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在朋友圈曬書就是「裝」嗎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在朋友圈曬書就是「裝」嗎

讀完新買的詩集後,覃用了10分鐘在手機上狂敲屏幕,刪刪改改寫出上百字的讀後感,但幾番猶豫之後,她還是將這條未發出去的微信朋友圈動態刪掉了。

「我現在都不敢在朋友圈曬讀書了,怕朋友說我『裝』。」覃無奈道。

覃是一所重點高校的大三學生,平素喜歡閱讀,幾天前,她在朋友圈內發布了這樣一條動態:「用了3天時間看完了一整本《1Q84》,真是一本比想像中要有趣的書。」在評論區裡,一個和她關係不錯的男生的留言卻顯得特別刺眼:「別裝了,這麼厚的幾大本書,你真的能看完嗎?能看懂嗎?」

覃握著手機的手止不住顫抖,幾分鐘後等她平靜下來,她忽然有些理解了男同學的質疑:隨著移動資訊時代的到來,人們對電子產品操作得越來越順手,能坐下來讀完一本書的能力卻似乎越來越低了。

覃還記得讀高中時,班上有個圖書角,一下課就有好多同學圍在一起看書、聊天,每本書都被翻到泛黃卷邊;上大學後,身邊的同學手頭寬裕得多,很多人照著書單一買就是十幾本,但新書直到落灰了都沒被翻開過。覃曾和一些大學同學結伴去圖書館看書,發現她們往往還沒堅持到半個小時就開始刷起手機來。

一次課上,老師做了一個小調查:「班上有同學平時有看課外書習慣的請舉手」,一大半同學舉了手;「能堅持看完、看懂一整本書的同學請舉手」,一大半變成了一小半;最後「真心喜歡看書的同學請舉手」,只剩下覃一個人。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朋友圈曬美食都是贊,曬讀書都是回復在「裝」?點讚數最高的回覆是:物質類的東西不管該不該曬,曬出來多是實實在在的;精神類的東西一不該曬,二是也曬不出任何實質。而且曬讀書多半出發點是為了表明「我很文藝哦」。

大二學生張圓也曾因為一張發在朋友圈的讀書照,被朋友取笑了好久。一次,他和女友去小區附近的書吧閒逛,女友拍了張他託著眼鏡看書的照片,他覺得意境不錯,順手就上傳到社交網絡,沒想到留言全是這樣的風格:「擺拍得不錯」「拍好後趕快把書還給人家老闆」。

後來他才發現,這家書吧是本市有名的「文青拍照聖地」,在一些網絡攝影攻略中,它提範兒的效果不亞於星巴克。攻略中教大家,如果要PO(post的縮寫,意為把照片放到網上)照片,沒有什麼比手捧一本書更能提升文青氣質的了,而要拍出一張上乘的讀書照,除了拍照的姿勢要講究,連讀什麼書、封皮什麼顏色這樣的細節都得注意。

於是,朋友圈裡,「愛讀書」的文藝青年往往如流水線生產出來的一般:總是坐在一個靠窗的或角落的位置,燈光的色調要暖,桌上必定擱著一杯咖啡,手上的書越冷門越好。不經意中,張圓也因為曬了張雷同的讀書照,被劃入這類「裝文青」的行列中。

事實上,現在年輕人不喜歡有人在社交媒體曬讀書。除了反感身邊的人膚淺又要面子外,也有很多人是被越來越多打著讀書名義的營銷活動,轟炸得身心疲憊。

發布名作經典段落摘抄,曾一度是微博上一些營銷號漲粉的拿手好戲:每天睡前發一段包含人生、青春、奮鬥等「雞湯味」的經典語句,再配上一張文藝清新的圖片,一個博覽群書、深諳人生哲學的「大V」形象由此而來。後來,微博漸漸雞湯盛行,很多人開始反感這樣打著讀書的名義營銷的行為:「每天曬書,說話談吐卻並沒多少內涵,誰會相信他們是真的愛看書?大多數不過是複製粘貼的罷了。」

去年11月,一家企業策劃了中國版的「丟書大作戰」活動,在幾個大城市的地鐵等場所丟了1萬本書,供路人和乘客「漂流」閱讀,在網上引發爭議,許多網友認為「大張旗鼓的作秀反而喪失了讀書的真正意義」;2015年,留洋小夥兒康夏的文章《帶不走,所以賣掉我的1741本書》刷爆朋友圈,後被披露其共寄出7000本書收穫逾77萬元書款,「康夏賣書」因此成為貶義詞,諷刺其「情懷遇上買賣,碎了一地雞毛」。社交網絡時代,閱讀在一次次曝光中消耗著大眾的好感,逐漸成為真假難辨的鍍金石。

但真的有必要因為被質疑而改變自己嗎?經過幾天的糾結思考,覃最終還是將對那本詩集的感悟重新發布了。「即使被說成裝,我覺得在朋友圈曬書也比曬雞湯、曬吃、曬玩要有意義得多。」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朋友圈發讀書照被取笑 曬書就是「裝」嗎?
    讀完新買的詩集後,覃用了10分鐘在手機上狂敲屏幕,刪刪改改寫出上百字的讀後感,但幾番猶豫之後,她還是將這條未發出去的微信朋友圈動態刪掉了。「我現在都不敢在朋友圈曬讀書了,怕朋友說我『裝』。」覃無奈道。
  • 朋友圈曬書就是「裝」閱讀的大眾好感哪去了?
    攻略中教大家,如果要PO(post的縮寫,意為把照片放到網上)照片,沒有什麼比手捧一本書更能提升文青氣質的了,而要拍出一張上乘的讀書照,除了拍照的姿勢要講究,連讀什麼書、封皮什麼顏色這樣的細節都得注意。  於是,朋友圈裡,「愛讀書」的文藝青年往往如流水線生產出來的一般:總是坐在一個靠窗的或角落的位置,燈光的色調要暖,桌上必定擱著一杯咖啡,手上的書越冷門越好。
  • 女兒被985錄取,媽媽朋友圈曬通知書,好友的反應卻出乎意料
    對於父母們來說,最高興的就是自己的兒女,可以有一個好成績,考上一個令全家人感到驕傲的名校。那麼假如你的兒女,考上了心中理想的名校,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會高興、會激動,會喜極而泣,還是像我們今天要說的女主人公一樣,立馬發朋友圈顯擺呢?
  • 朋友圈曬錄取通知書的神仙文案!一定要get
    每年高考除了高考成績備受矚目以外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大學錄取通知書設計小夢發現今年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又又又美出新高了試問誰不想分享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喜悅呢?必須得昭告天下啊如果是尋夢仙境的神仙曬錄取通知書下面小夢就給大家看看尋夢神仙朋友圈教你如何優雅的曬大學錄取通知書
  • 如何在朋友圈優雅地曬錄取通知書
    話說,有想過怎麼在朋友圈曬通知書嗎?畢竟是那麼多年的努力換來的!26分鐘前咩我終於收到了和ta一樣的錄取通知書。26分鐘前4XX類true比起錄取通知書那張紙本身,我還是對《初入燕園》那本書更感興趣。26分鐘前6勵志類哈兒十八歲生日禮物,就是我的錄取通知書。
  • 收到孩子二本大學錄取通知書,並在朋友圈曬出,你是什麼心理?
    2019年高考生在陸續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有些家長情不自禁地想將孩子被大學錄取的消息告知親朋好友,在朋友圈曬通知書無疑是最方便的。至於說是孩子考到985的不曬,而考個二本的家長反而幸福滿滿地曬,這是大家的自由。
  • 梅雨天接近尾聲了,你會「曬書」嗎?
    是不是什麼都想拿出去曬一曬?最有文化的曬,大概是曬書了。曬書是古代讀書人的日常,為什麼現在人不曬書了? △資料圖 現代快報記者搜索發現,社交網絡上一提到「曬書」,不是像古代一樣,把書抱出去晾曬,而是拍了照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曬」。
  • @準研究生~請學會優雅地在朋友圈曬錄取通知書
    有多少準研究生已經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呢?  Put your hands up~  肯定少不了要在朋友圈秀一秀剛到手的錄取通知書吧~  想好朋友圈文案應該怎麼寫了嗎? 纏綿拍了拍「準研究生」的小腦袋  進來抄文案啦~  還在等待通知書ing的同學也不用著急  先來收集一波「曬書」文案  學會優雅地在朋友圈秀通知書  分享被錄取的喜悅,收穫更多的點讚吧!  文採斐然型 等到苦盡甘來那天,山河日月都做禮  好詩!好詩!
  • 你們在七夕曬恩愛,浙圖來曬書
    「曬書」又叫「曝書」,最早關於「曝書」的記錄,見於西周歷史典籍之一的《穆天子傳》卷五:「仲秋甲戌,天子東遊,次於雀梁,蠹書於羽林。」這裡說的「蠹書」就是「曝書」,因為古人認為曝曬書籍可以去蠹,防止因潮溼產生的蟲蛀黴變以為更好地保存書籍。可見這一認知與習慣從我國西周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 中青報:誰讓朋友圈裡越沉默越安全
    好心的朋友總是提醒我儘量不要在朋友圈曬自己出遊的照片,在他眼裡,生活得越「低調」安全係數越高。我知道朋友所謂的安全係數,並非指在生活上,而是在職場中。但作為一個多少有些「分享強迫症」的人來說,我不僅喜歡曬旅遊照片,還喜歡用「定位」功能。每次遊玩完畢,同事朋友找我要攻略時,我總是嘻嘻哈哈:「要什麼攻略,看我朋友圈按照我定位的線路走就行,酒店都定位好了。」
  • 心理學:一個高層次的人,喜歡在朋友圈曬這三樣東西,你曬過嗎?
    ,不只是看他有沒有錢,而是看他有沒有能力,當然還有每一個人的品質,對一個層次越高,內心比較有涵養的人來說,喜歡在朋友圈曬這三樣東西,你曬過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人的時候,都比較喜歡用第一眼光去判定,很多人都會從第一感官來決定,如果他出身貧寒,就斷定他是一個沒有前途的人,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無知的,一個人的出生是無法改變的,你所能改變的就是你往後的命運,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錢財只是身外之物,真正去判定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其實從一些生活的小細節就可以看出。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層次高的人都喜歡在朋友圈曬什麼?
  • 朋友圈高考結束曬大學錄取通知書怎麼弄 製作與查看方法介紹
    最近,朋友圈也是颳起了曬「錄取通知書」風!一起來看看吧!  《看朋友圈曬北大錄取通知書》  驚人就一鳴,高考壓眾英。人生百年過,未見風雨停。  看到同學被復旦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錄取了的通知書,小編差點信了,當我再看到這個王者榮耀方向這幾個字著實讓我笑了出來,原來又是一場惡搞啊。
  • 你還在微信朋友圈曬娃嗎?
    相信很多剛做了新手媽媽的都會喜歡在朋友圈發寶寶的一舉一動,各種曬娃,不管是孩子哭了樂了,還是出去哪裡玩耍,都喜歡讓大家看見自己,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過頭了,又容易惹人煩,也會生出很多麻煩。我剛做媽媽的時候也是經常曬,但是現在慢慢的越來越不喜歡發孩子的視頻或者照片。
  • 「心智成熟的女人不曬朋友圈?」真的是這樣嗎?
    我有個同學跟我抱怨,說她老公嫌棄她幼稚,天天在朋友圈曬娃、曬自拍,要她把朋友圈關掉。兩人為此大吵了一架。她老公是公務員,平時很少發朋友圈,偶爾發一發國家出臺的政策,他上一條朋友圈還是去年10月份國考的時候發的。
  •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請不要曬朋友圈
    其實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知道,你何必曬朋友圈呢?你到底想讓誰知道,說真的,不管你考入哪個大學,都是人生的開始,這不是人生的巔峰,有什麼呢? 最近看到一個鄭州考入清華大學的學子母親曬朋友圈不知道這個事情真假,我沒有去確認,但是從這個事情來說,其實你真的沒有必要曬朋友圈,你更沒有必要生氣。何必呢?可能我們身邊真有的人生怕別人比自己好,其實很多人還是希望別人比自己好,可是有一個問題出來了,人家點讚吧!你會不會想他是來巴結我,希望日後自己的孩子拉扯他一把,不點讚吧!你說大家太冷漠,其實這就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所以你沒有必要生氣,我乾脆來一個更狠的,大家都不要曬朋友圈。
  • 高考志願表、錄取通知書……千萬別曬朋友圈
    隨著全國各省(區、市)高考分數線公布,考生們也陸續到了填報志願和領取錄取通知書的階段,這些令人欣喜和值得紀念的時刻,也讓不少喜歡拍照留念的同學激動不已,紛紛發圈曬照與大家一起分享喜悅。但是有些東西千萬不能曬一旦洩露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被詐騙和騷擾的機率也將大大增加!
  • 「孩子那麼醜,還天天曬」,你能接受朋友圈曬娃嗎?網友褒貶不一
    但把這些都曬在朋友圈裡,真的合適嗎?有時一些在父母看來很正常的行為,可能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厭惡。本來就是一個簡單的曬娃,大家也都表示理解,有時還會評論一下「這小寶寶真可愛」。可隨著小周曬娃頻率的增加,有時候可能要發3-4次,而且每次都是9張圖,這不免有些讓人「審美疲勞」,點讚的人也越來越少。
  • 朋友圈有「四不曬」原則,違反了據說容易倒黴,你們中招了嗎?
    既然是社交名片,朋友圈裡發的任何東西都會影響你在別人眼裡的形象。因此,朋友圈裡發什麼、不發什麼其實頗有深意。其中的「四不曬」原則,違反了據說容易倒黴,看看你們是否中招了。不曬高消費回到文章開頭,表妹為什麼會和相親對象掰了?就是看到他在朋友圈裡曬的多是聚餐,燕鮑翅那種。
  • 媽媽,不要在朋友圈曬我了
    對生活寡淡的中年夫妻來說,朋友圈是用來曬娃的秀場。秀,收穫的並不總是贊,也有可能是懟,還被踹。臨近開學,有家長在朋友圈曬娃遭diss,有家長在群裡曬娃被踢了出去……一時間,「朋友圈該不該曬娃」,在微博熱搜上吵成了一鍋粥。
  • 95後孕媽朋友圈發「孕裝照」曬幸福,卻被家人吐槽:不知檢點
    不過在一些思想古板的老一輩人看來,自拍和曬照是一件他們所不能理解的事情,更不要說曬孕裝照這種過於&34;的照片了。小美是一位95後孕媽,在還未結婚懷孕之前就非常的愛美,平時也喜歡自拍和曬朋友圈。拿到照片底片的小美便打算把照片發到朋友圈曬曬幸福,小美本以為會受到眾人的點讚和祝福,沒想到卻被家人們吐槽小美:不知檢點,表示懷孕了還穿那麼少,還好意思曬出來。看到長輩和親戚們的留言,小美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一一解釋,最後還是被迫把照片刪了,這讓小美很是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