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楚天都市報
8月24日,陝西省禮泉縣法院、檢察院、公安局聯合發布懸賞通告,對10年前被盜的唐建陵石獅,懸賞100萬元徵集線索。這並非當地首次懸賞,10年間,懸賞金從10萬增至100萬,再度將距今有1257年歷史的文物帶回人們的視線。
建陵石獅 唐代石獅被盜10年杳無音訊
2010年4月3日凌晨,陝西省禮泉縣昭陵鄉發生一起特大文物被盜案,案犯系多人結夥作案,在夜間利用支架、吊鏈、柴油三輪車等吊裝、運輸工具,將此處的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一對石獅盜走。
唐建陵安葬的皇帝是唐肅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馬嵬驛兵變後玄宗西逃,他繼位,在位6年,在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終年51歲,歸葬建陵。建陵石刻在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懸賞通告中稱,石獅被盜地點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昭陵鄉崇山村北的「武將山」上,當地人稱「獅子凹」,兩尊石獅均為石灰巖質,圓雕,蹲踞狀,四足與底座連為一體,高約1.5米,長約1.3米,胸寬約0.8米,每尊重約二噸。被盜石獅系唐帝王陵墓園門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對象。
東門南獅左側面
2010年4月,驚聞石獅被盜後,一位作家曾為此痛心疾首,呼籲盜賊懸崖勒馬。他在博文中寫道:自唐肅宗皇帝歸葬建陵以來,已逾一千二百四十七載,漫漫一萬四千五百餘日,熬過多少雨雪風霜,躲過多少兵燹戰火,卻不想在如今這太平歲月,朗朗乾坤之下竟遭不肖子孫竊盜!
案發距今已過去10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專家一直在關注此案,但至今還沒有下落。今天,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這位專家介紹,2007年在唐建陵考古調查中,他和同事曾對這兩個石獅進行繪圖、照相、文字記錄,石獅一直在地面上,保存基本完好。
考古人員對石獅繪圖警方懸賞從10萬增至100萬
此次懸賞通告中稱,為了儘快破獲案件,經禮泉縣委政法會議研究同意,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縣公安局聯合向全社會發布懸賞通告,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檢舉揭發相關線索,對提供重要線索,幫助破獲案件者,最高獎勵人民幣100萬元;對協助,參與過作案的人員,只要具實交代,將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對知情不報、隱匿罪行、不思悔改的人員,一經查獲,將嚴懲不貸。
通告原文
記者了解到,建陵石獅被盜後,這已經不是當地第一次發出懸賞通告。2010年5月17日,為了早日破案,鹹陽市公安局向全國發布《關於禮泉石獅被盜案的協查通報》,凡提供線索破案者,公安機關將予以現金10萬元獎勵。
2010年11月23日至24日,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安部來陝督辦建陵石獅被盜等系列文物盜掘大案。鹹陽警方提高賞金,懸賞20萬元尋破案線索。
由於案件沒有突破性進展,2012年1月1日,警方再次發布懸賞通告,將懸賞金額提高至30萬元。
當地考古專家稱,大唐建陵2001年即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封內所存所有石儀皆為國之重寶,定級的話,石獅為一級文物。盜竊巨製石刻藝術品,使用機械工具將會損壞歷經千年較疏鬆的石質,造成無可挽回的重大損失。此外,石獅屬於建陵的組成部分,離開了遺址,就只是一件藝術品,附著在它身上的一些歷史、文物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湖北築予律師事務所律師肖慧斌介紹,根據《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盜竊國家三級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盜竊國家二級文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盜竊國家一級文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案中盜竊三級以上不同等級文物的,按照所盜文物中高級別文物的量刑幅度處罰;一案中盜竊同級文物三件以上的,按照盜竊高一級文物的量刑幅度處罰。
「即便案犯團夥內部有人舉報,也不會拿到懸賞金。」肖慧斌表示,如果案犯自首或提供線索破案,可以減輕處罰,但至於能不能免除,需要綜合各個情節。
不少網友表示
兩噸重?咋偷的?咋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