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紐西蘭科學家米雪爾·狄金森:和孩子一起在廚房做實驗

2020-12-20 澎湃新聞

「撕碎紫甘藍葉子,放進清水裡;煮沸這鍋紫甘藍湯;放點粉絲進去;再把粉絲撈出來。」米雪爾·狄金森(Michelle Dickinson)博士在臺上用如同燒菜的方式做著科學實驗。

粉絲已經被紫甘藍湯汁染成了藍色,臺下的小朋友們發出了驚訝的「哇」聲,米雪爾是想要科普植物色素知識嗎?當然不是,好戲還在後頭。她讓孩子們對著粉絲擠檸檬汁,瞬間粉絲就變成了粉紅色,然後她又讓孩子們往粉絲上撒小蘇打粉,很快粉絲又變成了綠色。

3月22日,米雪爾·狄金森在上海愛菊小學展開一場「廚房科學食譜」實驗秀

臺下的小朋友們已經樂瘋了,他們像是鍊金術士第一次接觸到某種黑魔法。只聽戴著耳麥的米雪爾解釋道:「小蘇打是一種鹼性物質,如果你嘗一下綠色的粉絲,你會覺得有點苦,我可不建議你這麼做。檸檬酸是一種酸性物質,如果你嘗一下粉紅色的粉絲,你會感到有點酸。」說完,她便手抓一把被浸過檸檬汁的粉絲吃了下去。底下一個男孩尖叫了起來。

實際上,紫甘藍是一種常見的酸鹼指示劑,它能在不同的pH值條件下,呈現不同的顏色。不過在3月22日的活動現場,米雪爾並沒有花太多精力在闡釋每一個實驗裡蘊含的科學原理,「關鍵是要激發人們對於科學的興趣,要讓人們愛上科學,自己去尋找答案。」米雪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米雪爾擁有羅格斯大學生物醫學和材料工程博士學位,曼切斯特大學工程學碩士學位。她創立並運營著紐西蘭唯一一家納米機械實驗室。目前,她也是奧克蘭大學的高級講師。同時,她還是「納米女孩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和董事,她堅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學習科學和事物的運作方式,無關乎年齡或教育程度。她出版了《No. 8 Recharged》(8號充電)、 《The Kitchen Science Cookbook》(廚房科學食譜)等科普讀物。

《The Kitchen Science Cookbook》書影

此番來華所做的大部分實驗均出自 《The Kitchen Science Cookbook》這本書內。在米雪爾看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簡單的食材,在自己的廚房裡做科學小實驗,享受科學帶來的樂趣。

米雪爾的母親來自中國香港,她說自己太清楚華人家長教育方式了。假設中國的「小謝耳朵們」想要在自家廚房裡鼓搗這些科學小實驗,多半會讓家長產生兩種憂慮,一是是否安全,二是是否衛生。

從衛生的角度上說,「誰都知道小傢伙們什麼都想往嘴巴裡放,其實不用太擔心這件事,真的嘗到一次苦頭,他們才不會做第二次。」米雪爾說道。

而從安全的角度上說,米雪爾認為,她的那些廚房小實驗,本身就是適應全年齡段的。事實上,在實驗過程中,她一直在強調,「小朋友不要玩火哦」「刀具要小心哦」等,她希望能讓家庭成員們一同參與進來。目的就是讓孩子們破除「科學只是教室裡的學習科目」這一刻板印象。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對科學產生好奇心,如果只為了擔心可能出現的危險,而限制孩子們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那樣太得不償失了。」米雪爾表示。

正因此,米雪爾一直強調著科普裡的趣味性,與她當場演示的實驗相比,《The Kitchen Science Cookbook》裡有關實驗的步驟寫得會更加詳細,但書中關於科學原理部分卻寫得很簡明,「枯燥、艱澀的科學術語,大人們可能都不太能理解,何況孩子呢。」

擁有博士學位,身為納米技術專家,米雪爾現在更享受自己的科普工作,「很多人都覺得我瘋了,讀了那麼多年書,為什麼不把學識用在實驗室裡,可是我喜歡現在的工作。」在米雪爾看來,科學應該是公開透明的、並且是餐桌上的談話主題,而不僅僅存在於實驗室的工作檯上。憑藉這種信念,她熱衷於為公眾創造與科學互動的新方式,她參與科普類電視節目與廣播節目,打造了科學實驗舞臺秀《Little Bang, Big Bang》、還有科學主題的廣播劇「Stupid Questions For Scientists」(科學家的傻問題)。

米雪爾曾受邀成為TED演講大會奧克蘭場的演講嘉賓,在那次演講中,她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比如她從小就喜歡「搞破壞」(Breaking things)。她對記者說,「你知道的,我媽是華人,每次我在拆東西,她就會嚷起來,其實我就想了解事物運作背後的原理。」她建議各位家長不妨把家裡不用的老物件拿出來給孩子們玩,「不是說讓他們把東西拆成一塊塊,再拼回去,而是讓他們從中了解到每一種物品背後的工作原理。」

《No. 8 Recharged》書影

最初,米歇爾用「納米女孩」(Nanogirl)為筆名寫科普博客,隨後轉戰YouTube,出了多款高點擊量的科學小視頻,逐漸走紅紐西蘭,乃至全世界。但她似乎仍然把受眾人群重點放在居住地紐西蘭。比如她的第一本書《No. 8 Recharged》(8號充電),書名包含一個紐西蘭俚語「No. 8 wire」(8號線),最初紐西蘭牧民用8號線作為農場圍欄的鐵絲,隨後這個短語就含有「利用手邊現成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意思。

「是的,我就想鼓勵紐西蘭的年輕人,很多世界有名的企業家、創業家,有不少沒有讀完大學,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去做了。所以好奇心和創新思維,比既有的知識更重要。」米雪爾說道,「比如說當你看見一個杯子,你可能覺得它只能盛水。可是如果把一個底部破洞的杯子倒置過來,也許就能變成一個擴音器。這就是一種創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米雪:完美的禮物
    從此,米雪和先生帶著無比感恩的心情,開始呼吸新鮮的空氣,這是心靈的深呼吸,同時磨難也使他們的信仰更加堅定。劉黎的事業此時剛剛起步,整日忙於工作,照顧孩子和諸多家務主要由米雪來承擔。這個名牌大學畢業的才女,在家做全職媽媽沒想到一做就是十五年。後來做了奶奶的米雪回想起她在家照看孩子的這些年,覺得是她人生中最為自豪的時光。
  • 人物傳記——狄金森
    故事圍繞狄金森家庭,她自我創造詩歌的歷程等展開。劇集也將見證狄金森個人的成長過程。她們兩人的人生體驗互換。從最開始的艾米莉是穿著潔白的裙子和蘇穿著黑色的裙子到最後蘇穿上了潔白的裙子和艾米莉穿著黑色的裙子,這裡已經出現了一個暗喻。
  • 多爾專訪:羅馬德比不可思議,可以寫一本加斯科因的書
    託馬斯-多爾日前接受了Lalaziosiamonoi的專訪。這位德國中場指揮官在人生的前24年是東德人,在成為西德人1年後,他加盟了拉齊奧。卡雷裡主席91年夏天從漢堡把他帶到義大利。多爾對羅馬城一見鍾情:「我從一開始就很喜歡的是羅馬人民的溫暖和熱情。羅馬氣候宜人,人民友善,而且你知道羅馬是歐洲的廚房。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然後世界上最好的足球運動員都在義大利踢球。我是一個性格開朗的男孩,性格非常開放,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 適合與孩子一起做的食品科學實驗
    烹飪像是做實驗,過程中充滿了很多物理、化學的變化與數學計算的過程。食材所具有的多種營養素、豐富的色彩與形狀,也是自然重要饋贈的一部分,所以食育與科學啟蒙、藝術啟蒙也有著重合的部分。之前關於「食育」的文章寫了不少,其實食育的核心是增加孩子接觸食物的機會,認識食物營養、食品安全,傳承食文化、與環境的調和,培養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從而達到培養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目的。
  • 美國科學家把親兒子與猩猩養在一起,卻中途終止了實驗
    上個世紀在美國有這麼一位心理學家,因為對於這種狼孩非常感興趣,所以就想要做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實驗,複製狼孩的成長過程,驗證了早期孩子的成長環境會對孩子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狼孩不可能將小孩兒讓狼撫養,所以這個實驗家就只能選擇另一條道路來驗證這一個實驗,所以他就將一個猩猩帶回自己家中和自己的兒子一起長大,就想要藉助這一實驗過程觀察一下如果猩猩在人類家中長大,又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 紐西蘭科學家:孕婦不宜服用魚油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紐西蘭科學家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認為,孕婦不宜服用魚油。  裡金斯(Liggins)研究所首席研究人員韋恩·柯特費德(Wayne Cutfield)教授稱,在沒有獲得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之前,目前還是建議孕婦不要服用魚油。  報導稱,約有10%至20%的孕婦在服用魚油。
  •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科學小實驗
    我們就在家做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吧! 沒有複雜的內容, 卻足以讓孩子玩到瘋狂, 也最大限度地勾起他們的探究心和求知慾。
  • 廚房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腦洞大開,探索白醋與小蘇打的秘密
    我們會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創意手工教程等,和你一起給孩子更優質的家庭教育!說起「小豬佩奇」,大小寶寶們肯定對這個粉色吹風機不陌生吧。寶寶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可愛的粉色小網紅。憨弟對其中有一集印象深刻,佩奇跟小夥伴們在池塘邊玩小船,有發條船、風力小帆船、電池小快艇、蒸汽船、小紙船,各種DIY的有趣小船。
  • 孩子為什麼愛玩?怎麼和孩子一起玩?
    對小朋友們來說,玩玩具相當於做實驗。 在一個實驗裡,實驗人員把一些珠子放進一個玩具裡,可以使玩具亮燈和唱歌。第一組實驗人員將玩具設置為只有某些珠子才可以讓玩具活動,第二組實驗人員則設置為所有珠子都可以使玩具活動。在給兩組4歲小朋友展示完兩個玩具的不同之處之後,實驗人員給了小朋友一整串粘在一起的珠子。
  • 楊麗萍、米雪、鄭裕玲和鄺美雲,都是自由自在的奇女子
    而反駁她的這位網友懟得也低級,直接把生過孩子的女性比作生崽的豬了,那請問你是從哪裡來的?你是誰的崽?幸好楊麗萍阿姨和其他有生育過的女網友都沒有生氣。她有過兩次婚姻,都選擇了分離,這是她的選擇,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選擇不孩子,肯定在她看來,是最適合她自己的,咱們作為很喜歡她的觀眾,能做的就是繼續欣賞她的作品,繼續祝福她。
  • 成都科大實驗學子紐西蘭遊學紀實
    成都科大實驗學子赴紐西蘭遊學與赴英國遊學同時啟動,下面是科大實驗學子在紐西蘭遊學紀實,供參考。在Victoria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步行遊覽了奧克蘭市中心最繁華的QueenStreet,參觀了奧克蘭最大的公交樞紐站,漫步Britomart碼頭,欣賞海港風光,孩子們在參觀的同時紛紛感嘆非常羨慕紐西蘭人民悠閒的生活節奏,當地人閒暇時經常全家一起乘坐自家的遊艇出海海釣或者一起去海邊遊泳。
  • 尋求狄金森詩裡丟失的東西
    近來,由復旦大學文學翻譯研究中心和美國艾米莉·狄金森國際學會(EDIS)聯合發起和組織的「艾米莉·狄金森國際合作翻譯項目」意在探索出一種國際合作新模式,它匯集了一批中外狄金森學者專家和熱愛狄金森的詩人,為解決上述困境提供一種可能和範例。
  • 韓雪和李晨,米雪和張智霖同唱《鐵血丹心》,都比不過羅文和甄妮
    浙江衛視邀請了好幾個明星一起演唱了83版《射鵰英雄傳》的三首歌曲,李晨和韓雪演唱《鐵血丹心》,兩人演唱不能說不好,只是和羅文和甄妮的版本相比不可比,可能因為兩人在對粵語的咬字上和原唱無法相比,韓雪的表現可圈可點,對於不是歌手的李晨來說,要全程用粵語唱完整首歌還是比較困難。
  • 同屬人科,人和猩猩能不能生下孩子?科學家對此做了實驗
    同屬人科,人和猩猩能不能生下孩子?科學家對此做了實驗我們都知道大猩猩和人類在基因方面是最相似的,很多人都說人類的祖先就是由猩猩進化來的,而如今在動物園中,一些猩猩在看到遊客的時候也會表現出格外的友好和親近。
  • 狄金森:我是無名小卒
    做個 —— 名人 —— 好無聊哦! 眾目睽睽 —— 活似只蛙 —— 成天價六月 —— 對著仰慕你的泥塘 —— 自報姓名呱呱呱! I'm Nobody! Who are you?
  • 和孩子一起下廚房 要注意三點
    家長不要過度恐懼而和孩子傳輸廚房的可怕性,其實孩子可以在這些活動中增長見識、開發智力,更可以增加和爸爸媽媽的親密度。那和寶寶一起下廚房,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爸爸媽媽們快來了解下吧。和寶寶一起下廚房 3點需注意在孩子眼裡,下廚房做飯更像是一項遊戲,也就是說他們只會想著玩,不太會注意到角落裡暗藏的危險,例如刀具、熱水、明火等。那麼,要讓孩子盡情的享受下廚房的樂趣,媽媽們就一定要跟孩子立好規則。
  • 紐西蘭旅行策略紐西蘭有廣泛的住宿,特別是在農場和牧場
    理由:由於紐西蘭大部分城市和旅遊度假區有很多高端酒店,所以國際連鎖經濟酒店也可以在主要城市和度假村小鎮找到,適合大多數既有住宿標準又有預算成本要求的客人。公寓配有廚房設施,你可以購買當地的新鮮食材,自己烹飪,品嘗家鄉的味道。對於親子遊:建議您和您的孩子選擇住在公寓和農場住宿。
  • 64歲米雪和70歲徐小鳳合影,年齡差6歲看起來像母女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前幾日,著名演員米雪在微博曬照,告訴網友自己與多位圈內好友小聚了一回。根據米雪的介紹,當日出席聚會的嘉賓有著名攝影師等人,不過大家最熟知的是昔日香港歌壇天后級人物徐小鳳。米雪今年64歲,徐小鳳今年70歲,可是兩人之間差6歲看起來卻像一對母女。其實徐小鳳看著比70歲顯得年輕許多,不過米雪保養得更好,看起來頂多四十幾歲,依舊挺漂亮,氣質大方高貴。
  • 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問題不在孩子身上,他們是天生的科學家。問題在大人身上。他們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他們不是在翻石頭就是在摘花瓣。基本上,他們總在做一些具有「破壞性」的事。一個成年的科學家就是一個從未長大的孩子。成年科學家做的也就是這樣的事。
  • 科學家從紐西蘭綿羊身上發現毛髮捲曲的「秘密」
    科學家決定看看頭髮的微觀結構,並且計算和測量單個的毛細胞,而人的頭髮又太厚,所以不太適合作為參考對象。  所以,科學家們進入紐西蘭的一個農場,研究人員用六頭自然卷的美利奴羊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將其毛髮樣本的染色體片段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研究人員發現:對於捲曲的頭髮,發生捲曲的毛髮外側的細胞比捲曲內側的細胞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