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朋友發給我的投稿的圖,我發現好像大家都不太能看明白自己的圖是否足夠清晰。只要滿足300dpi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嗎?顯示不是!我覺得實在要講講我們最常用的這個ppt了。打心底佩服這些做軟體的人,似乎沒有什麼是他們做不到的,只有我們這些用戶想不到的。就從以下幾點講講我自己作圖的一些方法吧!
1. Graphpad Prism做出的圖(柱狀圖、散點圖、折線圖、箱圖etc.)怎麼排版?
很多小夥伴喜歡直接在GraphpadPrism軟體裡面直接保存為png、tif等高清圖片,但是當你放入到PPT裡面編輯的時候會帶來很多不便,比如,你發現字體格式、大小等需要調整的時候,你還要回頭把剛才的程序再走一遍。還有,如果你的ppt格式裡面關於圖片編輯的選項沒有設定好,粘貼(或者插入)到PPT裡面的原本清晰的圖片,在最終保存之後解析度又降低了。所以,我建議不要選擇用把柱狀圖等圖片保存為png、tif、jpg等格式的文件,而是直接選擇導入到PPT(符號是紅色的P)或者Word(符號是藍色的W)中,如下操作:
導入到PPT成功後,我們會看到一個矢量圖(特點是無限放大不模糊)形式的柱狀圖,然後在PPT裡就可以放肆的組合、排版了。如果柱狀圖裡有文字等格式需要更改,直接雙擊就可會進入Graphpad軟體裡的編輯頁面,Ctrl+S保存(或點擊保存按鈕),PPT裡相應的改動就出現了。
用Origin軟體的也是類似的操作,找到導入PPT或者Word的按鈕就行,但是個人強烈建議不要用Origin,因為穩定性太差!導入到PPT或者Word的文件過一段時間之後,雙擊就沒有直接打開了。不知道最新版的Origin是否有改進,不過,我已經不想知道了。
2. 相機拍的照片怎麼在PPT裡面排版才不模糊?
對於一些病理等顯微鏡下拍下的照片或者已經沒法得到矢量圖的照片,大家請把PPT裡的相關格式給設置好。具體如下:文件→選項→高級→放棄編輯數據→不壓縮文件中的圖像→將默認目標輸出設置為選擇最大值(office 2010版的是220 ppi,更高級版本的可以設定的更高)。
實例:
在進行了上述設置之後,我隨便複製了6張照片進來,保存之後,這個PPT的大小是34 MB(下圖右),而如果我們不進行上述設置,這個PPT保存之後只有2.63 MB(下圖左),丟失掉的信息可見一斑!
3. 其他專業繪圖軟體怎麼操作?
今天一個小夥伴還在問我Meta分析軟體的圖片怎麼弄?我當初以為Meta分析的軟體可能因為很多人用的是破解版,所以有些功能他們沒法實現。結果今天看了之後發現,原來那些小夥伴一直不太明白圖片保存形式的區別,所以,導致最終的圖片清晰度特別差,總是需要別人來幫他們通過在PS中重新輸入文字和調整對比度的形式來優化圖片清晰度。我不懂Meta分析,也不懂Meta分析的軟體,但是從他們的軟體中我可以推出,基本上專業的繪圖軟體都可以到處wmf、emf等格式的矢量圖文件(如果沒有,那只能說這個專業軟體太垃圾了!)。所以,在相應的軟體中能保存為矢量圖是關鍵,保存好wmf或者emf文件之後,複製粘貼到PPT中排版即可。
4. 收工操作!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所有圖片排版好之後,保存為pdf文件格式,因為保存為pdf文件的過程中,矢量圖等圖元文件不會被輕易動手腳。同時強烈建議不要用另存為圖片格式!再用PS(或AI)打開PDF,選擇需要的解析度大小(一般300 dpi),寬度(17釐米或8釐米)。截取相應的圖片之後,另存為tif格式文件,同時注意圖像壓縮選擇jpg(壓縮為jpg格式的tif文件是最小的,但是有的投稿系統會對這種壓縮不識別,會導致變紅,遇到這種情況請選擇雜誌社一般建議的lzw格式),扔掉圖層並存儲拷貝,這樣使你的圖片大小達到最低值。
綜述所述,一個標準的論文圖片排版操作流程是:新建PPT→設置好不壓縮文件中的圖像→導入Graphpad繪製的柱狀圖等圖片→複製粘貼進來照片形式的圖片→排版組合→保存為PDF文件→用PS打開PDF文件→設置合適的解析度和寬度,既有PS又有AI的小夥伴可以刪除一個了,佔空間!
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留言諮詢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