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許多編制體制內的學員來問我,有關於要不要讀MBA的問題。
——我是國企的員工,要不要讀一個MBA呢?
——我在煤炭相關的國企,當時本科進來的,在沒靠關係自己混到的副科級,現在想要升正科級。擔心升上去學歷水平不夠壓不住,讀個MBA單位認嗎?
——我在一個2線城市的事業單位,我們單位碩士額外多發三四百塊錢,錢不多,但是我身邊都是研究生,就我不是,就想來諮詢MBA怎麼樣?

除了這些問題,還有好多人詢問公費讀MBA的事情,在這裡統一給大家說一下。八項規定出臺以後,領導幹部不允許公費讀MBA了。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不會選國內聯考MBA了,畢竟時間拖得太長了,我們學員選的重心發展還是事業,不是考研。聯考MBA要提前複習一年,報名考試,調劑複試,再上三年學,這時間收益不對等。他們大都是選擇免聯考一年制MBA碩士項目,國家照樣認證,過留服認證後一樣是雙證。體制內單位和國企等就認雙證,把這些統稱是研究生,不分國內留學專碩學碩的。
首先,MBA的目標、內容和作用。培養目標是通過學習培養出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學習內容根據學校不同,總體會包括營銷,戰略,金融,財務等各方面知識,比較雜,入門級別,學到手大概是掃盲級別。它的好處除了學習知識,還有雙證文憑和同學資源,當然找對象也是很普遍。
其次,職業生涯規劃。我不太同意國企就是混日子這種觀點,具體取決於你公司的企業文化,升遷條件等等,好的國企學歷還是必要的,未來升遷肯定會有幫助。
第三,MBA還是MPA。取決於你的工作內容和職業規劃,想走政工路線還是業務路線。我的同學裡面不僅有國企員工,甚至還有公務員(稅務系統很普遍),不少都是體制內的業務尖子。
最後一點,很多人只有想自我投資就想學MBA,其實這個想法並不對。我的很多學員讀MBA目的不同,他們經常用MBA來曲線救國。比如有學員孩子要上高中了,想在北京高考,要落戶北京,來讀MBA碩士認證後按碩士積26分落戶積分。還有學員是產品經理為了轉行去讀的MBA,現在已經成功為了國內VC投資人。

MBA不僅教給你知識,還會去引導你的發散性思維,不同的破解點。除了理論知識,還有自身氣質底蘊的提升。
增強自我認知,轉變思維方式。MBA課程涵蓋的範圍是比較廣的,從公司戰略管理層面(如宏觀經濟學、管理經濟學等),到組織內部運營層面(如組織行為學等),再到某個職能板塊會設置相應的課程(如財務與會計,公司財務等),我們會學習到其他領域的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領域,找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在MBA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的同學和校友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才,老師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在與優秀人才的交流交往中,也會增強自我的認知,發現自身思維的局限,從而更加客觀地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