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市衛健委官網通報稱,12月15日0時至24時,新增報告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12月4日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的同航班密切接觸者。
這是北京連續第四天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病例。
通報顯示該病例信息為:11月30日從羅馬乘機經丹麥轉乘國航CA878航班,於12月1日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經健康篩查並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12月14日在隔離點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負壓救護車轉入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12月15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值得關注的是,昨日(15日),北京市衛健委官網通報顯示,12月14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這一病例與前兩日發現的3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不同的是,這名確診病例是在14天集中隔離期滿後,才出現相關症狀。此時,他已入住朝陽區一家酒店。
根據12月15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第185場新聞發布會,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該名確診男子11月28日從香港乘坐香港航空HX336航班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經健康篩查並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在集中隔離期間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2月12日集中隔離結束後,該男子入住位於朝陽區的某酒店大山子店。12月13日出現發熱、腹瀉症狀。12月14日前往發熱門診就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相關部門在採集居住房間、電梯、樓道等相關環境的30件樣本中,發現患者居住酒店房間4件樣本呈陽性,其餘為陰性。
15日晚間,第一財經記者致電上述酒店,工作人員表示通報內容屬實。接到通知後,該店已暫停營業,恢復時間尚不能確定。對於該名確診患者如何得以入住酒店、是否出示相應證明、酒店作何要求,他表示不便透露。
隨後,附近另一家該連鎖酒店員工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根據此前疫情防控要求,酒店不接受14天內到訪中高風險地區或境外的旅客,但若是經歷了14天的集中隔離期,則無理由拒絕旅客入住。在上述酒店發現疫情的14日,當地相關部門要求旅客在該酒店入住時額外籤署一份保證書,承諾承擔相應法律後果,同時出示隔離期滿後的核酸檢測報告。
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入境旅客隔離期滿後出現確診病例。今年4月15日,北京市就曾通報新增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關聯確診病例3例,為14日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的家庭密切接觸者。
首發病例隔離14天後發病,龐星火曾提醒稱,隔離期滿人員回家後不能掉以輕心,需要繼續單獨居住、就餐,減少與家人接觸。
此後,部分省市對14天集中隔離期進行了調整,有的表示要適當延長集中隔離時間,有的建議增加7天到14天的居家隔離時間。
12月15日四川省衛健委通報的境外輸入病例中,也有一名航空公司飛行員是在隔離期滿後出現症狀而被確診的。
下一步,入境旅客集中隔離14天的管控時間需要被拉長嗎?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12月14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出現小幅度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的特徵,多點零星散發病例也屬正常現象,不用過度擔心。
此前,吳尊友在7月1日出席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時,對設置14天的隔離期和7天的核酸檢測有效期作出解釋。他表示,通常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為3到7天,部分長達14天,因此將隔離期限定為14天。考慮到核酸檢測實際操作情況,難以保持過高頻率,所以將核酸檢測有效期定為7天。
龐星火強調,下一步要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加強入境人員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及7天健康監測,持續從嚴從緊做好直航北京國際航班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