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為人之本,是做人最基本的一個詞彙,卻總被放大地過於崇高,似乎遙不可及。我們很普通,我們不高調,但低調的平凡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亦能顯示道德上的高姿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隨處留心,細心觀察,誠信,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張開觀察的雙眼,懷著一顆感恩美好的心,才發現,真誠、信義,有關真善美的人和事都包圍著我。
外婆家的村子裡就有這麼一個講誠信的於大伯。於大伯是一名菜農,每天都會到田裡去忙活好一陣子,不是種菜就是給菜施肥,有時候種的菜成熟了就採了拿到市場裡去賣,於大伯極其注意使用科學方法種菜,種出來的菜又好看、又乾淨、又好吃。晚上於大伯會把白天採回來的菜先清洗乾淨,然後扎得整整齊齊,等到第二天拿到市場上去賣。可是,有的菜農卻做不到這些,有些個別的菜農為了多賺點錢,為了自己的利益,把野草、爛葉夾在菜中間,再在菜上面灑上好多的水,以便加重重量,有的還缺斤少兩,這樣子濫竽充數,欺騙我們那些來買菜的老百姓。而於大伯賣菜絕對不會像他們那樣子做那種濫竽充數的事情,於大伯賣的菜既便宜又不缺斤少兩,也從不往菜上面灑水,他也從不會把爛葉、野草夾在中間。
於大伯做生意從來都是踏踏實實的,所以,外婆家那邊的許多村民都很樂意來買他的菜。有時候許多菜販子也常來買於大伯的菜。有一次,一個菜販子跟於大伯買了幾百斤白菜,把一疊錢往柜子上一放說:「我數過夠數了,我先走了。」後來,於大伯數錢的時候發現多了10元,第二天,菜販子再跑來跟他買菜時,於大伯便將10元錢還給了那個菜販子。那個菜販子感到非常意外,說:「小小10元錢,令我難忘一輩子,同你做生意,我一百個放心。」
誠信之人,必行誠信之事,他們的真誠打動人心。但誠信並不是單方面的,誠信,應是相互的。你以誠對人,別人便以信待你;別人給予你信任,你更回報以真誠。這個道理,在我幾乎每天都會經過的小超市上有最好的體現。
小區門口有家小超市,是我見過的安全係數最低的超市,很小的窗口,貨架都脫離了售貨員的視線,而且沒有任何監控錄像。人多的時候,把東西拿走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據我觀察,沒有人在這裡偷東西。無論圍了多少人,大家都會自覺地排隊等候。相比於監控嚴密的超市裡的偷竊事件,我常想是什麼能讓這個小的超市如此和諧?而當我自己站在那裡排隊等候時,親身感受到,老闆給的那份信任,那麼沉,誰能有勇氣辜負這份信任呢?這份充分的信任,給了我們肯定、自尊和成就感。每次站在這裡,自己排隊,或看著別人排隊,等候從那個小小窗口交錢的時候,我都會被小小地觸動一下,感動一下,正是誠與信的不斷傳遞,這樣的良性循環使得這個並不美觀的小超市給人以很美好的感覺。
所以,誠信,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很簡單的事情。看看周圍,仔細回想,就像將多找給的錢還給老闆的你、我或者他一樣,或許你不曾意識到,但我們確實每天都誠信著,也被別人誠信著。比如自動取款機前的招領啟事、小區門衛室窗口待領的銀行卡,以及微信朋友圈上各種尋找失主的狀態及轉發,這些背後,都是一個個最為平凡的誠信身影,這些都證明:誠信,就在你身上,也在你身邊。
《莊子盜趾》裡記載:「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為了一個約定,尾生可以放棄生命。在那個人心遠古的年代,人們單純地甚至有些木訥。但正是這份對道德單純的堅持,才給我們對人性最原始的感動。
生活中,不必經歷什麼大風大浪、大是大非,其實,我們每天都在面臨著很多點滴的關於誠信的選擇,這時,我希望我們都能保持一份單純和簡單,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選擇問心無愧。對別人誠信,更是對自己誠信。
對自己真誠一點,你會知道,誠信原來是順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事情;對生活敏感一些,你會輕易地發現,周圍就有很多誠信的人和事;讓我們也從點滴開始感受,開始做起,就做一個誠信的普通人,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