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寒
充分認識到一分鐘有多長~
@-
一連串語音發過來
都不知道它的中心思想在哪裡
@吳惠惠
最無語的就是,跟對方說了現在不方便聽語音,然後他接著又回了一條語音歸來
@好名字可以讓你的...
一同學永遠都是發語音,一次七八條連續發算少的,每次都是3,40秒真的聽得耳朵疼。提醒過打字打字打字,還是執迷不悟。只好選擇不聽,不復
@傾城
其實長輩發語音,就是想聽聽你說話
@萬事勝意
就像我媽不會打字,又想給我發信息,只能發語音,互相理解一下
@只有天使才掉毛
感覺現在大家對發語音都有刻板印象了,其實很多情況下我覺得挺有用的,比如說你問人家一個專業的問題,或者是需要用大段大段的文字才能說清的問題,顯然就是用語音更快阿。
@你對我們遺憾嗎
我的小可愛很喜歡給我發語音,我不喜歡發語音,她總是會纏著我讓我發語音給她,說想聽我的聲音了。每次聽到她的聲音,心裡都是暖暖的,異地戀就是這麼容易滿足。
當然,也有人會說,現在微信不是可以語音轉文字了嗎?
然而,一條幾十秒的語音轉換要費多長時間先不說,在方言、口音和雜音的幹擾下,語音轉文字的結果常常是「還是老老實實自己回去聽一遍吧」。
發語音,方便的是自己,麻煩的是別人。
我們必須承認,語音是個好發明,在冰冷的文字之外,可以讓我們注入自己的聲音、情緒,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更有溫度了。
但我們也必須了解,在大部分場合,對大部分人來說,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也是一種美德,一個人的舒服不應該建立在另一個人的麻煩之上。若有非這樣做不可的時候,先禮貌的問詢一下,對方也會覺得受尊重得多。
當然,在合適的時機,對著合適的對象,也別忘了用語音好好向她們傳遞你的溫度,你的感受,你的愛意,讓這個新生的文明為古老的情感做出應有的助力,何樂而不為。
如果每個人都多一些換位思考,周圍的世界也會變得有人情味得多呀
編輯:羅曉婷
來源:好奇博士(ID:haoqi238)、飛哥說(ID:Mrfly_say)、陽光燦爛的你(ID:isong01),廣東學聯綜合整理。
好文推薦丨點擊可跳轉原文
①丨只要我還記得你,你就會回來的,對吧?
②丨@全體團員!團旗、團徽和團歌的使用,你還要知道這些!
③丨廣東人識別指南
④丨在華工!他們以這種方式呈現了一場大作……
⑤丨哈哈哈哈哈哈哈,這一屆網友真是深藏blue.
⑥丨「小組作業,真的不是我的個人作業」| 南粵青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