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老師會說,高中好好拼一把,考上大學就好了,是不是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呢?其實上大學也不容易,如果想要學到真才實學,在大學一樣要好好努力,不然有可能畢不了業,也有可能本科變專科。初入大學會有一些不適應,但只要靜下心來,做好準備工作,掌握大學學習規律,還是能夠在大學學到很多知識和技能的。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主幹課程有哪些?大家都知道,計算機專業是大熱門專業,就業率高,高薪職位多。那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主幹課程有哪些呢?主幹課程有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彙編語文程序設計、數值分析、作業系統原理、接口技術、資料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通信與網絡、編譯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軟體工程等。當然還有一些課程設計,比如C語言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課程設計、作業系統課程設計等實踐性教學。
二、大一一般會開設哪些課程?雖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有很多門課程,但其實大一開設的大都是基礎課程,包括一些通識課程。比如一般會開設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通識基礎課程。也會開設一些專業基礎課程,比如大學計算機基礎、工程製圖、信息技術導論、C語言程序設計。還可能開設一兩門專業課,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法論、離散數學等。對於大學通識課程,其實是我們高中比較熟悉的課程,只不過是難度和廣度更大,學習速度更快,有點讓我們無所適從。而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考驗,畢竟我們從一個小白開始學習,是有些困難的。
三、如何適應大學生活?突然從高中跟著老師走,到大學要更多的是自己走,會有很多不適應,因此一定要改變自己。
1、要樹立起上大學不比上高中輕鬆的理念,不要想到到大學了應該休息一下了。而是要知道,想要學到真才實學,在大學一樣要努力,比如大學英語要過四六級吧,不過就沒有學位證。比如大學裡的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比高中時要更難更廣了,而且大學上課的速度會更快,如果不提前預習,課後認真寫作業,恐怕也跟不上,一不小心會掛科,那會影響你拿獎學金,也會影響你將來保研、考研等。
2、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雖說你對所上的課程一開始感覺什麼都不懂,其實你並不是真的一點都不懂,只是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沒有整體意識罷了。就像一個人吃飯,吃了一個燒餅不飽,再吃一個還不飽,吃第三個還不飽,當吃完第四個餅時感覺飽了,你總不會認為只有第四個餅才有用吧,前面三個餅打下很好的基礎了。你雖說學習相關課程感覺沒聽懂,但當你繼續往後學時,積累了更多知識時,你會突然豁然開朗了,前面不懂的知識也懂了,並且知識更系統化,也有條理了。
從高中到大學,學習方法要改變了,需要我們更多地培養學習能力,因為老師講課的節奏很快,也不可能講得過多過細,因此需要我們自己去解決細節問題。而且我們一定不要以為上大學就可以隨便混課,要腳踏實地地去學,這樣才不辜負四年的大學美好時光。
你當年上大學也有這樣的困惑嗎?是不是感覺大學課程很難懂?歡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