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級平頭耳塞:阿思翠LYRA6

2020-12-23 玩酷手機幫

如果說,人是念舊的話,大概像我這樣平耳控,現在的確是很難找到一對符合心意的好耳機。並不是說市面上沒有好耳機,只是,對於喜歡平頭塞的我來說,入耳耳機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因此,當阿思翠重拾平頭耳塞後,給我的更多的是驚喜。從剛拿到LYRA開始,就被那寬鬆、油潤的聲音所吸引。而最近阿思翠再次推出了LYRA的加強版:LYRA6。那當然是想辦法弄回來試聽了,不過,由於最近事物確實的太過繁忙,以至於這篇文章一直退後,實在是對不起了。

言歸正傳,我手上這條LYRA6從到手到下筆寫文章,已經經過超過100小時的煲機了,聲音基本已經打開,當然,後續會不會更好,現在還真不好說。

阿思翠這次推出的LYRA6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旗艦級別的平頭耳塞,基本可以說是市場上消失多年,現在重現在1000元以下這個價格區間內,雖然不能說明這是平頭塞復甦什麼的,但是,這起碼是給了平頭塞愛好者們的一點禮物。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耳機市場如果少了平頭塞這一支的話,對於音頻愛好者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再小眾的市場,總有它的價值,如果無價值的話,大概只有淘汰了。

言歸正傳,阿思翠LYRA6是阿思翠第二隻平頭塞了。上一款平頭塞LYRA主打退燒理念的耳機,從做工到調音,到聽感等等,都是這個理念的。首先從說做工上說,阿思翠是一個十分喜歡金屬的品牌,所有阿思翠耳機基本都和金屬脫不開關係,從入門的AM700,到圈鐵旗艦入耳AX60都是金屬為主材質的耳機。所以,作為旗艦平頭塞的LYRA,也是一隻全金屬的耳機,而且,其工藝別說在國產耳機中,即使放眼國際品牌,工藝水平也能在優秀之列。

整體金屬打造,連濾音網也是通過對一金屬片蝕刻而成,並且在十分精細地雕刻了一個很小卻清晰的阿思翠名字,細節支持,滿滿的用心。耳掛是LYRA6針對LYRA用戶反饋而做的,用過LYRA的朋友都知道,LYRA佩戴時,耳線總是會「不聽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般都會自行加耳掛。本來也相安無事的,但被阿思翠的處女座老闆知道後就強迫症發作了,死活要做自帶耳掛的版本。

原來嘛,LYRA6的耳掛估計是個配件而已,畢竟大體上外觀沒什麼太大區別。但是,處女座強迫症發作起來就是任性啊!人家直接說了,反正要做,就做到最好!重新進行了調音,入線設計針對反饋,再次改回使用下放入線。三重濾音網依舊是LYRA6的特有技術,同樣使用同求高密壓鑄技術,但轉用了直接稍大的銅求,作為新的的設計。

何謂三重濾波?這是阿思翠獨創的平頭塞技術,在LYRA上首先使用,這是一個可以營造更大音場的設計,同時也可以使聲音更加自然。第一層,微反射層,置于振膜後;第二層,音腔;第三層就是特有的銅球壓鑄濾波層。pS:技術分析的我不懂。。。涉及人家的商業機密,問了也不告訴我。。

還記得當初拿到LYRA的心情,這麼好做工的平耳塞是多少年沒見過了。這切割技術,這打磨技術,我去,比某黑科技還用心啊。LYRA6維持這個高度,連耳掛的切割工藝和鏤空的技術,別的品牌是無法比擬的(當然技術發展到今天,並不能說這技術有多高端,但可以說,阿思翠確實很用心)。

LYRA6的濾音網比LYRA更為細密,從濾音網顏色來看,LYRA6為白色濾音網,LYRA為黑色,估計材質也有所改變吧。線材方面,都使用了高純度線芯,線面使用高彈性pU材料,內織強化纖維。pU材料的特性是耐冷,在低溫下依舊不會是線材變硬,內織強化纖維是為了線材能承受更強的拉扯力,確保線材的耐用度。

好了,該說正題,僅僅做工好,肯定是不能讓人說出「最好」的平頭耳機來的,沒有優點的話,可當不起這個評價。而我這個平頭控,這些年來多多少少聽過一些平頭塞,而現在手上的平頭塞就這些了,就用來作為對比參考聽感的素材吧。參考耳機分別為:E888 Lp,創新 Air,森海 OMX980,和LYRA。

森海OMX980是一對十分中正耳塞,對,說白了就是白開水那樣,不過,相比更白開水的MX985,OMX980會顯得比較澀,但聲場更大一點點,高頻也不會凹下去了,低頻量略少,人聲中正,沒有明顯的優點。但是,OMX980的解析度不錯,挺古典時,樂器表現確實不錯,聲音定位上的也是平頭塞裡面的考前之列。而LYRA6相比OMX980,首先最大的優勢是自身的聽感,延續了LYRA的女聲寬鬆、鮮潤,男聲穩、沉、略帶沙的特點,但LYRA6在音場上,明顯比LYRA更寬,泛音與迴響上控制更有餘韻,沒有倉促或拖,給我的感覺是順其自然的剛剛好。儘管LYRA6在聲音的解析度上不及OMX980那樣鮮明,但層次是足以刻畫出來的。

如果說純聽感的話,我個人是更喜歡LYRA的。LYRA6在素質上確確實實是提升了,高、中、低三頻均有所變化,具體點形容就是LYRA6的聽感更為鮮明,層次處理得更明顯,所謂得「稜角」感,LYRA6是有了,也可以說,LYAR6是多了一點點「鐵」味。大概這也是大部分燒友喜歡的改變,身邊聽過的朋友不像我,他們都說6更好。嘛,這是個人口味了,用我的話來說就是,LYRA是一杯溫水,過喉看似無味,但溫水喝下去,全身暖暖的舒服;而LYRA6,則是一本溫花茶,喝起來依舊舒服,嘗起來或似無味,但卻多了一絲香氣。

LYRA6 是目前小數令我聽著不累的耳機,整個音場趨向平面化,三頻均無突出的表現或許對於一大部分燒友來說並不討喜,「無感情」是我朋友對LYRA6的感覺。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樣的LYRA6正正是對上我口味了,個人還是喜歡這種淡淡的聲音,耐聽,舒服。

而之前名聲大噪的創新air和E888,也是平頭塞裡的代表作之一,特點都是好推、耐聽、價格不貴。這估計也是這兩隻平頭塞受歡迎的原因之一。而LYRA6也是更好聽、更耐聽,而且素質更好,當然價格也是理所當然的更高了,但是998的定價,至少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而且,這也是一隻退燒好塞。

這裡不得不說阿思翠另一隻旗艦耳機AX60,與LYRA6截然不同的風格,採用圈鐵混合結構的AX60相比LYRA6帶上了更刺激的聽感,高解析力、準確的聲音定位、三頻起伏的風格令AX60更像一隻小野馬般的充滿了活力,所以,如果LYRA6不是你的菜的話,真可以試試AX60,雖然作為阿思翠第一款圈鐵混合耳機,肯定不可能盡善盡美(事實上,也不可能出現一款萬能的耳機,至少目前是不可能的),但AX60的整體表現確實是十分不錯。

如果你是平頭控,LYRA6基本是一隻必入的耳機,而且,對於退燒人群來說,LYRA6很有可能可以對上胃口。但,如果你希望LYRA6給你帶來彭拜的聽感的話,只能代LYRA6說句臣妾做不到了。

相關焦點

  • 平常心論平頭塞!阿思翠Lyra Nature旗艦平頭耳塞
    我第一次真正算是接觸HIFI向的平頭塞應該是在2000年前後吧,當時是去買第一代的SONY NET-MD,因為也知道標配的MDR-E808素質不怎麼樣,所以就想著要入一條更像樣的耳塞才行。當老闆一條MDR-E888SP給我試聽後,我就毫不猶豫地拋棄掉了當時還算新鮮的另一條SONY入耳式耳塞了(具體型號忘了)。
  • 阿思翠的五代平頭塞——Lyra Nature
    截至最新款的Lyra發布,已經是阿思翠第五次推出平頭耳塞產品,並且每一次的升級都伴隨著非常用心的細節改進,作為一個曾經帶領我入燒的品牌,我很欣慰地看到他們還在做著可能賺不到錢,卻能讓平頭愛好者繼續看到一絲曙光的事。
  • 阿思翠LYRA6 唯美運動音樂耳機
    「不斷探索聲音的奧秘」,阿思翠astrotec作為國內知名的專業聲學&耳機品牌,即將要為大家帶來一款聲音自然奔放外形優雅脫俗的運動型金屬掛耳耳機「LYRA6」。  阿思翠早前推出過一款高端平頭動圈耳塞LYRA。作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口碑極佳的國產高端平頭耳塞之一,LYRA同時也是阿思翠推出的首款平頭動圈耳塞。
  • 真·平頭耳機福音 阿思翠Lyra Natuer體驗
    盤點下國內比較好聽的平頭耳機,"翠花"阿思翠家的LYRA系列就在其中。最近阿思翠的LYRA系列迎來了一波更新,之前Lyra Classic的表現已經令人滿意,不知道這款Lyra Natuer 的表現到底如何。
  • 阿思翠LyraNature平頭塞耳機怎麼樣?
    (來源:阿思翠)箱內有一個質量很好的收納皮盒、一對腔體和其他配件。精心設計的收納盒,上下翻蓋,棕色高端皮革制,盒底平鋪海綿。腔體如北天銀河中最燦爛的星座之一天琴座般精緻璀璨,金屬感十足而不乏時尚。耳機腔體由於是平頭塞的,稍微比較大,可能小耳朵的用戶佩戴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它的腔體頂部有橡膠材質外圈,整體比較輕巧,佩戴起來很舒服,不是那種金屬的生硬冰涼感。
  • 阿思翠發布第五代天琴座Lyra系列平頭耳機,經典傳承,靜謐·自然
    距第一代天琴座Lyra系列平頭耳機發布6年,阿思翠發布了Lyra Nature,這是阿思翠天琴座的第五代。在市面上耳機類型五花八門,耳機品質良莠不齊的今天,阿思翠可以說是懷著一腔孤勇堅持做平頭,並且立志把平頭做好,逆流而上。
  • 自然之聲 阿思翠Lyra6耳掛式耳機聽音談
    lyra6耳掛式耳機就屬於一條半開放式平頭耳塞,這個類別的產品大名鼎鼎的不少,B&O A8、創新air、鐵三角ATH-EC700等,不過耳掛式耳塞很難做好,今天介紹的這條阿思翠的lyra6則是國產中的新星。
  • 自然的聲音 阿思翠LYRA6耳機王者歸來
    阿思翠LYRA6,由國內首個獨立研發出三單元全音域圈鐵耳機「AX60」並成功擁有圈鐵自主專利的阿思翠聲學團隊所打造。LYRA6集最尖端的製作工藝和聲音調校技術於一身,猶如一件極致的藝術品能夠把各行業最優秀的技術融合在一起,從各個方面向你詮釋著阿思翠的專業智慧與聲音魅力。
  • 經典傳承 smabat M1 平頭耳塞
    平頭塞,那年那月,不少玩家對經典的平頭塞任然情有獨鍾,經典總是有人喜歡,不愛新歡愛舊愛哈;入手了這款smabat-M1 平頭耳塞,採用14.2mm驅動單元,複合振膜+迷宮聲學結構的配合
  • 再獲「中國十大耳機品牌」獎項,阿思翠陸續三年蟬聯
    在近日結束的中國三大耳機獎項評選比賽中,阿思翠再一次奪得了「2019年中國十大耳機品牌」的獎項,這也是其繼2017年和2018年後第三次獲得該獎項。而阿思翠能夠連續三年獲得該獎項也足以證明該品牌在用戶心中的地位還是不低的。阿思翠作為國內一批老音頻廠商,成立18年來就在不斷地積累和探索新的耳機技術,比如S90 Pro HIFI真無線藍牙耳機、古典與頂級音質並融的鳳凰座,不斷更新迭代的lyra系列等的耳機產品,給消費者和HiFi領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10款主流在售高端平頭塞橫評,鐵三角掉鏈子了
    為了方便敘述,個人還是選一款口碑公認度較高的耳塞作為參照,這便是小眾廠商瑞弦的D2+。凡是關注過平頭塞的應該都關注過甚至聽過此耳機,當初上市並沒有因為1999元的高價而慘遭口誅筆伐,相反在近三年的歷史裡它被越來越多的發燒友推崇,價格目前也落到1499元甚至更低,並且有過平頭塞天花板的美譽。
  • 阿思翠連續三年獲中國十大品牌獎
    中國三大耳機獎項評選結果剛出來,阿思翠又獲獎了——〖2019年中國十大耳機品牌〗這已不是阿思翠第一次獲得中國十大耳機品牌的榮譽了,在過去的2017、2018年的權威評選中它便榮獲此殊榮。感謝中國國際耳機展組委會和粉絲用戶們一直以來對阿思翠的肯定與支持。
  • 國產十大旗艦平頭耳機排名,每一個都是經典
    雖然平頭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逐漸式微,但中國的燒油硬是讓平頭四處開花。那麼為什麼中國燒油對平頭念念不忘?這和國內諸多廠商在平頭方面做出的努力有關。下面就來盤點國產十大旗艦平頭。10.阿思翠Lyra nature「傳承Lyra系列獨特經典設計,聲音通透自然。結合特有的360度中置立體式環繞音腔結構的先天優勢,高解析下是大氣而豐潤的獨特聽覺感受。腔體尾部是銅球壓鑄的迷宮濾波片,能夠有限的過濾雜音並壓抑聲波在腔體產生的折射。」
  • 阿思翠LYRA6耳麥 (3.5mm插頭直型 音樂 動圈耳機) 天貓998元
    阿思翠公司最近新推出一款耳塞式音樂耳機--阿思翠LYRA6,阿思翠LYRA6耳機擁有更好的音樂還原效果和更強的臨場感,頻響範圍:12-23000Hz,靈敏度:108dB,最大功率:10mW,耳機線:1.2m。
  • 平頭HiFi耳塞新選擇:vivo發布新款XE680耳機
    (原標題:平頭HiFi耳塞新選擇:vivo發布新款XE680耳機)
  • 平頭曙光:7Hz/七赫茲 披頭四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因為平頭塞一些先天的優勢,的確更適合去欣賞大編制的古典音樂。那麼這個「參考級」的平頭塞,實力如何?7Hz/七赫茲 披頭四 平頭耳塞式耳機01.包裝與配件披頭四的包裝盒在設計上還是比較常規的那種,正面顯眼的LOGO和耳機渲染圖,長條形的包裝盒
  • 醉夢貪聲不留痕:聊聊平頭塞耳機BGVP DX5
    別誇我會押韻,我只是覺得目前自己家裡這堆數碼貪歡物,平頭耳機真的很少見。上個圖,你自己看——今天跟大夥聊的這款平頭塞音樂耳機來自BGVP,不給中文名字也不給中文型號,DX5對應的是旗艦級耳塞,包裝上Hi-Res金標驗明正身。看到「發燒」兩字,我就想到我的前半(1/3)生敗家經驗。
  • ——阿思翠飛魚座Volans耳機體驗
    作為在音頻界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阿思翠,雖然產品不多,但經典不少。除了近年來TWS當道下較早做的幾款真無線耳機,本著數年磨一劍的態度,平頭、靜電、動圈、動鐵等各種「星座」耳機如細水長流般紛至沓來,而且各富特色。近期發布的飛魚座Volans就選用了「黃銅」這一在音樂文化長河中久經歲月考驗的樂材作為內置單元。其聲波反射、聲波吸收等特性造就了通透飽滿的聲音。
  • FiiO/飛傲 EM3S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Fiio/飛傲 EM3S 平頭耳塞式耳機01.包裝與配件EM3S的包裝其實就不用怎麼去談了,它和你在小賣部當中買的「地攤」耳機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當然比起入耳式耳機來說,平頭塞本身在配件的可選餘地上就沒有太多。三對耳棉基本上算是夠用,不配送收納包看起來也是「合情合理」,當然這種所謂的「開箱」並不會有什麼儀式感,甚至盒子在你開箱之後都不知道會被丟到哪裡。
  • —阿思翠S90 PRO藍牙耳機測評
    Astrotec阿思翠——國產耳機界的Hi-Fi老炮兒,繼旗下的S60、S80後,於2019年底推出了第三款真無線藍牙耳機S90 PRO。不可思議地內置了樓氏雙動鐵單元!這是對音質的 極致追求,讓真無線也發燒一把!但在我看來,阿思翠S90 PRO此番方向是劍走偏鋒、兵行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