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后,在《羋月傳》裡面叫羋姝,是楚國的公主,而且是楚威王的嫡公主,地位身份都非常高貴,羋月只是庶出,也只是陪嫁。
而在《史記》中,秦惠文后,並不是楚國人,而是魏國人。她和羋月之間,其實沒有那麼多交集。因為她地位崇高,是王后,而羋月只是八子,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對手。
01秦惠文后的死因,其實是有分歧的。
叛亂被誅殺。在《羋月傳》當中,秦武王舉大鼎死了,這個時候秦國一片混亂,因為秦武王嬴蕩沒有留下子嗣,所以王位繼承權是一個大難題。
為此秦惠文后,將庶出子公子壯立為嗣子,希望讓他來繼承王位。可是穰侯魏冉卻支持他姐姐羋月的兒子嬴稷作為繼承人。這麼一來雙方大打出手,嬴稷在趙武靈王的幫助下,成功奪取秦國王位,也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秦惠文后就此落敗,從而被誅殺。這一說法其實是有來源的,根據《史記,秦本紀》中記載來看,秦昭襄王二年,秦惠文后落敗以後,公子壯和他的支持者們相繼發動了叛亂。羋月命人平息叛亂以後,將所有參與叛亂的人,全部給誅殺了,其中就有秦惠文后。由此可見她的確是被羋月誅殺。
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史記秦本紀》
善終。可是在《史記》中秦惠文后的死還有其他版本。比如說在《史記,穰侯列傳》中,就曾經提到過,秦惠文后早在秦武王還沒死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所以她不可能參與到後來扶持公子壯,以及後來的政變奪權當中來。
季君即公子壯,僭立而號曰季君。穰侯力能立昭王,為將軍,衛鹹陽,誅季君及惠文后。---《史記索隱》
鬱鬱而終。當然,司馬遷在《史記索隱》中,還是對秦惠文后比較善良的,秦武王去世以後,秦惠文后打算改立公子壯做繼承人,可是公子壯後來被羋月等人誅殺了。秦惠文后為此非常傷心,鬱鬱而終。
惠文后時黨公子壯,欲立之,及壯誅而太后憂死。---《史記索隱》
所以說光在《史記》中,秦惠文后的死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善終、被殺、鬱鬱而終。可見秦惠文后的傳說實在是太多,連太史公當年都沒搞清楚,只能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都寫下來,留給後人作為參考,願意信哪個就信哪個,這是他一貫的寫作手法。
02羋八子和嬴稷被送到燕國做人質,未必是秦惠文后的主意。
在《羋月傳》中,秦惠文王暴斃,秦惠文后強行把兒子嬴蕩立為國王,可是當初秦惠文王更加喜歡羋八子,同時也希望把王位傳給嬴稷。
這種手法在楚國已經用過一次,沒想到導演在秦國還是用了這種處理方法,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感到十分揪心。
在楚國羋月一直深受楚威王的寵愛,可是楚威王也是暴斃,使得羋月不得不跟隨嫡公主嫁到秦國去。
在秦國羋月深受秦惠文王寵愛,結果秦惠文王暴斃以後,秦惠文后為了自己和兒子的未來,狠心將羋月和嬴稷打發到了燕國做人質。
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為將軍,衛鹹陽。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為政。---《史記穰侯列傳》
可是歷史上真的是秦惠文后出的主意嗎?其實未必就是這樣。因為在戰國時期,諸侯國送公子到各國做人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秦國送出去的人質那就更出名一些了,比如說秦始皇的老爸嬴子楚,其實原來就是安國君送到趙國的人質。
由此可見,秦國把嬴稷送到燕國做人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嬴稷沒有繼承王位,對秦國來說,那就只有做人質的作用。
所以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秦惠文后在這件事上做了文章的話,是不可以將這個帽子扣在秦惠文后頭上的。
而且羋八子是不可能去燕國做人質的,他是秦惠文王的妃子,去燕國做人質,那是在侮辱秦惠文王。
03羋八子與秦惠文后爭鬥,還真有一些籌碼。
秦惠文后只有秦武王嬴蕩這一個兒子,後來的公子壯是她的養子,從這個角度來說,秦武王一旦去世,其實秦惠文后就失去了靠山。
而羋八子就不一樣了,她給秦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後來的秦昭襄王嬴稷、涇陽君嬴芾、高陵君嬴悝。這三個兒子當中,嬴稷被送到燕國做人質了,而嬴芾和嬴悝都還在秦國。所以羋八子手裡有三個籌碼可以角逐王位。秦惠王一共8個兒子,其中有3個就是羋八子所生,可見羋八子當年還是比較受寵的,至少生育能力是不錯的。最初羋八子是想要立涇陽君嬴芾為秦王,以此跟秦惠文后手裡的公子壯爭奪王位。她不僅有手握重權的弟弟魏冉作為幫手,而且在外面還有趙武靈王作為呼應。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趙武靈王並沒有支持羋八子手裡的涇陽君嬴芾,而是支持在燕國做人質的嬴稷。
反正都是自己的兒子,羋八子當然是無所謂的。所以就順著趙武靈王的意思,將嬴稷給接了回來,繼承了國君的位置。
由此可見,秦惠文后在這一場爭奪大位的爭奪戰中,其實實力相當弱小。她過去養尊處優,一直都是依靠秦武王的地位,所以沒有培養什麼親信,這是她最大的敗筆。
總結:歷史只會比電視劇更加殘酷。
宣太后羋八子是一個非常狠毒的人,她幫助兒子登基以後,殺掉秦惠文后,簡直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秦惠文后活到了秦武王去世以後,那麼她應該就是被羋八子給害死的。此後宣太后執掌朝政41年之久,秦昭襄王活到了60歲,這才強行奪取權力,從而親政,換一般人早就掛了。
宣太后為了消滅義渠國,甚至不惜與義渠國王有私情,還生下了兩個兒子。此後她誘因義渠王入朝,隨後將其殺害,又將親生的兩個兒子也都一併殺掉,從而滅亡的義渠國。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