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的風景美不勝收,是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但它那麼大如何能找到最優美風景呢?
有一位「探險家」以獨特的繪畫方式,為沿途攝影照繪製了一系列的插圖遊記,在攝影的基礎上,融入插圖與文字,圖文並茂的展示了Ta在大西北環線的旅行。
這場旅行的名字是「尋紋記」,起於青海湖,終於祁連山,誕生的遊記不僅有故事,而且還很有趣,每一張都有所不同,很好地為踏上這條線路的驢友做了一份精彩的旅遊指南,看看Ta去了哪裡吧。
茶卡鹽湖
「如冰川般夢幻,在上面我即將飛翔」
大西北不得不去的一站是茶卡鹽湖,在這裡茶卡鹽湖脈絡之美,令人不禁在腦海中幻想出板塊運動形成青藏高原的過程,以及鹽湖構造隆起而變化的動態,白色與藏青色,以及一條條無限延伸的紋理,如冰川般聖潔,望著這片湖,如冰川般夢幻,讓心飛翔了起來。
茫崖翡翠湖
「綠色顏料用完了麼,怎麼只塗一半!」
遠觀是「翡」、近看有「翠」,翡翠湖如鑲嵌在戈壁中的寶玉,襯託著瀚海明珠——茫崖這一站給人感受非比尋常。湖面一邊倒映雅丹地貌油沙山,一邊倒映崑崙雪山。一面綠意盎然,一面灰色堅實的地面,難免不讓人產生疑問,是上天綠色的顏料用完了麼?
神秘柴達木:艾肯泉
「我倒要看看這個惡魔之眼有多邪惡」
如果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推薦你一定要去艾肯泉。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浩瀚宇宙,期待未知之美時,是否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事?艾肯泉將大自然的奇妙彰顯無遺,如惡魔之眼般神秘,它其中又隱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水上雅丹
「泡個碧綠養生的溫泉,嘖嘖,舒服」
離不開「極旱」的雅丹本沒有水,這裡卻處在碧水之中,與雲水相合,水上雅丹,才是奇蹟的終極版本。在這碧波連天的風景裡,如此純淨、清澈的感覺,讓人想走進其中,泡個碧綠養生的溫泉,身心舒暢。
「好大一顆綠寶石,怎麼把它挖下來?」
自然也善於「藏拙」,一望無際的沙漠雅丹地貌區,碧綠突然映入眼帘,湖風迎面而來。被沙漠包圍的一捧碧綠湖水,像一顆顆綠寶石,這晶瑩美好的顏色,真讓人想把這塊「寶石」帶回家!
敦煌鳴沙山
「沙漠如絲,此刻,盡絲滑~」
金色的陽光照在金色的沙上,一路前行走過軟軟的沙丘,仿佛看見隊隊駝隊,聽見悠悠駝鈴。在這裡赤腳走在沙漠上,風迎面吹來細細的微沙從指尖溜走,這絲滑的感受難以用言語描述。
張掖七彩丹霞
「嗯,枕著彩虹睡覺,做的夢都是美的」
漫步於黃昏下的七彩丹霞,將自然的色彩運用的如此淋漓盡致,從紅到黃、由灰及白、紫藍黃碧,好似被一支無形的畫筆隨意掃過。這裡是上天鍾愛的地方,將天空中易逝的彩虹灑落人間,它蜿蜒起伏,枕著這難得一見的彩虹被,夢裡都將是五彩繽紛的。
祁連山脈
「這個冰淇凌純天然,想必一定很美味」
白云為衣裳,雪峰為身軀,祁連山脈像一座伸進西部旱區的溼島,白色的雪似入口即化的奶油,黑灰色的山如奧利奧粉末,大自然締造的「美味」冰淇凌,實在是誘人。
這一系列插圖遊記出自諾貝爾瓷磚之手,Ta攜手國家地理,從11月正式開啟了「尋紋記」,從青海湖、茶卡鹽湖、大柴旦、翡翠湖、茫崖、敦煌、張掖,到最後巍峨潔白的祁連冰川。不同於一般的旅行,諾貝爾的鏡頭下沒有真實人物,也並非完全的風景照,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山川河湖間的色彩紋理上。
除了沿途妙趣的自然風貌,一路上豐富多樣的人文特色也使人難以忘懷,敦煌壁畫的上飄飄飛仙仕女,七彩丹霞中莊嚴肅穆的佛教石窟,古代絲綢之路上鳴沙山仿佛還留藏著駝鈴的聲音,茶卡鹽湖旁依然保留著沙俄時期用於鹽業生產的鐵軌,崑崙山脈上悠久歷史的茶馬古道的痕跡令人神往……
回溯自然,諾貝爾瓷磚深信自然是絕妙的設計者,基於此,Ta在自然的萬般意象中,挖掘並傳承自然紋理,將人們心之所向的生活,承載家居美學的形式與藝術品位的內容,進而體味自然形與裡的象徵意素。
基於尋紋旅途的自然風貌與人文內核,諾貝爾瓷磚希望帶給人們的不光是對大自然的渴望,更讓自然融入家居生活空間,不再局限於鋼筋水泥間的狹小天地,感受家居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