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商發展雖快,人們還是更喜歡去實體店購物

2020-12-13 雨果網

當大家在興致勃勃地談論電子商務增長如何迅速、實體店如何被逼迫得節節敗退之際,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網絡零售在整個零售格局中的佔比依然很小,人們買東西的時候主要還是會去實體店。據調查,美國網絡零售額在總零售額中的佔比還不到10%。由此可見,大部分消費者對實

當大家在興致勃勃地談論電子商務增長如何迅速、實體店如何被逼迫得節節敗退之際,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網絡零售在整個零售格局中的佔比依然很小,人們買東西的時候主要還是會去實體店。

據調查,美國網絡零售額在總零售額中的佔比還不到10%。由此可見,大部分消費者對實體店還是相當依賴的。研究機構表示,消費者喜歡去實體店購物的原因是因為退換貨方便,同時也沒有個人信息被洩露的風險。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美國一家網絡零售商竟然推出了365天免費退貨的服務。

雨果網從美國《多渠道零售商》8月27日的報導中了解到: 研究機構Forrester最近披露的研究結果表明,雖然網絡零售行業快速發展,但是美國零售業92%的收入來自於線下實體店。

另一研究機構Ripen eCommerce對此進行了研究,想搞清楚人們為何傾向於在實體店購物。

研究結果表明,30.8%的人表示喜歡在購物時親自看到和感覺到商品的顏色、樣式、質感,29.9%的人表示想通過「適合」的渠道買東西。

該公司市場部負責人Rekuc稱:「這些統計數據告訴我們,對於網絡零售商來說,將商品交到消費者手中並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確定好壞,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應當出臺更加寬鬆的退貨政策或者提供免費送貨服務,讓消費者不會感到任何購物壓力。毫無疑問,這些手段都可以提高轉化率。」

在這方面,網絡零售商Zappos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它允許網購者在365天內免費退貨。而另一家網絡零售商Birchbox則提供了一個免費退換貨的榜樣。

Rekuc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很多顧客之所以喜歡去去實體店購物,主要原因是退換貨更方便。由此可見,對於網絡零售商來說,一個更加寬鬆退換貨政策是非常關鍵的,這樣一來消除了消費者的購物隔閡。」

調查結果還顯示,16.9%的消費者認為在實體店購物可以更好地保護隱私,此外有14.4%的人表示在實體店購物反而更省錢。由此可知,網絡零售商應當強調他們在保護隱私和確保安全方面的立場,讓網購者不至於擔心在購物時會洩露個人信息。

此外,消費者到實體店購物另一原因是為了能夠立即拿到貨。對此問題,一些網絡零售平臺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比如亞馬遜在西雅圖推出Amazon Fresh,谷歌在舊金山推出Google Shopping Express,確保商品在很短的時間內送達。

雨果網了解到,美國Y 一代(1980年到1995年間出生的人)儘管鍾愛網絡,但是他們仍然是實體門店的忠實購物者。但是有一點,這種實體門店的購物體驗必須能夠讓他們感覺到有新鮮感、有樂趣。

某研究報告稱,「Y一代非常喜歡購物,而且是大部分購物中心的常客。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18歲至35歲之間的人很容易感到無聊厭煩。他們總是希望找到新鮮事物——無論是網上購物、實體店購物還是在餐廳就餐。」(編譯/雨果網 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

相關焦點

  • 電商如此方便,為何日本居民還是喜歡去實體店裡購物
    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實體店根本就無法與電商競爭。說到底,與實體商店的租金成本、人工成本等相比,電子商務的運營成本還是比較低的。不像中國,日本電商已經被實體店所擊敗,因為日本人更多的選擇是去實體店購物,雖然也有電商產業,但是它的發展遠不及實體店。
  • 新加坡人:對不起,亞馬遜,我們還是更喜歡在實體店購物
    雖然新加坡的電商發展時間並不短,但在新加坡,人們都喜歡在有空調的購物中心裡購物,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項「全國性的運動」。 對於這個島國的消費者來說,實體商店或購物中心通常只有幾分鐘的路程。事實上,新加坡現在有著太多的商店。在經過多年的過度擴張後,商場運營商正在縮減業務規模。
  • 為何在中國電商打敗了實體店,而在美國去恰恰相反?答案很簡單!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帶動了很多新興行業的發展,其中電商行業便是最明顯的一個,如今電商也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成為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經過多年的發展,電商行業也經歷過多次大洗牌,但是電商行業在國內依舊是非常火,而且還對國內的實體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導致不少實體店都已經關門了
  • 電商賣家良心建議:這3類產品,還是去實體店買不會吃虧!
    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商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購了,大到電器家具,小到襪子螺絲,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直接網購。畢竟只要能夠想到的產品,幾乎都可以在電商平臺搜索到,可能有些小零件去實體店都不一定找得到,但是網購卻可以足不出戶就買到,這就是人們喜歡網購的原因之一。
  • 為什麼美國、日本實體店要比電商發展得好,而在中國正好相反?
    為什麼美國日本的實體店比中國好,而電商比中國差,原因如下:1.他們是發達國家收入比中國好很多,人家的實體店都是正牌,質量有保證,沒有很強的願望為了省百八幾十塊到網上買,實體店購物有體驗感,隨買隨走,不用等幾天。
  • 電商衝擊下,日本實體店為何依然發展?
    為什麼他們的電商和電子支付發展疲軟?我們能不能有所借鑑?在第2屆中國(福建)國際智慧商業大會暨2019聯商風雲會上,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做了名為《電商衝擊下,日本實體店為何依然發展》的演講。與大家分享他對日本實體店發展的思考,以及中國實體店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下為演講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 為什麼美國消費者更喜歡線下購物,討厭AI客服?
    下面分享幾個我覺得有意思的報告結論:01、購物頻率的差異儘管電商的滲透率已經相當高,在調研用戶中,55%的人是亞馬遜的prime會員(注意不只是在亞馬遜買過東西,是忠誠的付費會員),但實體店和網上購物的頻率存在顯著差異。
  • 馬雲:傳統電商已死 我們去城市發展實體店?去農村發展種植業?
    本期話題 馬雲:傳統電商將死 我們去城市發展實體店?去農村發展種植業?馬雲,我們都知道他是誰?很多人把馬雲看成是一個商業奇才,覺得他能洞察先機。他可以把阿里巴巴和淘寶做得非常好,他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人們並不懷疑,馬雲的商業頭腦,因此很多人對他說過的話都非常上心。
  • 網購與實體店購物,你更喜歡哪個?
    有網友稱:「去年雙十一也沒覺得大家那麼瘋狂,今年真是不上網購物,都感覺自己對不起這個日子的節奏。」上周,本報發起題為「網購與實體店購物,你更喜歡哪個? 」的微·調查,共有49名受訪者參與本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2.9%的受訪者表示更喜歡網購。網友「古箏秋畫圍脖」說:「平時基本沒什麼時間去商場,日常的東西,比如衣服、鞋子、飾品、書籍什麼的大多數是網購的。
  • 網友:更喜歡在實體店購物
    網友:我更喜歡在實體店購物馬雲的電商行業推動了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買商品。馬雲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都是大家最喜歡的兩個購物平臺,當然還有其它的電商平臺: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還有幾天就臨近雙十一了,各大電商平臺都推出了平臺的優惠活動,活動正在火爆進行中。
  • 在中國,電商「幹掉」實體店,在美國卻正好相反,這是為啥?
    在中國,電商「幹掉」實體店,在美國卻正好相反,這是為啥?電商作為一種新興起的職業,其發展速度非常迅猛,有專職從事電商的也有兼職,而且電商所售賣的商品更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有些人也通過電商成為了真正的有錢人,不可否認電商給很多人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咱們普通老百姓做電商都可以賺很多錢,更不用說像馬雲這樣的電商霸主,他的淘寶以及天貓的交易額更是高得令人仰望。一個天貓雙11交易量能達到幾十億,其中的利潤大家可想而知。隨著電商的興起,對實體店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越來越多的實體店也被逼無奈選擇關門大吉。
  • 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卻恰恰相反?原因其實很簡單
    TOP空包網: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很多方式逐漸被改變了。其中電商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了淘寶、京東等網購網站,人們購物只需要在家動動手指,就可以等著貨物被送上門來了。可是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卻恰恰相反,這是何原因呢?
  • 門店銷售提升方案商業怪象:電商發展如火如荼,街邊實體店冷冷清清,大量店鋪關門
    2020疫情發生後,受到最大影響的便是實體店,不管是餐館還是服裝店,街邊店鋪大量關門倒閉,反觀線上電商,卻因為疫情發展的更是如火如荼,直播帶貨,更是成為了現象級的新風口,不管是明星還是網紅還是普通人紛紛下場
  • 普華永道:調查顯示72%的法國人更喜歡實體店購物
    目前84%的法國人每天都通過密碼登錄使用網際網路,上述在線購物的特點將對網上購物的發展帶來重要影響。而根據Ipsos公司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72%的法國人更喜歡在實體店而不是在網上購物。有95%的法國人認為,網絡購物在便捷性上更勝一籌,但是其與顧客面對面情感交流的缺失令84%的法國人感到不滿。在網購頻率方面,有17%的法國網購族表示每周至少會進行一次電子購物,這一比例在中國網購群體中為76%,英國為40%,德國則為36%。
  • 是電商還是租金?實體店大量關門轉讓,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是電商還是租金?實體店大量關門轉讓,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推薦語: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電商、行動支付等新興行業發展越來越好,網上購物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電商行業的繁榮,卻給實體經濟造成很大衝擊,現在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大街上打出「旺鋪招租」「特價清倉」口號的商家不在少數。不難看出,電商經濟的本質是建立了一條新的渠道,通過這個渠道商品能夠直接能夠遞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條通路的打通,可以說讓很多消費者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消費體驗,這樣電商經濟才得以快速的發展起來。
  • 電商「打倒」實體店?實體店真的沒有這麼脆弱,而且無法被取代!
    要說電商打倒實體店,我覺得這麼說還是有一點勉強的。電商的便捷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實體店也人們的剛需,不可能人們都不去實體店,全部都在網上購物,這根本就不現實,實體店不管怎麼樣,都會一直存在,電商的確是新時代的產物,也給實體店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但是電商自從誕生以來,實體店消失了嗎?顯然沒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體店並沒有真正輸給電商。
  •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推薦語:電商,這個曾經不被認可的「假冒偽劣」代名詞,在今天已經深入改變了中國商業生態與人們生活方式。 小到牙刷、垃圾袋,大到各種家具和日用電器,絕大部分國人都選擇在網上購買。
  • 電商行業發展迅速,超市生意越發不景氣,人們:多從自身找原因
    現如今,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我國較為先進的行業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不斷普及,一些消費者正在慢慢的向網上購物轉移,這就導致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不景氣,不少實體店店主的日子也因此變得非常煎熬。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許多實體店店鋪紛紛表示生意太難做了,迫不得已的選擇破產。
  • 電商「終結」實體店?這幾個實體店並不脆弱,無法被電商取代!
    文:青山 如今,在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電商所涉及到的領域已經越來越多了,從剛開始的售賣服裝再到如今的各種商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找不到的,幾乎遍及各行各業,為人們提供越來越方便的服務,並且商品的價格還要比實體店的便宜。
  • 賣家坦言:這五樣東西,最好去實體店購買
    平臺賣家坦言:這5樣東西最好去實體店購買,否則吃虧的是自己如今,京東、淘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由之前網絡不發達的線下購物,到如今的線上購物,電商平臺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便捷,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偏僻的鄉村,電商都無處不在。而有些東西,平臺賣家坦言:這五樣東西最好是去實體店購買,否則吃虧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