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臭蟲在外地 「捲土重來」,北京已經發生了十幾例被咬傷的事件,臭蟲在我市是否存在咬人的情況呢?記者昨天了解到,我市今年發生一例臭蟲咬人事件。我市臭蟲在上世紀70年代得到了控制和根治,現在出現的零星臭蟲多為「外來戶」,可能是從南方城市或國外來到我市。
一男子被臭蟲咬傷
「臭蟲咬人事件,我市幾乎很少發生。去年發生了兩三例咬人事件,今年僅僅發生了一例。」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姜洪榮說,前不久,一名在山東路附近居住的青年男子來求助,他被不明蟲子咬傷,腿和胳膊上起了好幾個大包,奇癢無比。姜洪榮說,這名男子把咬他的蟲子也一起帶來了,經過鑑定,這是一隻臭蟲。「我建議這名男子到醫院消毒處理,然後帶藥回到住處殺滅臭蟲。」姜洪榮說,被咬男子睡的是木板床,臭蟲最喜歡在這裡生活。
臭蟲主要生活在哪裡呢?據介紹,住房的床架,蚊帳,草蓆,桌椅等家具和用具的縫隙是臭蟲的主要棲息場所,在嚴重侵害處,牆縫,地板,門窗等處縫隙均能發現。臭蟲畏強光,白天多隱匿於棲息場所的縫隙中,夜間活動吸血,耐飢力強,成蟲不吸血也能活半年。臭蟲雖無翅不能飛,但它活動敏捷,機警,特別在夏天極為活躍。
臭蟲多為外來戶
記者了解到,臭蟲是以吸人血和雞、兔等動物血液為生的寄生蟲。是分布最廣泛的人類寄生蟲之一。吸食人血和溫血動物的血液。若蟲的腹部背面或成蟲的胸部腹面有一對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種有特殊臭味的物質,使它臭名遠揚。
在上世紀的70年代,我市通過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使臭蟲侵害得到控制並根治;1992年對城區進行抽查,未發現蟲害。1996年8月相繼發現臭蟲。對於這些臭蟲的來源,有關專家表示,這些臭蟲應該是外來戶,多來自南方的城市。專家表示,零星的臭蟲出現影響不大,但市民一旦被不明蟲子咬傷,一定要找到咬人的蟲子,這樣便於對症治療。
臭蟲一般群居生活,因此在適宜隱匿的場所常常發現有大批臭蟲聚集。不論是幼蟲,或是雌雄成蟲,它們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來,憑藉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時,也吸食家兔和雞的血。臭蟲吸血很快,5—10分鐘就能吸飽,而它吸血的量則是蚊子的五六倍。專家表示,人被臭蟲叮咬後,常引起皮膚發癢,過敏的人被叮咬後有明顯的刺激反應,傷口常出現紅腫、奇癢,如搔破後往往引起細菌感染。
對於臭蟲「重出江湖」的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與歐美等國臭蟲的流行趨勢有關,也與高溼、高熱、多雨水的天氣有關。
新聞連結
臭蟲防治辦法
整頓室內衛生,清除雜物,對容易孳生臭蟲的床板縫隙,用石灰或油灰堵嵌,注意個人衛生,勤洗衣服,蚊帳,床單,控制臭蟲孳生。
對有臭蟲孳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用裝有沸水的水壺口對準縫隙,緩慢移動澆燙,務必使縫隙處達到高溫,以燙死臭蟲及卵。
對孳生有臭蟲的衣服,蚊帳,床單,枕巾,可用開水浸泡;對不能用開水燙泡的衣物,可用消毒粉或洗衣粉浸泡半個小時或直接用倍硫磷進行噴灑,操作完之後必須洗乾淨才能使用。
棉被,床墊,床板可放到強烈的太陽下曝曬4小時,並經常翻動,使臭蟲因高溫曬而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