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候選人舉辦了一個公辦政見發表會,但是現場可謂是狀況連連。79歲高齡的無黨籍候選人趙衍慶在政見發表到一半時,突然開始用山東小調唱歌,而且一口濃重的山東腔讓一旁的手語老師蕭匡宇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比劃,場面十分尷尬。
趙衍慶用山東小調唱出自己的身世,還一人分飾兩角,拿出布料扮女裝唱旦角,不過因為趙衍慶鄉音濃厚,歌詞內容難以讓人聽懂,同步手語翻譯員也只得停下來。途中,手語老師雖努力保持鎮定,但還是掩飾不了惶恐表情,頻頻用眼神討救兵,甚至長達30秒只能發呆,也因此讓他爆紅。據了解,蕭匡宇擁有10年手語翻譯經歷,但不是第一次碰到趙衍慶。蕭事後接受媒體訪問說,他在上屆「立委」選舉就遇到趙,當時就聽不太懂,這次又遇到趙讓他很緊張,特地熟讀趙的選舉公報內容。蕭匡宇指出,在趙衍慶講政見時,他還可以聽懂,但趙唱歌時就完全不了解其意思了,因此只能簡單比了幾個趙在唱歌的手勢。他也表示,沒正確翻譯出來讓他有些沮喪。
視頻截圖
趙衍慶在演講和唱詞中說,要增強臺北市的社會教育,開辦生化、電子、計算機、機械等等實驗研究館,供臺北市民自由使用。趙衍慶政見發表只講了12分鐘,表示剩下的內容到26日再講。
另外,趙衍慶在演講中雖然沒提到核四存廢,但提供給媒體的資料上寫著他支持核電廠延役。
狀況外的還有另一出。在主持人姚文成連續三次喊出「接著我們請登記6號候選人連勝文先生上臺發表政見」後,前些天與柯文哲唇槍舌戰的連戰之子連勝文卻依然沒有不知所蹤。於是,主持人只能宣布,「候選人經唱名三次未到,我們以棄權論。」原來,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因與遊行撞場,並沒有到場參加公辦政見發表會……
住在公園中的神秘參選人
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參選人數突破歷年紀錄,達到史上最多的七位。但除了柯文哲、連勝文及馮光遠外,鎂光燈鮮少投射到其他四位市長候選人身上。參選直轄市長必須繳納新臺幣200萬元的高額保證金,若總得票數少於全市選舉人數的一成,這些錢則不予退還,參考2010年臺北市長選舉人名冊,欲達到門檻可能需要獲得204593張以上的有效票。為何趙衍慶老人願意花金錢、精神與時間打一場勝算微乎其微的選戰?
一反其他六組候選人成立競選總部,或是上網公開自己參選的政見,趙衍慶卻靜悄悄地,連2號籤都是由北市選委會代抽,凸顯了他單獨競選、沒有幕僚的特點。從臺北市選舉委員會的公開資料中,臺媒取得了趙衍慶的聯絡方式,但屢次去電都發現他沒開機,簡訊也不曾回過,因此從10月7日起,某臺媒發言人林祖儀擔任跑跑業務員、三度登門拜訪,希望親自遞交邀請函給趙衍慶,希望他參與「市長,給問嗎?」平臺、答覆市民提問。
趙衍慶老人
趙衍慶在選委會登記的地址,事前用Google map無法勘查實景,10月7日林祖儀第一次走訪現場,才發現有一排住戶座落在在公園內,趙衍慶登記的戶籍就在其中。「住在公園真的好特別!」林祖儀直說自己開了眼界……然而一張「趙衍慶外出」的紙條卻宣告這趟撲了空,林祖儀和鄰居聊天,得知他幾乎都不在家。鄰居表示,「以前公園內的棚子沒有拆掉的時候,他都是睡在公園內,是一名街友,他不會用電腦,也沒有競選團隊。」
2009年立委補選獲46票
「他平常都省吃儉用,卻花這樣的錢,嗯…」鄰居有點傻眼地表示,參選直轄市市長必須拿出新臺幣200萬元的高額保證金,而以趙衍慶2009年參選大安區立法委員補選,僅獲得46票的狀況分析,他恐怕難以拿回這筆錢,談到趙衍慶為什麼會參選?鄰居轉述,「他說,可以讓大家看到我的存在。」
林祖儀按下電鈴,欣喜地發現有人,卻失望地發現不是趙衍慶的親人,住戶手指一旁昏暗的地下室,告知「他(趙衍慶)平常睡那邊」,然後就關上大門。
趙衍慶老人參加選舉
10月9日,林祖儀第二次拜訪趙衍慶,依舊面臨差不多的情況,唯有再次按了電鈴打擾住戶,請對方把邀請函轉交給趙衍慶候選人;本周,林祖儀仍未收到趙衍慶的回音,再次走訪仍不果,唯有期許三顧茅廬的行動,完成公平邀約所有候選人來參加「市長,給問嗎?」平臺。
拾荒為業 趙衍慶盼照料底層
趙衍慶的信息雖少,幸好在網絡時代,仍可以找到一些吉光片羽。在1936年出生的他,生於中國山東省曹縣,軍校畢業後,隨國民政府軍隊「轉進」臺灣,在他年輕時,也曾經參與開發東西橫貫及大雪山運材公路等臺灣重大建設,退伍之後,則依靠榮民津貼,以拾荒、撿廢紙為業。
晚年孑然一身的趙衍慶在2009年缺額補選大安區立委,提出了「大安區內撿廢紙,每日所得無法買到一個飯盒者,政府發給立委的錢(薪水)做飯共同進餐」、「對久病難治之居民,願意協助尋找廉價,較有把握的秘方」的政見,無論這些政見的實務面要如何執行,都可以看出在社會底層的生活,讓趙衍慶深刻感受貧、病是生活痛苦的根源。
趙衍慶老人
既然生活如此辛苦,趙衍慶為何不選擇過得寬裕一點,反而拿出新臺幣200萬元參選臺北市長?北市選委會副總幹事黃細明曾對媒體表示,自己也曾問了趙衍慶相同的問題,而趙衍慶回應,自己沒有家人,去世後財產也是充公,「明知選舉保證金可能拿不回來,也為自己的人生留下印記。」
(觀察者網綜合新浪網、聯合新聞網、蘋果即時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