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某人在準備考建造師,首先大家一定是羨慕眼神,想著考下來了,就是一個香餑餑證書......可是想到要參加考試,又為考試者懸著一顆心,聽說考試可是很難的,最好做好心理準備......今天就由微信公眾號新大渝人力小編帶大家解析一下:
可是考試到底有多難,又有多少人如「飛蛾撲火」般的去報名呢?當今社會是一個大數據時代,讓我們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雖然說建造師因為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原因,相對應難度是有一些,可是真正的原因是在這邊嗎?
當然不是
首先能參加考試的考生大多都是理工科的,建造師考試又多以背誦,記憶類東西為主,難免就會給理工科考生造成一定的難度;再加上考試為兩年滾動式考試,四門在2年內通過,如果你在2年內考過3科,那不好意思接下來你將面臨著要重頭再來。
再有建造師考的四本書內容多,拿去稱重可能都有5斤多重,2千多頁,對於在職人員去考試看書這個難免又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很多人其實在報名的時候都是三分鐘熱度,後來並沒有真正的拿起書本來看,再加上背書原本就是比較枯燥無味了,沒有了制約和監督,自然讀書對於大家來說就難,要想當初真的自己靜下心來讀書,一年兩本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還有呢就是大家容易給自己找藉口不看書:工作忙,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使了,甚至有人一提到記東西就恐懼......
建築市場現狀分析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我國建築業施工企業大大小小近30萬,從業人員至少4600多萬人,還有現在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為260萬人,畢業後至少有70%-80%人將從事建築業及考建造師證書,而這麼龐大的隊伍中取得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的建造師卻只有200多萬人,其中一級建造師僅僅才50多萬人。
建造師報考人數逐年增加,但通關率卻不是很高,導致市場供不應求,需求缺口巨大。
現在整個行業的建築企業,除了央企之外,至少95%的企業建造師數量都不達標。如果建造師掛靠真的走向「末路」,那麼招投標、接項目對這些企業而言也就成了空談。所以,建造師掛靠固然會長期存在。
從目前的建築業現狀到國家對建築行業實施的政策可以看出,一方面以「淡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為改革方向、以「輕審批重監管」為管理觀念,建築資質審批將逐步強化「人」的作用、強化「業績」的作用,對行業的管理,也將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逐步轉變。
另一方面,資質改革給建築業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讓借用資質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業內人士都知道,傳統建築企業的擴張,往往建立在資質借用模式的基礎之上,被借用企業長期以收取「管理費」的形式生存,不僅造成了項目管理的混亂,給質量安全帶來了隱患,而且被掛靠企業本身管理能力逐步蛻化,核心競爭力隨之喪失,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資質改革強調以市場化為導向,追求規範化發展,著重發展自身企業,企業著重培養自有人才。故此建造師的「錢景」只會越來越好,持續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