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毓秀:中國首位女博士、中國首位女性律師和首位女性法院院長

2020-12-20 青琯評史人

自鴉片戰爭列強打開中國的大門之後,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不斷受到外國的威脅和侵略,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籤訂也使得我國國土逐步淪陷。再加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相繼失敗,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顯然不可能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堅強後盾。

為了捍衛我國的領土和主權,在這個動蕩不安的黑暗時代,梁啓超、孫先生等愛國志士挺身而出,先後採用不同方式企圖改變這一切。他們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字,陸續接受"新思想"的洗禮,為換來祖國的新光明,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樣的愛國志士,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他們的事跡也會永遠被歷史所銘記。

豫劇《花木蘭》唱得好:"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個時代,不止是許多熱血男兒保家衛國,許多支持"新思想"的女性也站了出來,企圖挽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祖國。她們也向世人證明了,不是只有男人才會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女子也可以柔中帶剛,將槍口指向侵略者和賣國賊。而鄭毓秀顯然是這群女中豪傑的典型代表,她用自己傳奇的一生為新時代女性的前進指明了方向。

一、誰說女子不如男

鄭毓秀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思想家、革命家和女權運動的倡導者,在她出生的那一年,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幾乎已經成為了列強的"傀儡",祖國的領土在一天一天的淪陷,整個社會動蕩不安,這也造就了鄭毓秀早期的叛逆性格。

1、叛逆少女的"倔強"童年

幼時的她就已經萌發了遠見於常人的思想和看法,這與她的叛逆性格很是相符合。聰明伶俐的鄭毓秀不僅拒絕"纏足",而且強烈反對"三從四德"的教育和約束。

13歲時,祖母給她和兩廣總督的兒子定下了婚約,但是思想自由和超前的鄭毓秀,怎能任憑家族來決定她未來的感情和幸福,於是她親自寫信向自己素不相識的"未婚夫"明確表示拒絕家族包辦的婚姻。

也正因此事,鄭毓秀徹底與家裡人鬧翻,之後她決定離家出走,到外面獨自一人去闖蕩。不久,她進入了天津崇實女塾教會學校,學習先進的西方思想和文化,並表示強烈反對封建帝制和男尊女卑的糟粕思想。這也為她今後領導女權運動和追求民主、自由、男女平等奠定了思想基礎。

2、參加同盟會與刺殺行動失敗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正式成立,孫先生與各派革命黨人士達成共識,一同主張用暴力方式推翻腐朽沒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期間,鄭毓秀也來到日本留學。受孫先生民主共和思想的影響,她也加入同盟會,深造自己的同時,也與其他愛國人士齊心協力推翻清朝統治,那一年她還不滿二十歲。

正式成為同盟會一員的鄭毓秀,通過與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的交談和學習,她進一步認識到了清王朝的腐朽沒落和封建糟粕思想對百姓的危害。回國以後,她多次參加革命活動,高舉民主、共和的大旗,全力配合同盟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鄭毓秀在民主革命活動中所展現的熱血和氣概,完全不輸男子,可被譽為"現代花木蘭",而對於賣國賊的痛恨又使她不得不展開刺殺行動,為民除害。可事情遠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在刺殺載灃和袁世凱相繼失敗後,自身又遭到了袁世凱下令追殺,為了躲避追殺,鄭毓秀不得不逃往國外。

二、鄭毓秀的傳奇人生

逃到國外之後,鄭毓秀的革命活動也進入了暫停時期。她知道憑自己現在的實力,要想在國內將民主革命運動發揚光大,光憑一番豪言壯志是遠遠不夠的,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於是,她進入了法國巴黎大學攻讀法學繼續深造,期間,她加入了法國法律協會,並成為了該協會的第一名中國人。經過了10年的留學,她不僅掌握了一口流利的法語,還考取了博士學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鄭毓秀在法國留學期間,積極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自己報效祖國的決心,使歐洲各國知名人士都了解了中國歷史以及現狀。同時,鄭毓秀也名揚海外,由於鄭毓秀在國外的突出表現,南方軍政府外交委員會委派她留在法國主持國民外交工作。

巴黎和會期間,鄭毓秀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負責聯絡與翻譯工作,導演了著名的"玫瑰枝事件"。中國作為戰勝國所提出的正義要求不但沒有被接受,反而還被要求籤署不平等的條約,這對於中國主權十分不利。鄭毓秀了解到相關情況之後,立刻組織大批留學生到中國代表團駐地遊行,要求代表團負責人拒絕籤字。這一大規模的遊行,直接引發了國內反帝反封建運動的爆發。

1、女權運動

在法國威名遠揚之後,鄭毓秀受國內邀請,宣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在她的鼓勵下,國內很多女學生都實現了出國留學的願望,而且還積極幫助受戰爭影響失業的留學生解決生活困難,使他們在國外得以學習和生存。

鄭毓秀在獲得博士學位回國之後,被任命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校長。她寫出了對於中國法律具有深遠影響的《中國比較憲法論》,為當時中央乃至地方的法律法規制定提供了指導思想。她不僅僅是中國第一位女博士,而且還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律師和第一位女性法院院長。鄭毓秀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開創了中國女子參政之先河,她也開始名揚"上海灘"。

鄭毓秀成功的諸多成功案例,使得國內"男尊女卑"的糟粕思想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腦海,取而代之的是男女平等的新思想。她學成歸來後,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中國女子不是弱者。鄭毓秀對於新思想的宣傳和推廣,也使越來越多的中國女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女性的地位得以維護和提高。

2、對於後世的影響

鄭毓秀作為我國第一名女博士,毫無疑問,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推廣和傳承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她這種外柔內剛的"女強人"對於反帝反封建和民主革命運動的支持和推廣,我們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即使她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淡出政治舞臺,但對於新思想的推廣和國內女性地位的提升具有極為突出的貢獻。因而,在她過世以後,後人為了紀念她的豐功偉績,把南京市的其中一條街命名為"毓秀街"。相信不少的60、70後都看過經典的古裝武俠劇《射鵰英雄傳》,而這部電視劇的主演楊盼盼,正是我國第一位女博士鄭毓秀的外孫女,她主演的電視劇,也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鄭毓秀的一生,幾乎都在為中國女性獲得平等權利而努力,她的傳奇人生書寫了一位"女強人"從幼時的纏足、"三從四德"到女博士、女子參政的崛起過程。她是那個時代偉大的新思想推廣者,是女性地位的守護者,她的堅毅、果斷和敢做敢為終將被載入史冊,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民國歷史人物——鄭毓秀
    人物簡介鄭毓秀(1891~1959年),法文名蘇梅,是我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資產階級女革命家和女權運動倡導者;是我國第一個女性博士,第一個女性律師,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和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她是深圳歷史上很個有個性、富有傳奇色彩的中華女傑。
  • 中國更年期女性人數躍居世界首位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王君平)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更年期女性人口的增長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目前中國更年期女性已達到1.6億,每年有超過1億2千萬女性深受更年期症候群的困繞,中國的更年期女性人數躍居世界首位。
  • 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履新 29年前在中國教英語
    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履新 29年前在中國教英語 UK’s new ambassador hailed as China expert   吳百納系中英建交以來首位女性英國駐華大使;就英國加入亞投行,她表示申請還未正式通過,出資額尚未確定  自1972年以來,英國駐華大使中首次出現了女性面孔。18日,新任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在英國駐華大使官邸舉行了上任後的首次記者會。
  • 藝術界迎來首位非裔女性代表
    藝術界迎來首位非裔女性代表,藝術家西蒙妮·李(SimoneLeigh)將代表美國參加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她是史上首位代表美國參展的黑人、女性藝術家。西蒙妮·李以往20年來的創作「以黑人女性的經歷和歷史為中心」,雕塑通常尺寸巨大,常常運用與非洲藝術有關的材料和方式。包括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和芝加哥藝術學院等機構都永久收藏著西蒙妮·李的作品。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 範冰冰擔任新遊輪GODMOTHER 成首位華人女性
    日前,某全球豪華遊輪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範冰冰作為新遊輪的「贊禮女神」受邀出席該活動,為新遊輪祝福,這是繼黛安娜王妃、奧黛麗·赫本、柴契爾夫人、凱特王妃等國際傑出女性後,首位華人女性擔任遊輪GODMOTHER
  • 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10年培養特殊教育畢業生近八百人
    武漢姑娘伢」還是2008年奧運會(帕運會)火炬傳遞手鄭璇是一位傳奇聾人:2歲墜入無聲世界,6歲就讀普通小學,高中遇到「恩師」,本科和碩士就讀武漢大學,博士入讀復旦大學,成為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精通漢語、英語、中國手語和美國手語的她,順利入職成了一名高校老師。今年是鄭璇在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特教系任教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她培養的特殊教育畢業生近800人,其中畢業聾生從教率達到30%。連續多年蟬聯「重慶師範大學最受畢業生歡迎的教師」,2018年當選「全國最美教師」。
  • 登頂珠峰首位新疆女性麥子回到家鄉
    原標題:登頂珠峰首位新疆女性麥子回到家鄉亞心網訊(文/首席記者 於江豔 攝影記者 謝鵬)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更沒有隆重的歡迎儀式,登頂珠峰的首位新疆女性麥子(原名馬麗婭姆)低調的回到家鄉。6月28日,烏市北京路,新疆首位登上珠峰的女性麥子回到家鄉,心情非常愉悅。
  • 金斯伯格靈柩在美國會供公眾瞻仰 系首位獲此殊榮女性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5日,美國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靈柩運抵美國國會,接受公眾瞻仰,成為首位遺體在美國國會大廈供公眾瞻仰的女性。當地時間9月18日,民眾聚集在美國最高法院前緬懷逝世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她「非常榮幸」地歡迎這位已故大法官成為首位遺體在國會接受瞻仰的美國女性。據報導,金斯伯格的靈柩此前曾被安置在美國最高大法院供公眾瞻仰。下周,她將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中。
  • 英國任命首位女性國防大臣,曾任國防部武裝力量副大臣
    英國任命首位女性國防大臣,曾任國防部武裝力量副大臣 彭妮·莫當特。東方IC 資料@中國日報網 5月3日消息,路透社報導,英國政府1日表示,任命彭妮·莫當特為新任國防大臣。《衛報》稱,這是英國首次任命女性擔當此職務。此前,首相德蕾莎·梅伊宣布因洩露會議內容,開除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莫特。彭妮·莫當特是目前下院女性議員中唯一的海軍預備役軍官,曾任國防部武裝力量副大臣。2017年任國際發展大臣,2018年4月30日仼婦女及平等大臣。
  • 香港首位登頂珠峰女性曾燕紅等獲頒2017年傑出領袖獎
    香港首位登頂珠峰女性曾燕紅等獲頒2017年傑出領袖獎 2018-03-15 23:08: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特稿】花旗任命華爾街銀行首位女性CEO
    花旗任命華爾街銀行首位女性CEO 卜曉明 美國花旗集團10日任命消費者銀行業務負責人簡·弗雷澤為下任執行長(CEO)。這意味她將成為華爾街大型銀行任命的首位女性CEO。
  • 中國首位牙醫學女博士103歲張瓊仙去世 被稱華西「活字典」
    她是中國首位牙醫學女博士,她的研究成果被編錄到全國統編教材中,惠及後人;她醫術高超,曾為朱德、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治療過牙病;她與華西口腔醫院同歲,見證了華西口腔醫院的百年歷史,曾被譽為華西口腔醫院的「活字典」、「活化石」。
  • 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車迎來首位女性列車駕駛員
    墨爾本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車(Puffing Billy Railway)迎來了其運營史上首位女性駕駛員。40歲的Belinda McKenzi女士攜手一支全部由女性組成的車組團隊,順利完成了當天於10:30和14:30從貝爾格雷夫車站(Belgrave Station) 出發的兩個班次列車駕駛工作,標誌著她正式從志願者身份轉變為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車運營119年來的首位女性駕駛員。Belinda女士於2010年開始便在普芬比利擔任志願者,而她的這個決定僅僅是因為一次蒸汽小火車的參觀活動。
  • 拜登提名戴琦為美國貿易代表或首位領導該部門的亞裔女性
    拜登提名戴琦為美國貿易代表 或為首位領導該部門的亞裔女性據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提名Katherine Tai(戴琦)為美國貿易代表。戴出生在康乃狄克州,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1996年到1998年間,還是本科生的戴曾作為雅禮協會教研員前往中國廣東,在中山大學教授英語。她於2004年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攻讀博士期間在多家華府律所的國際貿易部門工作。
  • 見證l 安溪縣婦幼保健院新院區迎來首位新生兒
    見證 l 安溪縣婦幼保健院新院區迎來首位新生兒 2020-07-02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首位中國出生的愛爾蘭出庭大律師是華政人!
    而就在10月2日,她又被愛爾蘭第一學府聖三一大學的法律協會授予Praeses Elit Award,該獎項的設立初衷是授予在各自領域中表現傑出的代表,此前的獲獎者包括愛爾蘭前總統,南非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英國最高法院院長等。這是一個從小就堅定律師夢,在華政園圓夢,又輾轉留學愛爾蘭,歷經波折終於苦盡甘來、夢想成真的故事。
  • 獨家 專訪伊琳娜·博科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位女性總幹事
    組織主要設大會、執行局和秘書處三大部門。其中大會為最高機構,由會員國的代表組成,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大會。執行局負責監督該組織各項計劃的實施,每年至少舉行2次會議。秘書處是日常工作機構,分成若干部門,分別實施教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和交流等領域的業務活動,或進行行政和計劃工作,各部門由一名助理總幹事領導。本期《風雲》嘉賓,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位女性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
  • 超重肥胖問題凸顯,肺癌和乳腺癌分居男、女性發病首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齊徵)今天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
  • 香港首位登頂珠峰女性曾燕紅獲2017年傑出領袖獎
    香港首位登頂珠峰女性曾燕紅獲2017年傑出領袖獎   香港首位登頂珠峰女性曾燕紅等獲頒2017年傑出領袖獎  中新社香港3月15日電 (記者 殷田靜子)香港首位成功登頂珠峰的女性曾燕紅等5組在過去一年對香港有極大貢獻的人士,15日晚在港獲頒「2017年傑出領袖」獎,以表彰其在推動本地發展、香港聯繫國家和全球等方面的傑出成就,藉此鼓勵年輕一代不斷求進。
  • 雙語: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登月
    (原標題: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