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少年兒童既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5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並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少年兒童,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要著眼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今年年初,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中國人過年的節奏,廣大少年兒童也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廣大少年兒童不僅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偉大壯舉,也聽從黨和政府號召、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鬥爭,更都陸續回到了往日熟悉的校園、見到了親切的老師同學。在同心共築中國夢、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新長徵路上,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就需要讓「抗疫精神」融入少年兒童成長血脈代代相傳。
「抗疫精神」是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使命精神。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是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的身影;「我不能哭,護目鏡花了就沒辦法工作了」,是一位護士面對採訪鏡頭時的堅強……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使命精神,在這次抗疫鬥爭中得到集中展示,讓這種精神融入少年兒童成長血脈代代相傳,可以進一步強化少年兒童的使命意識,激勵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努力做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在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抗疫精神」是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團結精神。這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從省際之間對湖北的對口幫扶,到民間自發開展的對湖北的個人援助;從一批批醫療隊奔赴湖北,到加急生產的消殺產品捐贈給指定收治醫院……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團結精神,在這次抗疫鬥爭中得到全面彰顯,讓這種精神融入少年兒童成長血脈代代相傳,有利於喚起少年兒童的團結意識,激勵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和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無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前行力量。
「抗疫精神」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奮鬥精神。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從重症病房爭分奪秒的救治,到城鄉社區挨家挨戶的排查;從「火神山」「雷神山」的神速建成,再到一座座「方艙醫院」開始收治患者……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奮鬥精神,在這次抗疫鬥爭中得到生動詮釋,讓這種精神融入少年兒童成長血脈代代相傳,有利於砥礪少年兒童的奮鬥意識,激勵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把個人發展融入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大業,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少年當立凌雲志,建功立業會有時。」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面向未來,只要各地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以網絡雲課堂、入學第一課等廣大少年兒童易於接受、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抗疫奮鬥的故事,講清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何來之不易,講明實現中國夢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奮鬥,就一定能讓「抗疫精神」融入少年兒童成長血脈代代相傳,也一定能幫助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築牢人生第一級臺階,更能助力少年兒童更好的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王玉星)
編輯: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