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孩子在打架中打到破相這個事情,她媽媽表現得非常淡定,引發一大片討論,今天在小區和幾個媽媽聊天時,大家也在說這個事。
事情的大概經過就是:一個叫想哥和小強的孩子打架,結果想哥破相了。
餘老師回憶:「課後,我正在和家長談論孩子們的表現,突然聽到「啪」的一聲,接著看到:一個孩子揚起的手重重打在另一個孩子的臉上。我再一瞧,想哥(其中一個孩子)臉上從左邊眉毛開始四道深深的抓痕經過眼睛、經過臉蛋、經過下巴頦、一直到脖頸處。他的眼皮處有小指甲蓋大小的皮不見了,滲出血來。
再看另一個孩子,左邊額角有個拳頭大小的紅印。我給雙方家長打了電話。想哥媽媽趕來後輕聲問孩子:「想哥,需要我抱抱你嗎?」然後平靜地說:「發生這種事情,你們兩個都有錯誤,你們兩個互相認個錯,道個歉吧!你們記住,任何時候,打架解決不了問題......孩子發生這樣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家長的問題,我這個做家長的沒有做好,孩子走吧!」事後,餘老師又給想哥媽媽打電話,想哥媽媽說:「老師,沒有關係的,雖然今天我看到想哥的那一刻,差點哭出來,但是,孩子的任何經歷,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對孩子都是財富,都是一種成長……」
不知道為什麼,我深深地被這個女人折服:面對自己的孩子幾乎破相的臉,卻可以如此睿智隱忍淡定,這對孩子該是多好的示範和教育!」
事情的詳細經過大家可以看下圖:
我們再來看一下微博上點讚很高的評論:
其實遇到這樣的事情,的確非常讓人頭痛,如果孩子破相,無論是要求賠償還是把對方也打一頓,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或許更多的是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如何去規避這些問題並且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
但是如果讓孩子選擇忍讓和逃避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傷害非常大的,按他現在這個年齡,其實什麼都不懂。但是等他長大後就會發現,小時候的一些小事,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自己,讓孩子走很多的彎路。家長要進行實時的疏通和溝通。
我自己小時候也和別人爭論動手打架,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和一個女生爭論一個「淼」字,因為對方弟弟有個名字是這樣寫的,當時還是剛上小學,雙方吵起來了,其實對方念的是對的,但是我那會兒就是不服輸,偏要說成「水」字。然後對方手上就有個棍子,就敲了我一下,哎喲我的媽,像我成績這麼好,周圍的小夥伴都讓著我的人,怎麼能下得了臺呢,所以就大哭,現在想想真是懦弱。那時候家長沒有教我要怎麼保護好自己,只是讓我讓著別人。
痛不痛不知道了。當時我媽就知道了這事,拉著我就去找她家長理論。
但是好像有叫我動手打回來的,好像,現在也不記得了,事情都過了,我當時並沒有動手打回來。但是自從那件事以後,我再也不和這個女生玩了,甚至都不說一句話。後來時間久了讀書回家也寒暄兩句,但還是不走心,心裡的結散不開。其實這個女生成績在另外一個班也挺好的,也是老師眼中的尖子生。也是從那以後,她就是我心裡的結。
當然我媽對我是處處關心,我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成長是個大話題,父母的態度,也決定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性格形成。
直到昨晚我還做夢夢到她,雖然年長了,但是心裡還是對這件事放不開,也許你們覺得這只是件年少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其實事情也有很多因素和前因後果,並不像文字描述的這樣直白。說是對某一件事放不開,可能更多認為是一種失敗的挫折。
總之呢,每個小孩的心中,媽媽都是自己的保護神,每個媽媽要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這個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我,我也肯定不會讓我的孩子受欺負。
也是受這件事的影響,我也在思考孩子長大以後,上幼稚園了,讀小學了,該如何去和她的小夥伴相處,希望大家有好的意見可以留言。成長的路,大家一起加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