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莖綠色或稍帶紫色,被白粉。單葉互生,葉片盾狀圓形,掌狀分裂,深達葉片一半以上,裂片5~11,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下面被白粉。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花單性同株,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萼3~5裂。蒴果球形,有3個縱槽,外被刺狀物,成熟後3裂。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種子。
採集加工:敲碎種子外殼,揀取種仁用。
性味歸經:甘、辛、平。入大腸、肺二經。
功能主治:消腫拔毒,瀉下通滯。治癰疽腫毒,瘰癧,喉痺,疥癩癬瘡,水腫腹滿,大便燥結。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調敷。內服:入丸劑、生研或炒食。
用藥禁忌:孕婦及便滑者忌服。
①治疔瘡膿腫:蓖麻子二十多顆,去殼,和少量食鹽、稀飯搗勻,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癰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將蓖麻子搗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攪拌,用開水攪成糊狀,置於冷水中冷卻成膏狀備用。用時將白膏藥按瘡面大小攤於紙或布上貼患處。(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③治瘰癧:蓖麻子炒熱,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枚。(《本草衍義》)
④治咽中瘡腫:萆麻子一枚(去皮),樸硝一錢。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效。(《醫準》)
⑤治喉痺:萆麻子,取肉捶碎,紙卷作筒,燒煙吸之。(《醫學正傳》聖煙筒)
⑥治諸骨哽:蓖麻子七粒。去殼研細,入寒水石末,纏令乾濕得所,以竹篾子挑二、三錢入喉中,少頃以水咽之即下。(《魏氏家藏方》)
⑦治癘風,手指攣曲,節間痛不可忍,漸至斷落:蓖麻一兩(去皮),黃連一兩(銼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取蓖麻子一枚,擘破,以浸藥水,平旦時一股,漸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動風食。(《醫準》)
(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會員招募,請聯繫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132 8620 2223(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