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網絡模式的發展方向,5G網絡將會在實現網速升級的同時,帶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發展,畢竟只有5G的網速才能滿足萬物互聯的宏觀概念。所以在在意識到5G時代的重要性後,我國也在去年向三大運營商和廣電頒布5G牌照,這也意味著5G商用時代正式開啟。
不可否認,從當前5G民用領域來看,當前無論是電信、移動、聯通都在加緊對5G網絡的建設工作,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基本都實現了5G網絡的覆蓋,至於5G終端也成為了當前市場上的熱銷品。所以,種種跡象都說明,5G商用已經大面積來臨。
不過,在5G時代盛行的背景下,也有多數用戶反應,在5G網絡商用後,4G網速變得越來越慢,這是不是三大運營商為了推廣5G套餐,促進5G大面積普及故意對4G網絡進行限速,從而迫使用戶升級到5G套餐,支付更高的費用,從而獲取更高的利潤?
從當前5G套餐資費普遍高於4G套餐的情況可以說明,4G網速越發慢似乎有著三大運營商的陰謀。所以基於市場邏輯來分析,運營商限速4G網絡來推廣5G的人士也是從這個角度來下了定論。但不得不說,這次運營商確實是被冤枉的,5G開始商用,4G網速變慢很可能是時間上的巧合。
首先,基本可以確定的是,4G網速相比於多年前確實變慢了,無論是大型小區、商場超市、高鐵等場景的4G使用體驗都不及從前。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4G網速變慢?其實,根本原因還在於4G用戶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在2017年,中國4G用戶數量達到7億,截止目前4G用戶增加到了13億,同時戶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更是暴增至10GB,所以這也意味著全國總流量增加了8.5倍。
經歷了三年的4G建設後,國內4G網絡基本已經實現覆蓋,再加上5G時代的來臨使得三大運營商基本都停止了對4G網絡的建設。要知道,4G基站的承載力本就有限,所以在用戶規模不斷擴大,且規模有限的情況下,4G網速越來越慢也是在情理當中。
另外,當前5G的覆蓋率較為局限,據悉全國5G基站僅為20萬個,用戶數量僅為5000萬,對於運營商而言,動輒超過400萬個5G基站以及13億的4G用戶規模對於運營商而言更應該權衡利弊,畢竟以當前5G網絡的服務能力來看,即便運營商有能力將用戶進行遷移,但根本沒有能力將服務做好。所以對於運營商而言,當前4G才是賺錢的主力軍,自然也不會進行限速。因此,4G網速下降也並非是三大運營商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