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鳳銘
近日,江西一位孕婦金女士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掛水,誰知道水掛到一半,她抬頭看了一眼藥水瓶,直接崩潰大喊:「孩子不敢要了。」
原來金女士已經懷孕3個月,因孕吐嚴重在醫院掛水輸液,發現藥瓶黴變,保質期是2020年1月16日,如今己經是7月份了,過期了半年。為了優生優育,金女士擔心輸入了過期藥水,影響胎兒發育,所以腹中胎兒不敢要了。
相信,這則事件大家應該都從網上看到了吧?不得不說,此事件讓我們感覺很痛心,因為腹中的胎兒也是一條生命,還沒來看到這個世界就宣告生命結束……所以,咱們有必要來探討一下這究竟是誰的錯?如何去杜絕和防範這些錯誤?
沒錯,我們第一反應肯定是掛水護士的錯。此醫院的護士長也當場就表示確實沒有做到位,沒有管理好,護士在執行的過程中也沒有看到,沒有認真去查對,並承認錯誤。
可是,此事件,僅僅是掛水護士的錯嗎?有很多網友的評價幫我們找到了答案,有人是這樣說的:
藥品過期是科室庫存藥沒有檢查到位,因為小地方的醫院都是護士自己配藥的,前一天就要擺好第二天的藥,第二天等護士上班執行醫囑,才會發藥給科室,一個醫院十幾個科室,一個藥房,肯定是忙不過來的。
我們一看這段評論,感覺這位網友有醫護工作經驗,講得有道理,庫存藥沒檢查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環節控制到位了,護士取藥水時就不會取到過期的藥水。
還有網友這樣說:發生這種事故 ,肯定是醫院的責任。每一箱藥上面都有寫生產日期、保質期、過保質期。每個科室牆上都寫著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所謂三查是: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 ;八對是: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 用法、有效期。
由此看來,這家醫院管理不到位是肯定的,制度掛牆上好看的,這家醫院制度形如虛設,領導有主要責任,必須層層把關,定期檢查,配藥窗口要核對把關,護士用藥前也得仔細核對把關。
看到這位網友的評論後,我們就能判斷他不僅有醫護工作經驗,而且可能有醫院管理工作經驗,不然不會那麼清楚地知道醫院中特有的「三查八對」制度。咱們看過這個制度後,如果真的都執行到位就會感覺很踏實、放心。
但是,一項制度的推行,是需要縱向從上到上,橫向跨各部門共同嚴格執行才能真正有效,歸結到一個詞,就是「管理」,當管理出現漏洞時,制度就形同虛設。
還有網友看到胎兒不能保,心裡很痛,於是建議說:看過期的是啥,其實有的藥過期了,只是藥效減弱而已,當然有的藥不是。但你妊娠反應重,不會給你用啥很特別的藥,應該胎兒還是可以要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但是作為孕婦確實不太敢冒這個險,因為每個人都會考慮優生優育的問題。是藥三分毒,作為孕婦,一般非特殊情況不用藥,甚至吃的食物都非常講究,除非是特殊情況,比如自身的原因不容易受孕或其他特殊情況才會選擇冒險。
江西的金女士,也屬於比較謹慎的,掛水時還想到看了一眼藥水,如果沒看到呢?孩子生下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可是一輩子的事情。但是,我們又不得不再往前看一下,如果在掛水前就看了一眼,胎兒是不是就能保住了?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錯誤:自我警惕不夠。
為什麼我要提出這個錯誤呢?因為我犯過,有一次,我感覺身體不適,有感冒的跡象,於是條件反射地想服點藥。按照往常,我口服一瓶藿香正氣水就能有效預防,於是順手就拿了一瓶服下,誰知道過了一會兒,渾身開始過敏,後來一看才知道是藥過期了。這只是感冒小藥,如果治療重症的藥呢,後果就難以想像了。所以,咱們在服藥(包括吃任何食品)時有沒有關注過藥品的保質期呢?
所以,一個事件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我們該如何去杜絕和防範這些錯誤?咱們就事弄事,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醫院管理方面
根據自身醫院的實際情況和操作流程,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制度,類似於前面講到的「三查八對」制度,並附以監管制度,上行下效,嚴格執行。
醫護人員方面
醫者仁心,咱們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都依賴醫護人員的護航,所以一定要有超凡的責任心,將醫院制度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執行到位。
自我防護方面
安全防範從自我管理開始,多一份小心和謹慎,能杜絕很多危險情況的發生。比如關注一下藥品的保質期、食品的保質期、食品藥品混吃的禁忌等。
咱們國家的醫護工作,從大範圍來看是非常棒的,特別是這次疫情下,出現了很多白衣戰士,他們逆流而上,保我們平安,讓我們一起致敬!相信還會越來越好。也讓我們一起GET生活中的小技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以上僅為我自己的淺見,大家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呢?歡迎留言。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啟發,也期待您留言分享自己的智慧,更希望您能轉發此文幫助更多的人受益,謝謝!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即刪,謝謝!)
#孕期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