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世界職業技術教育
http://www.cvae.com.cn/zgzcw/gjbj/200910/23bd1353cdcc49ad9ed36160c5328dc7.shtml
摘要:本文介紹了澳大利亞TAFE的概況、組織結構、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育模式等,總結了TAF職業教育的特色,分析了中澳兩國職業教育存在的差異,從而得出了一些對我國職業教育有益的啟示,以期對我國的職業教育起到借鑑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育模式 對比 啟示
澳大利亞是個注重教育的國家,教育質量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其教育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初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分為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與初級的技術和繼續教育(TAFE的初級階段);高等教育有普通大學教育與高級技術和繼續教育(TAFE的高級階段)。TAFE(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是三級教育中最大的部門,是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的主力軍,給澳大利亞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為澳大利亞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擬介紹澳大利亞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概況、教育行政體系、課程設置、教育模式、培養目標等,總結TAFE職業教育的特色,分析對比中澳兩國職業教育所存在的差異,從而得出一些有益於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
一、TAFE簡介
TAFE是澳大利亞政府直接領導下的技術和繼續教育的簡稱。它是澳大利亞政府為了解決學校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之間的接口問題而建立的一個教育體系,是建立在終身教育理念基礎上的具有鮮明特色的職業教育制度,旨在為各行業培養有實際工作能力的人才。
澳大利亞的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設有11所學院,129所專科學院,共50多萬名學生和2萬多名教職工。TAFE是全國性認可與互通的職業培訓教育體制,雖然各州的TAFE有它們各自的行政體系、課程設置,但它們的性質和特點是一致的,主要提供專業技能的訓練課程,大部分課程都具實用性。TAFE的很多課程是與工業團體共同開辦的,課程設置根據工業集團的需要開設,以確保提供最切合實際的訓練和最新的專業信息。TAFE所有的文憑資格是全國互通與承認的,專科文憑課程也受到各大學的認可,這些學生在繼續攻讀大學學位時可以免修部分學分。
TAFE學院招生沒有年齡限制。在澳洲,政府鼓勵人們不斷學習。學生群體中既有十幾歲的中學畢業生;也有七八十歲的老人,只要你學習,TAFE就給你提供一切機會和便利。
TAFE學院的職業教育和培訓種類繁多,為勞動者提供所需技能培訓,包括專業、非專業、高級技師、技師及操作員等不同層次。澳大利亞政府規定各個行業中,技能要求高的工作崗位必須持有職業證書才能就業,即使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也必須先取得TAFE培訓相應證書,才能就業。而且在澳洲,各行業都有自己的職業標準和相應的培訓標準,在職人員都要定期參加相應的職業培訓,以便不斷更新知識,掌握本行應的培訓標準,在職人員都要定期參加相應的職業培訓,以便不斷更新知識,掌握本行業最新技術和了解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從澳大利亞的教育體系(圖1)中不難看出技術與繼續教育在澳大利亞教育體制中的重要性。
二、機構設置
由於澳大利亞的教育行政體系均由各州管理,所以不同的州在機構設置上也略有差異。一般來說,TAFE的組織機構分為三個層次:由行業代表為主組成的國家、各州管理TAFE的組織機構(國家培訓管理局和州教育培訓部)及TAFE學院院級董事會。國家管理局的成員由教育部長任命,任期為3—5年。由各行業代表為主的國家和各州管理機構對TAFE發展過程中的各項重大問題做出宏觀決策,進行宏觀布局,規定和調整辦學方向,如適應就業市場、滿足企業需要、爭取經費等。院級董事會對學院的辦學規模、基建計劃、人事安排、教育產品開發、經費籌措等進行研究和作出決策。資金由州政府提供。
三、培養目標及文憑體制
TAFE不僅提供職業教育、技術教育、繼續教育,還提供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等(見圖2)。學生層次從中學到本科乃至研究生不等,近年來,由於技術與繼續教育的飛速發展,TAFE還增設了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學生拿到碩士學位以後,還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見圖3),但碩士課程和博士課程較少。學生拿到高級證書,可直接進入雪梨理工學院(U9S)攻讀學士或更高一級的學位。
四、課程設置及培訓對象
TAFE的課程設置可稱得上是多樣化、靈活化。TAFE的專業及其課程是根據社會發展、行業需要、社區需求開設的,其中有金融、銀行、貿易、商業、信息工程、建築、旅遊、烹飪、縫紉、營銷、娛樂、汽修、交通運輸、媒體、藝術、室內裝潢等,範圍之廣是任何培訓團體所不能比擬的,學生可註冊的課程達近千種。每年可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生提供約450門課程進行選修,每年有56 000名不同年齡、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國家的學生在TAFE註冊。課程設置隨著行業需求進行削減或增設,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被行業接受,此課程馬上停止。課程評估分三個層次進行:課程委員會,註冊委員會,國際標準。TAFE還可依據各行業制定的職業標準和相應的培訓標準,派人與企業內專職培訓教師共同研討、制定培訓項目,經公司認可後,由TAFE照此實施。
TAFE培訓對象包括:中學畢業生、高中畢業生、社會青年、在職人員和非在職人員、殘疾人、少數民族、留學生,甚至還為在押犯人提供技術培訓。培訓方式有職前培訓、在職培訓、脫崗培訓、行業培訓。
五、教學模式和評估方式
TAFE學院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實踐第一。TAFE各學院設有實踐課和理論課,但以實踐課為主。課堂教學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大部分職業培訓都是以現場教學代替課堂教學,如參加汽車培訓的學員都是在實習場地而不是在課堂進行學習。教師進行現場教學,邊講解邊指導,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和指導進行實際操作:拆裝、修理、安裝、噴漆等。縫紉培訓的學生操作間和教室設在同一場地,教師講授完之後,學生可馬上進行實際操作,把傳授的知識當場用於實踐中。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實踐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不論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他們的課堂教學模式均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線,以提高實際能力為目標。
TAFE學院通常都沒有固定的教材。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培訓專業都是根據地方經濟、社會需求、行業需要等設置的,教師根據聯邦政府國家培訓管理局和州教育培訓部總體規劃及評估內容和標準選擇教材,調整教學內容。這給各學院極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同時,學制和學習時間都採用靈活機動的方式,給學員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能力培訓是TAFE職業培訓體系的主要特色,其培養目標不在於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了什麼,學會了什麼,掌握了哪些理論知識,而是學生經過培訓後能夠做什麼。所以對學生的評估不僅僅著眼於學生知識的考評,而更注重實踐考核,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考試一般為現場實際操作。評估者根據其效度、速度、操作中的應變能力等進行全面審核和評估,所以評估過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
六、TAFE的主要特色
TAFE職業教育的主要特色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職業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TAFE學院著重培養學員職業能力,以便使其較快適應社會職業崗位的需要。
2.靈活的職業教育體系。TAFE的課程安排既有階段性的又有可連續性的,學員可以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需求選擇相應的課程,可以通過學分的認證,靈活地在證書、文憑或者提高個人品位等方面自由選擇;學生修讀TAFE課程後可升讀有關大學學位課程,承認已修的課程,學分可以轉移。
3.學術資格得到普遍承認。TAFE學院所舉辦的各種課程均得到澳大利亞政府的承認,學員按教學計劃完成規定課程的學習後,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和文憑,澳大利亞政府給予承認,同時獲得所有大英國協國家的認可。
4.學員年齡不受限制。學生入學基本上沒有門檻,學員年齡分布在14—70歲之間,但對證書和文憑的管理很嚴格。一些本科生為了就業,還重新到TAFE學院學習。
5.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和課程類型,採取各種靈活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開展教學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從以教師的教學為主向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設計教學模式的轉變。
6.與企業緊密合作。企業幫助學校建設培訓基地,提供最先進的設備,負責教學質量評估等,為TAFE的發展和確保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TAFE學院為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
七、中澳職業教育模式對比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年來,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以驚人的速度飛速發展,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招生人數日趨增多,為我國各行業輸送了不少優秀的專業人才。但是和澳大利亞的TAFE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其表現為:我國的職業教育還沒有形成上下貫通的教育體系。雖然近幾年有了對口招生,但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能夠進入高校繼續學習的學生並不多。培養模式未能打破傳統框架的束縛。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重記憶,輕創新;重分數,輕能力的現象依然存在,教學模式陳舊。雖然教學改革進行了多年,但大部分的教學模式仍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教學大都是「一言堂」,以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教學方法仍然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實踐的機會少,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課程設置缺乏靈活性和自主性。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培養目標、統一的教材束縛了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一切都遵循「規矩」進行,因此很難做到改革和創新。學校與社會、學校與社區、學校與行業乏有益的溝通和合作,導致一些畢業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評估模式單一,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
八、啟示
雖然中澳國情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經濟發展各異,但從澳大利亞TAFE學院的辦學模式上,仍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1.走聯合辦學的道路,開展多渠道、多層次辦學模式。職業學院應該和社會、企業、行業、社區保持緊密聯繫,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聯合辦學,實行「請進來、走出去」的方針,聘請有經驗的企業家、工程師及相關專業人員來校上課,也可以根據需要到工廠、行業、社區進行授課,培訓項目要符合社會、社區和行業需要,以避免學生畢業就失業的現象發生。在我國,職業學院重視請進來,但忽略了走出去的方針,應該在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2.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主要是指課程改革、教育模式的改革和評估方式的改革。打破課程設置固定化、教材統一化、教學內容標準化等傳統的管理模式,給各職業學院以自主權和決定權,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應根據本地需要設置課程,選用教材,制定具體適用的培養目標。
教育模式應該摒棄教師中心論,克服「一言堂」現象,摒棄重理論、重知識、重記憶、重分數的傳統教育觀念,代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倡探索式、研究式、發現式、自主式、實踐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耳、動眼,以實際操作代替教師講授,讓學生在幹中學,在學中做。加大實踐課的課時數,削減理論課的課時數,使他們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發展自己,增長才幹。
評估模式應該從重考試、重分數向重實踐、重能力轉變;由考試評估向實踐評估轉變;由「一卷」定音轉向多層次、多層面、多渠道全面評估。評估過程中加大實際能力評估的比重,減少理論考試所佔的份量。
3.構建上下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職業學校、技校、職業學院應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溝通,學生可憑不同等級的證書免試進入更高一級的院校學習,以獲得更高一級的證書或學位。要做到這一點,各個學院必須把好教育質量關,按標準嚴格要求,不可為了既得利益和局部利益而隨意放寬條件。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要真正做到為個人負責、為團體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為未來負責。
以中國的國情完全照搬澳大利亞TAFE辦學模式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應該從實際出發,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在不違背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建構終身學習、以能力為本的教育培訓制度,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教育體系,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本末等.赴澳大利亞留學指南 [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
[2]胡少泉.澳大利亞TAFE體系IJ].中國教育報,2003—04—14:(3).
[3]寧波市教育考察團.澳大利亞TAFE的特色及其啟示[R].
http://WWW.tech.net.cn/y—jyjs/gign/au/861.shtml.2004—lO—29.
[4]浙江大學中澳學院.YJCA澳大利亞TAFE簡介.
http://yju.nn.gx.cn/tafejj.htm.2004—10一29.
[5]馮偉國.澳大利亞TAFE體系對中國職教的啟示[J].中國教育報,2003—12—29:(3).