「文化、網絡與司法」為主題。受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的委託,本屆會議由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承辦。   據了解,受疫情防控所需,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 第九屆海峽兩岸法學院校長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海南大學法學院10月13日,以「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創新與優化」為主題的第九屆海峽兩岸法學院校長論壇隆重開幕並圓滿結束
  • 證券期貨犯罪的規制和預防 首屆上海金融檢察論壇舉行
    人民網上海11月13日電(王文娟)12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舉辦「首屆上海金融檢察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為「證券期貨犯罪的規制和預防」,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公安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證監局、上海證券交易所、部分省市檢察機關相關負責人以及部分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等參加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