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Earth Engine(介紹與入門)
Google Earth Engine是Google提供的對大量全球尺度地球科學資料(尤其是衛星數據)進行在線可視化計算和分析處理的雲平臺。該平臺能夠存取衛星圖像和其他地球觀測數據資料庫中的資料,並具有足夠的運算能力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
通俗的來講,就是Google earth engine可以在線對遙感數據(或其他地球資料)進行處理分析,而不用將數據下載到自己電腦上進行處理。我們只需要把最後的結果下載到自己電腦上就可以了。
Google earth engine的官方網址為:
https://earthengine.google.com/
打開這個網址需要科學上網,最好使用Google瀏覽器。
打開Google Earth Engine官網,右上角的「SIGNUP」可以進行註冊或登陸(要有谷歌郵箱)。
註冊完成後單擊官網右上角"Platform"中的「code editer」菜單,進入工作空間
網址為:
https://code.earthengine.google.com
下圖就是Google earth engine工作空間,我們一般會在編輯區進行編寫代碼。然後影像的結果就會展示到地圖展示區,其他的輸出結果會出現在輸出控制臺。
我們下面就使用Google earth engine計算一幅Landsat8的NDVI,給大家做個基礎的演示(。
我們先看一下代碼(Google earth engine用的javascrip)
//計算NDVI的函數
function NDVI(img) {
var nir = img.select("B5");
var red = img.select("B4");
var ndvi = nir.subtract(red).divide(nir.add(red));
return ndvi;
}
//選取Landsat數據
var l8_col = ee.Image('LANDSAT/LC08/C01/T1_TOA/LC08_044034_20140318');
var ndvi = NDVI(l8_col);
//設置可視化參數
var visParam = {
min: -0.2,
max: 0.8,
palette: 'FFFFFF, CE7E45, DF923D, F1B555, FCD163, 99B718, 74A901, 66A000, 529400,' +
'3E8601, 207401, 056201, 004C00, 023B01, 012E01, 011D01, 011301'
};
//把NDVI展示到地圖展示區。
Map.addLayer(ndvi, visParam, "ndvi_1");
Map.centerObject(l8_col, 9);
//把數據導入到谷歌雲盤上
Export.image.toDrive({
image: ndvi,
scale: 30,
region:ndvi
});
可以看出來,NDVI效果還不錯(設置過可視化參數,所以顯示為偽彩色)
然後右上角的「TASK」變亮了,我們需要點擊它,然後再點擊「RUN」。
之後我們再設置一下(文件名和目標文件夾),就可以把我們的數據存到谷歌雲盤(就是谷歌郵箱對應的那個雲盤)上了。
稍等幾分鐘,我們的數據就會出現在我們的谷歌雲盤中了(數據量越大,等待時間越長)。
可以看出,Google earth engine真的挺方便的,能直接在雲平臺進行計算和處理。一方面不需要我們下載原始數據,節省電腦的空間。而且還可以進行大量數據的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