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11-04 10:53:13
2018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冰箱/冷櫃專業技術分會在寧波召開。會議吸引到來自行業上下遊相關組織、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的約200餘人報名參加,就冰箱行業的專業技術、標準法規、未來趨勢、升級方向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變頻冰箱迎來爆發式增長
2016年10月,伴隨著中國冰箱能效標準升級,中國變頻冰箱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家用變頻冰箱同比2016年增長74%。業內人士將2017年視作變頻冰箱產品的爆發年,而2018年則是變頻冰箱接受市場檢驗的一年。
冰箱變頻技術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廠家的標配。但是,看似簡單的變頻技術背後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與系統整合。恩布拉科項目開發總監Evandro Francisco Gon指出,變頻技術是「軟硬」結合的冰箱整體系統解決方案,「硬」代表了壓縮機、變頻板、整機等硬體,「軟」則是各硬體與系統的完美結合,以及對於程控程序的完美執行。只有保證冰箱「軟硬」技術的完美匹配,才能實現出色的產品性能。
而在中國市場,冰箱變頻技術還非常年輕,變頻產品的爆發式增長既給行業帶來了機會,又提出了挑戰,如變頻壓縮機能效提升瓶頸,變頻板質量問題的批量風險等。由於變頻技術能夠帶來的能效提升、噪音降低、食品保鮮性能提升以及穩定性的高效運轉,家用變頻冰箱在中國還將持續增長,而產業的升級一定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質量保障為基礎,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心存僥倖,也無捷徑可循。
要提升冰箱變頻技術,壓縮機與系統的完美匹配必不可少。會上,恩布拉科提出了變頻壓縮機「雙酷製冷解決方案」,通過全新的壓縮機與製冷系統解決方案,實現了蒸發器系統優勢最大化,兼具了冰箱製冷能力、運轉能效、成本控制,將系統控制發揮到新的高度,為變頻冰箱實現更優質的性能提供了「芯」動力。
不忘本真 探索保鮮技術新發展會上,來自海信(山東)冰箱有限公司的王海燕博士做了關於冰箱保鮮技術發展的綜述性報告。她指出,食品腐敗的本質,是細菌等微生物生長繁殖作用於食品的結果;而冰箱能夠保鮮食物的機理,便是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因素抑制微生物反應,延長食品保鮮、存儲期限。
其中,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溫度、紫外線、脈衝電場、電離輻射等;化學因素包括水分、溼度、氧氣環境等,而生物因素則包括共生、拮抗等。而冰箱的保鮮,是各因素結合在一起,產生的抑制與誘導作用。
了解這些本質機理,便可因勢利導,實現食材保鮮技術的進步。「比如,速冷、速凍技術是通過調節溫度保鮮;水離子技術是通過溼度保鮮;而抗菌材料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長;紫外線、等離子具有除菌功能。此外,還有真空保鮮、氮氣保鮮、觸媒吸附保鮮等,根據不同食材,可以有選擇地運用這些技術。」
以零度保鮮為例,利用精確的控溫技術,讓間室溫度實現無限接近0℃但不低於0℃的狀態,保持食物既不結冰又能維持冷凍以上的最低溫度,最大限度抑制細菌繁殖與營養物質流失,更適於肉類、海鮮以及果蔬的保鮮,保證食材的鮮嫩度和營養不流失。在這一方面,西門子家電作為行業先行者,經過多年探索和技術迭代,保有了先進的技術。
此外,真空保鮮是近年來又一流行技術趨勢。通過真空泵抽取密閉空間內的空氣,讓食物處於低壓、低氧環境中,減少食物氧化,阻隔二次汙染。在該領域,西門子家電與日立擁有成熟的技術。而在今年IFA展上,已經有土耳其品牌,將該技術運用於整扇冰箱門上,實現了技術的差異化應用。
近年來,觸媒技術得到大規模應用,利用觸媒激發空氣分子活性,產生還原反應,分解催熟氣體,在去除異味和有效抗菌方面較為突出。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海爾、海信、LG等的產品中。
再如離子保鮮技術,通過高壓放電粒子對微生物進行消除,適用豐富的保鮮場景,主要為日系品牌以及國內的海信、美的等企業所運用。
此外,還有靜電場保鮮技術、速凍保鮮技術以及冰溫保鮮技術等。
王海燕指出,冰箱是家庭食品管理中心,而未來冰箱行業的技術進步應該圍繞延長食品新鮮度、食品管理、食物營養、營養分析、食品安全等步驟行進。在此基礎上,無論是分區存儲,還是智能化,或是其他差異化技術路徑,都是正確的。「冰箱的創新,應該回歸本質。我見到一位澳大利亞設計師的樹形冰箱,擁有「樹幹」、「樹枝」和「果實」等部位,而「果實」便是分區存儲的間室,不同「果實」可以實現抽真空、幹度保鮮、溼度保鮮等不同功能。如果食品變質,「果實」還會變色提醒。從外觀上它與冰箱完全不同,但本質一樣。還有5年前我見到紐西蘭設計師的『冰箱牆』,呈蜂巢式結構,也是實現分區精確控溫的理念。總而言之,在不忘本真的基礎上,發揮想像,才會迎來冰箱保鮮技術的新紀元。」
會上,王海燕還就IEC冰箱保鮮標準、《電冰箱保鮮要求及測試方法》、《電冰箱鮮肉保鮮要求及測試方法》、《冰箱養鮮技術評價規範》等標準的推進工作進行了簡要匯報。
冰箱臥放運輸要求有章可循而提到標準,不得不提本屆會上宣貫的《電冰箱臥放運輸特殊要求》。該「要求」是由中國家電協會牽頭制定的關於冰箱臥放改善技術的一項團體標準。來自標準工作組會員單位,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的費斌對該標準進行了解析。
費斌指出,2016年國家出臺車輛超限政策,對傳統以雙層立放運輸為主的冰箱企業而言,運輸成本大增,很多家電企業開始執行臥放運輸;而在海運貨櫃運輸中,採用高柜上層臥放一層,可以提高裝箱量,平均每臺運輸成本降低25%。在此情形下,冰箱臥放成為新的運輸趨勢,而行業也急需統一臥放執行標準,減少因不規範放置造成的產品故障。
2017年7月,由家電協會牽頭,各冰箱與壓縮機企業共同參了此項標準的立項。立項啟動後,標準工作組將制定進程劃分為7大階段,目前已完成前4階段目標,形成了完善的標準文本和技術手冊。
在該標準框架內,工作組對於高溫高溼運輸及倉儲環境下包裝件的防護能力,臥放搬運過程中臥放面楞跌落的工況,貼近實際運輸情況的隨機振動,臥放運輸外包裝及內飾包裝的防護能力,臥放裝卸時夾持側面的上部、下部以及夾持頂面和底面的操作,裝卸時跌落過程,臥放急剎車時撞擊以及卸貨時約1.8m高度滑落過程,裝卸車臥放擺放、翻轉方向,臥放狀態下的承壓、踩踏以及工人在產品上進行掀蓋雨布操作和卸貨時必要的踩踏操作,臥放狀態下運輸壓機的可靠性等進行了大量模擬測試。針對測試過程中出現的故障現象進行排除,提出合理改善方案,確定了在旋轉夾抱、裝載高板位置、單層或雙層裝貨、多排裝貨順序、鋪設保護紙板、卸貨過程中的優化操作規範,為冰箱產品的臥放提供了最佳依據。
據悉,該標準有望於年內正式實施。除了以上演講外,本屆會議還邀請到來自河鋼新材、萬朗磁塑、白林化學、高周新材料、奧鋼聯精密帶鋼、福建賽特新材等上遊材料企業對家電外觀趨勢、冰箱門封、活性炭過濾器、閥片、閥板、真空隔熱板的相關技術與應用進行分享。同時邀請到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魚劍琳教授對「風冷冰箱換熱器結霜與除霜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而來自海信、博西家電、美的、美芝、中國家電研究院等企業與組織的優秀論文,也在會上得到介紹。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