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10首非常美的江南民歌古詩詞

2020-12-20 韋某一笑是詩詞

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古代已有的歌曲,非常有特色。中華民族的文化中更是少不了民歌,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10首非常美的江南民歌古詩詞。

1、

江南

兩漢:佚名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江南又到了適宜採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遊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這是一首採蓮歌,反映了採蓮時的光景和採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採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麼秀麗的江南風光!多麼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

漢樂府:原是漢初採詩制樂的官署,後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採集民間歌謠,以供統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採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後人稱為樂府詩。

2、

長幹曲四首·其一

唐代: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請問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古代南京)的橫塘。停下船吧暫且借問一聲,聽口音恐怕咱們是同鄉。

詩的語言樸素自然,有如民歌。卻擁有無盡的藝術感染力。抓住了人生片斷中富有戲劇性的一剎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襯,似墨筆畫;它不用任何裝飾烘託,是幅素描;它不憑任何布景借力,猶如一曲男女聲對唱;它截頭去尾,突出主幹,又很象獨幕劇。題材平凡,而表現手法不凡。

在寥寥二十字中,詩人僅用口吻傳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寫得活靈活現。他不象杜牧那樣寫明「娉娉嫋嫋十三餘」,也不象李商隱那樣點出「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他只採用了問話之後,不待對方答覆,就急於自報「妾住在橫塘」這樣的處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齡從嬌憨天真的語氣中反襯出來了。在男主角並未開口,而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鄉」的想法,不正是因為聽到了對方帶有鄉音的片言隻語嗎?這裡詩人又省略了「因聞聲而相問」的關節,這是文字之外的描寫,所謂「不寫之寫」。

3、長幹曲四首·其二

唐代:崔顥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自小不相識。

《長幹行》是一組詩,針對上面女子的問,還有一首是男子的答覆,一問一答,十分有趣。男子答覆姑娘說,我家住在九江旁邊,出行都是在九江旁邊。我和姑娘你都是長幹這地方的人,可惜從小不相識。不知道後面他和她的故事是怎樣,或許只是江河上的萍水相逢,或許後面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4、

相思令·吳山青

宋代: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看吳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錢塘兩岸青山相對迎。怎忍心分手有離情。你淚兒盈盈,我淚兒盈盈,香羅帶未結成同心結。江潮已漲,船兒揚帆要遠行。

詞以一女子的聲口,抒寫她因婚姻不幸,與情人訣別的悲懷。開頭用民歌傳統的起興手法,「吳山青,越山青」,疊下兩個「青」字,色彩鮮明地描畫出一片江南特有的青山勝景。吳越自古山明水秀,風光宜人,卻也閱盡了人間的悲歡。「誰知別離情?」歇拍處用擬人手法,向亙古如斯的青山發出嗔怨,借自然的無情反襯人生有恨,使感情色彩由輕盈轉向深沉,巧妙地託出了送別的主旨。

這首詞藝術上的顯著特點是反覆詠嘆,情深韻美,具有濃鬱的民歌風味。詞採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復沓形式,在節奏上產生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詠的藝術效果。詞還句句押韻,連聲切響,前後相應,顯出女主人公柔情似水,略無間阻,一往情深。林逋沿襲《長相思》調寫男女情愛,以聲助情,用清新流美的語言,唱出了吳越青山綠水間的地方風情,創造出一個雋永空茫、餘味無窮的藝境。

5、

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宋代: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可恨(怨恨)你不像江邊樓上高懸的明月,不管人們南北東西四處漂泊,明月都與人相伴不分離。可恨你就像江邊樓上高懸的明月,剛剛圓滿就又缺了,等到明月再圓不知還要等到何時。

此詞中表面上說「恨君」,實際上是思君。表面上說只有月亮相隨無離別,實際上是說跟君經常別離。下片借月的暫滿還虧,比喻他跟君的暫聚又別。這首詞的特色富有民歌風味。民歌是感情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這首詞正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民歌往往採用重複歌唱的形式,這首詞也一樣。

這詞的想像跟後漢徐淑《答夫秦嘉書》的想像頗有相似之妙處。徐淑說:「身非形影,何能動而輒俱;體非比目,何能同而不離。」徐淑雖用了兩個不同的比喻,「何能動而輒俱」,「何能同而不離」,但與該詞想像一致,所以這兩人也可以說千載同心了。

6、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宋代: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我居住在長江上遊,你居住在長江下遊。 天天想念你卻見不到你,共同喝著長江的水。長江之水,悠悠東流,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離別之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樣, 就一定不會辜負這互相思念的心意。

李之儀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風味,明白如話,復疊迴環,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點,可以說是一種提高和淨化了的通俗詞。

詞以長江水為貫穿始終的抒情線索,以「日日思君不見君」為主幹。分住江頭江尾,是「不見君」的原因;「此恨何時已」,是「不見君」的結果;「君心似我心」「不負相思意」是雖有恨而無恨的交織。有恨的原因是「不見君」,無恨.的原因是「不相負」。悠悠長江水,既是雙方相隔千裡的天然障礙,又是一脈相通、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既是悠悠相思、無窮別恨的觸發物與象徵,又是雙方永恆相愛與期待的見證。隨著詞情的發展,它的作用也不斷變化,可謂妙用無窮。這樣新巧的構思和深婉的情思、明淨的語言、復沓的句法的結合,構成了這首詞特有的靈秀雋永、玲瓏晶瑩的風神。

7、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劉禹錫任夔(kuí)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於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但在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民歌氣息濃厚。劉禹錫創作多首《竹枝詞》,這是其中一首。

這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裡,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楊柳青翠,江水平靜清澈。在這美好的環境裡,少女忽然聽到自己心上人的歌聲,從江邊傳來。他一邊朝著江邊走來,一邊唱著歌,他是不是對自己也有點意思呢?少女並不清楚。

因此她想到:這個人有點像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東邊又還出著太陽。是晴是雨,真令人難以捉摸。

8、

漁家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宋代:歐陽修

近日門前溪水漲。郎船幾度偷相訪。船小難開紅鬥帳。無計向。合歡影裡空惆悵。

願妾身為紅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願郎為花底浪。無隔障。隨風逐雨長來往。

這些天門前溪水漲,情郎幾度偷偷來相訪,船小無法掛上紅鬥帳,不能親熱無計想,並蒂蓮下空惆悵。祈願妾身成為紅芙蓉,年年長在秋江上,再希望郎是花下浪,沒有障礙與阻擋,隨風逐雨時時來尋訪。

此詞上片敘事。起二句寫這些天溪水漲滿,情郎趁水漲駕船相訪。男女主人公隔溪而居,平常大約很少有見面的機會,所以要趁水漲相訪。說「幾度」,正見雙方相愛之深;說「偷相訪」,則其為秘密相愛可知。這漲滿的溪水,既是雙方會面的便利條件,也似乎象徵著雙方漲滿的情愫。下片抒情,緊扣秋江紅蓮的現境設喻寫情。

9、

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

唐代:皇甫松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蕩著小船來採蓮。她聽憑小船隨波漂流,原來是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姑娘沒來由地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少年拋擲過去。猛然覺得被人遠遠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這首清新雋永的《採蓮子》,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風物人情畫,富有民歌風味。人物刻畫生動形象,風格清新爽朗,音調和諧,和聲作用精妙,既有文人詩歌含蓄委婉、細膩華美的特點,又有民歌裡那種大膽直率的樸實風格,自然天成,別有情趣,頗見作者純圓渾熟的藝術造詣。

10、

採蓮曲

唐代:劉方平

落日清江裡,荊歌豔楚腰。

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採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又稱《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採蓮婦女的生活。歷來寫採蓮曲的很多,但寫得出色也頗不容易。而這首小詩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個可愛的採蓮勞動婦女形象。

首二句寫日落時分,江水清澈,餘暉掩映,金波粼粼,蕩漾著苗條美麗女子的宛轉歌聲。接著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徵的細腰來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輕盈體態。已經日落黃昏,她還在江上幹什麼呢?唱的又是什麼歌兒呢?詩的第三句揭了這個謎,原來她在採蓮。傍晚還在採蓮,表現了她的勤勞,邊採邊唱,勾畫出她開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

還有哪些民歌風味的詩詞呢?期待大家的補充分享。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21首古詩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其一)《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的時候,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
  • 劉禹錫很含蓄的一首詩,表面上寫天氣,實際上卻在寫愛情!
    期間劉禹錫根據當地民歌創作了新詞《竹枝詞》十一首,共分為兩組,以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為主。 《竹枝詞二首·其一》是其中一組二首詩的第一首,也是劉禹錫《竹枝詞》十一首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其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更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讚。而它的獨到之處,正是在於含蓄美。即用語意雙關的手法,表面上寫天氣,實際上卻在寫愛情。
  • 劉禹錫這首愛情詩寫得很是傷感,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詩裡最令人感動的作品,應當是愛情詩,這一類詩作往往寫得很深刻,也非常的細膩,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特別是有過愛情經歷的朋友,讀這些愛情詩篇,更加能夠被詩作中的那一份深情所感動。那劉禹錫也是寫過很多的愛情詩篇,尤其是他後來被貶到了四川之後,他結合當地的民歌,寫出了一系列的愛情詩,而他的這些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這首詩通篇描寫的很是細膩,也非常的感人,詩人把女子內心的那種相思之情,以一種充滿詩意的方式,描繪的淋漓盡致。
  • 劉禹錫這首愛情詩感人肺腑,最後兩句更是無人能及,成為愛情經典
    另外在創作手法上也是別具一格,由於他在四川等地聽到了當地的民歌,於是他便把這種民歌融入進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也使得他的詩作顯得更為有感染力,所描寫出來的愛情也就更加的能夠打動我們。中唐時期的很多的詩人,他們都顛沛流離,更是時常還被貶到外地,這也使得他們內心無比的悲痛,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
  • 劉禹錫的兩首情詩:一首寫了初戀的喜悅,另一首卻是失戀的痛苦
    劉禹錫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唐代文學家,他的《陋室銘》和《烏衣巷》這兩篇作品都被選入中學課本,除了這兩篇作品外,他還有兩首情詩也流傳甚廣,這兩首詩一首寫了初戀的喜悅,另一首卻是失戀的痛苦。這兩首情詩為《竹枝詞》組詩中的兩首,《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形式,就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了新的《竹枝詞》組詩。一、竹枝詞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 小學古詩詞填空50題,讓孩子試試
    古詩詞填空是語文考試中的必考題型,想提升古詩詞默寫能力,提高正確率,同時加強自己的古詩詞儲備,趕緊來做做這50道古詩詞填空吧!《江南逢李龜年》杜 甫46、_______,上有黃鵬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_______。《滁州西澗》韋應物47、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_______, _______。《烏衣巷》劉禹錫48、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風。
  • 最經典的情詩7首,篇篇精彩,值得收藏!
    大家好,本文分享的是幾首經典的愛情詩詞,愛情一直是詩詞中最重要的題材之一,關於愛情的詩詞流傳下來的也有很多,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其中的幾首名篇!2、《竹枝詞二首·其一》唐代: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1首情詩暗含2個諧音,一語雙關,劉禹錫的文字遊戲,真是絕了!
    竹枝詞二首·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是一首描寫愛情詩,從前兩句詩意可以看出,是一個妙齡少女,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聽到她心愛的情郎在岸上唱歌,產生了強烈的內心活動。
  • 楊柳青青江水平 波郎江上唱歌聲
    系中國音協第三屆「成才之路」創作研習班、重慶市第六期中青年文藝骨幹研修班學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中國音樂文學學會、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入選重慶市原創音樂人才選拔項目。       迄今創作、發表有數百件詞、曲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級獎勵,曾出版個人詞曲專集《好好生活》、《十年磨一劍》,歌詞集《夢裡流過一條長長的江》(網絡連載)。
  • 《唐詩三百首》六首經典七言絕句,妙絕古今,千古流傳
    這首七言絕句,是杜甫於上元元年旅居成都草堂時獨自一人在江邊散步看花所作。本詩描寫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無數鮮豔的花朵把花枝都壓彎了。彩蝶留戀花的芬芳不時起舞,自在的嬌鶯不停地發出輕軟的「恰恰」啼叫聲。二十八個字生動地勾畫出了春天裡鳥語花香的美好景象。
  • 「詩豪」劉禹錫經典詩詞10首 值得收藏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竹枝詞二首·其一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楊柳青青江水平》獲全媒體關注
    10月22日,星期六,長沙市圖書館,《楊柳青青江水平》讀者分享會在長沙市圖書館樂之書店舉行。先讓我們一起回到現場:中國首個微信體裁長篇小說《楊柳青青江水平》出版微信,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溝通交往工具,如果用微信體裁寫小說,會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