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海外華人第一平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12.2019
//
那趟說走就走的非洲旅行
其實原本我的心是沒有如此狂野的。
我記得最初的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嫁給愛情,相夫教子,過熱氣騰騰、有煙火氣的生活。後來的後來,沒辦法當上廳堂的好女孩,所以就做一個走四方的壞女孩。其實我來非洲前,一個人去杜拜看了沙漠和駱駝。
去杜拜前,一個人去了心心念念的成都,凌晨兩點自己點了一份火鍋,熬夜黑眼圈也要吃下去;去成都前,一個人去過電影院幾次,中文英文片都沒關係,抱著爆米花和可樂,氣氛不能少;去電影院前,一個人上班,一個人下班,一個人生病,一個人思念,一個人患上了憂鬱症,一個人走過了七個春夏秋冬。在此之前,愛上過一個人。
再往前走就是大學還沒畢業了。我是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英語專業八級。我屬於很鑽研的那種人,在工作上殫精竭慮,精益求精;我當過培訓機構的英語老師,從初中高中教到出國留學,上過的課不下10000小時,學生遍布英美澳加;現在駐外翻譯3年半了,是不是聽起來還算不錯?
可是問題似乎也出在這裡,在沒有人陪伴的時候,我用工作填滿了自己,工作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在漫長的時光裡,腦海裡佔據著黑白色,我甚至沒有回憶,沒有互動,沒人分享,過往的事情似乎就都過去了,大漠孤煙,被風吹過,一點痕跡都沒有了。
2016年上半年,我患上了中度抑鬱。用自己的工資在看心理諮詢師,200元每小時的諮詢費;我一夜一夜地睡不著,食慾也減小,體重一個月掉了10斤;我感覺自己透不過氣來,覺得自己要瘋掉了,覺得自己快要死掉……給美國朋友Joshua寫信,說我的depression很嚴重,他第三次邀請我飛去杜拜找他。這個邀請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提到過,我覺得太超出想像,都作罷了。但那一次,我不管不顧,踏上了飛機。
在杜拜的那九天,食宿是Joshua的爸媽在照顧,白天就開車帶我逛當地的清真寺、沙灘、帆船酒店、杜拜MALL、高空跳傘;傍晚去散步,去看夕陽轉眼就消失在地平線,月牙掛在天上;去看沙漠上的植被和駱駝;晚上我們去看音樂噴泉,好吃的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美國料理、印度料理吃了個遍;見到了在杜拜工作的華人、菲律賓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我覺得自己似乎能喘口氣了,我著迷這種自由的感覺,讓我感覺自己真實活著。
2016年8月16日,我獨自拉著行李箱,帶著勇氣,隻身飛往了13000公裡以外的非洲大陸,選擇成為一名駐非翻譯。我要旅行,也要賺錢買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屋,女生都是需要安全感的,這一點我也不例外。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奮不顧身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加納,常駐人口2000萬,位於非洲西部,遍布熱帶雨林;有著綿長的海岸線,盛產黃金,又名「黃金海岸」。想必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小國家吧,其實我和大家一樣,最初也不知道它在哪兒,所以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僅此而已。
經歷了18個小時的飛行,當飛機盤旋在加納首都阿克拉上空時,我第一次見到了腳下的這片土地。見到了頭頂貨物的小販穿梭在車流裡,見到了非洲髒辮。見到了最最原生態的烹飪器具,看著他們頂著塵土,身體上裹著一塊布走過來,感覺自己真的穿越了。書上見到的那些關於非洲的圖片都變得形象立體起來了。OMG,This is crazy!!!
事到如今,我已經在加納呆了3年零3個月,已然混成了老油條。
我覺得駐非翻譯跟戰地記者差不多,需要忘掉自己的性別,靈魂雌雄同體。如果說大部分女生的內心是粉色的話,我的應該是軍綠色的。告別了逛那種bling bling的飾品店或者精美的專櫃,作為隨同翻譯,我的日常變成了給金礦訂購——硝酸銨、炸藥、雷管、導火線;租賃——挖掘機、鏟車、推土機等;處理外圍關係,跑遍了當地的移民局、警察局、勞動局、法庭、電力局、環保局、礦產局等;也在例假期間,和潛在投資方一頭鑽進熱帶雨林,尋找金礦資源,幾個小時不出來……
我目睹了這裡的飢餓,貧困,苦難,疾病,死亡;當地醫療和教育條件相當落後,一些地方仍然面臨著沒水,沒電,沒路,沒網絡,手機沒信號,沒廁所,沒洗澡水的窘境。
與此同時,我也見證了非洲人的淳樸與善良,以基督教和穆斯林作為基本信仰的民族,心地不會太差,我會時不時被他們的言語和行動深深打動;但也會被他們的慢節奏帶到無可奈何,被他們的政府部門的腐敗和不作為氣到半死。
順便跟你們八卦一下,你們知道非洲人的爆炸頭和酷酷的髒辮都是假髮嗎;你們知道他們女的站著小便嗎;你們知道他們不可以用左手遞東西嗎;你們知道他們以屁股大為美嗎?你們知道我來了這片雨林,因為不是非洲草原的緣故,所以沒看到獅子,大象,長頸鹿,《動物世界》裡的那種動物大遷徙嗎?......
Anyway,這裡的節奏和壓力沒有國內大,我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熬夜換自由的壞毛病因此治好了;沒有了國內的熙熙攘攘,我的憂鬱症也漸漸好了;我不需要擔心這裡的食品安全問題和空氣汙染問題,全是純天然的食材,五顏六色的晚霞,抬頭可見的星星,很低的潔白的雲層;最好的是這裡的氣候,每年只有旱季雨季,常年溫度二三十度,每天穿裙子都可以,但是務必要做好補水和防曬,這裡距離赤道很近,因此紫外線很強。
我在這裡逃離了3個寒冬;在國內的時候,每年冬天都面臨著嚴重的季節性情緒失調,我在這方面是個膽小鬼,所以當了逃兵。
我喜歡非洲人血液裡流動著的舞蹈因子,律動一起,全民皆是靈魂舞者;喜歡他們窮開心的樂觀精神,點上一瓶啤酒,就可以帶走一天的疲憊;喜歡小孩子對鏡頭的好奇,他們會衝過來大大方方擺各種很酷的pose,露出潔白的牙齒,眼睛裡一塵不染;喜歡他們一見面就熱情打招呼,互稱兄弟姐妹的親切;喜歡他們在足球場上,在教堂裡,在婚禮和葬禮上的儀式感;喜歡這裡的百香果,芒果,菠蘿,木瓜,諾麗果,牛油果,椰子;喜歡這裡隨處可見的小雞,小牛,小羊,小狗,小猴子;喜歡這裡的大西洋,那麼多美麗的海灘,和各種生猛海鮮.....
海明威說:「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去過巴黎,它會是一席流動的盛宴,伴隨你一生。」對我而言,非洲亦是如此;無論我以後走到哪裡,這段經歷都會佔據我的心裡很重要的位置。這片物資極度匱乏的土地,教會了我遠離塵囂,讓我找到了自己;讓我踏實誠懇接地氣,不盲從他人,去過好自己的生活,去經歷生命中真正重要而又有意義的東西;甚至還啟發給我「極簡主義」和「財務自由「的概念,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掌控,不再迷茫和隨波逐流。
這種感覺就像是苦苦追尋,終於找到了答案。
未來充滿無限可能,而我會帶上這些勇敢,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